大学生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与构成要素探析
作者: 门辉华
摘 要:为阐明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构成要素,在梳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指导,提出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由结局性因素、浅层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3类构成,可解析为驱动力、意志力、认知力、应用力和绩效度5个维度,包括内在动力、学习活力和学习策略方法等14个基本要素,从而构建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构念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可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结构;基本要素;构念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6-0061-06
Abstract: To clarify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components of the self-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guided by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proposes that the self-evaluation system of learning process is composed of three categories: outcome factors, shallow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eep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self-evaluation system of learning process can be resolved into five dimensions, namely, driving force, willpower, cognitive power, application power and performance degree, including 14 basic elements, such as internal motivation, learning vitalit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n this basis, the construct model of the self-evaluation system of learning process is constructed. The model is systematic and logical, and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Keywords: learning process; self-evaluation; system structure; components; construct model
许久以来,教师和教育机构作为主体评价学生,学生作为客体被动地接受评价,不利于自主学习的深度开展。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自身学习状态的最佳管理者。搞好学习过程自我评价是解决诸多学习问题的有效举措,符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建立学生和教师等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要求。
一 学习过程自我评价的内涵
(一) 学习自我评价
具有学习自我评价性质的研究最早见于20世纪30年代[1],随着学习者的自主性日益凸显,学习自我评价越来越得到重视[2]。学习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任务或学习过程做出的自我判断[3-4],是学习者创造和经历评价程序,根据自己的标准、目标和预期成果进行学习成就判断[5]。它是一种特定的自主监控活动,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随意性。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学生对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有清晰认识,并参与到评价中。大量研究与应用表明,学习自我评价对于提升学习质量有不可忽视的作用[6],可提高自我意识和学习责任心、有利于学习目的理解和学习目标确定、增加学生参与度、促进学习策略运用和深层次学习[7-9]。学习自我评价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学习自我评价有多种类型,如课堂学习、实践锻炼、课外学习和社会学习等自我评价,这是按学习活动属性进行的分类。而学习起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评价,则是按照学习时间序列进行的分类[10]。可见,学习过程自我评价是学习自我评价的一种具体类型。
(二) 学习过程自我评价
学习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过程指学习活动的全部过程。教育领域强调学习准备状态,是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已经具备的与本次学习相关的准备情况[11]。其与学习起点概念相近但有所不同,前者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的一个准备活动过程,后者则是一种即时性横断面状况。因此,学习活动的全部过程应当包括学习准备、学习起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四个阶段。
狭义的学习过程是广义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是指某一学习阶段的整个过程。本文研究的即是狭义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它是一种形成性评价[12-13],可提高学生对学科学习的认知能力,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态度等,保证学习质量[14],它既关注学习成效和结果,更关注影响学习活动的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能为学习者不断改进自身学习提供可测量的有效工具,促进学习活动的建构式发展。
二 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的内在结构
(一) 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框架的理论建构
学习力源于杰伊·福特里斯(Jay Forrester)1965年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对个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心理能量、内在品质和行为能力,它是学习过程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关于学习力有四维度、六维度、七维度等学说,包括动机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精神状态等具体要素[15-16]。郑勤华等[17]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多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学习力由内驱力、认知力、意志力和应用力四个维度构成,它抓住了学习者内部因素这一关键,是一种简洁有效的学习力模型。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内部动机虽居主导地位,但外部动机对行为的发生与维持亦具有重要作用并可内化为内部动机。学习力虽然主要受个体内部因素影响,但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亦不容忽视。如果在郑勤华等的学习力模型基础上将“内驱力”调整为“驱动力”,可使驱动性因素由主要关注内部过程拓展到兼顾外部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对自我学习结果的评价会使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过程[18]。可见,对学习结果或学习绩效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因此,除了学习力的四个维度外,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还应当包括学习绩效达成度(简称绩效度)。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由驱动力、意志力、认知力、应用力和绩效度五个维度构成。
(二) 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
1 驱动力的基本要素
学习活动受学习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和志向水平等内部因素影响,而学习动机则是最主要的内部因素。上述因素能引发和维持学习活动,具有动力性特征,在此称之为内在动力;有学习兴趣甚至产生了学习动机,也不一定能够产生学习活动。要形成学习行为,学习者必须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和牵引作用,能驱动学习者产生学习行为;大学学习往往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它不仅是知识积累和能力增长过程,还是一种职前准备过程。学科专业这一重要外部因素会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态度和学习意愿通常被称为专业思想,学界称之为专业承诺,也是影响学习驱动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将学习驱动力概括为内在动力、学习目标和专业承诺三个基本要素。
2 意志力的基本要素
学习投入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充实、稳定和持续的心理状态及行为表现,是与学习意志力密切相关的一组客观指标[19]。学习投入是一个多维度元构念,学界对其结构尚未形成共识,Fredricks认为包括行为、认知和情感三个维度[20],这是以行为心理活动领域视角解析其结构,而Schaufeli的活力、奉献和专注三分法[21]则是从学习投入的品质特点进行结构分析。如若采用Schaufeli的观点架构学习意志力体系,则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因此,学习意志力应当包括学习活力、学习奉献和学习专注三个基本要素。
3 认知力的基本要素
认知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和推理等,是完成学习活动的关键心理品质[22],是对学业成绩最稳定的预测因素[23-24],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认知策略方法的影响。由于先天因素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所以本研究重点关注后天因素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在认知活动中,认知策略方法和元认知能力均发挥重要作用。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两部分组成[25],在此将以元认知知识为核心内容的自我认知称为“学习自我认知”,将以元认知监控为核心内容的学习监视和调节活动称为“学习自我监控”。因此,认知力可以概括为学习策略方法、学习自我认知和学习自我监控三个基本要素。
4 应用力的基本要素
应用是学习的目的,也是促进学习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知识应用是多层级活动,主要因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而定。一些问题的内涵简单、结构良好,解决难度较小,属于简单问题,面对此类问题的应用称之为“知识简单应用”;而有一些问题的内涵复杂或结构不良,需要综合多个知识点甚至多学科知识逐次解决若干子问题,并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统合思维能力,此类问题即为复杂问题,面向此类问题的应用称之为“知识复杂应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存在知识、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或者问题解决活动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特征,如发现问题、批判性思维等,面向此类问题的应用称之为“知识创新应用”。故而,应用力可归纳为知识简单应用、知识复杂应用和知识创新应用三个基本要素。
5 绩效度的基本要素
绩效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时间内的可描述工作行为和可衡量工作结果。可见,绩效评价不仅是对工作业绩的评价,也包括对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的考察。学习过程绩效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成效,还应当关注学习计划达成情况。因此,绩效度可以概括为关于学习的计划执行度和目标达成度两个基本要素。
(三) 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的内在结构
在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中,绩效度体现于学习计划执行和学习目标达成状况,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易测性,可称之为结局性因素;认知力和应用力是影响学习活动的主体因素,兼具外显和内隐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具体学习活动来观察和体验,可称之为浅层影响因素;驱动力和意志力的内隐性和主观性较强,较难直接察觉,但是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可称之为深层影响因素。结局、浅层和深层三类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对其进行系统考察,才能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对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做出进一步细化表征,从而完善了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构念模型(图1)。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可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三 学习过程自我评价要素深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