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融入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周婷

基于OBE理念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融入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0

摘  要:思政课程宗旨是“思政在盐,课程在水,如盐化于水”。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以“OEB理念”为基础,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入、同向同行、协调发展,是该项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难点。设计管理学课程中以“策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大模块教学为主线,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有机融入,创新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形成创新性、先进性、思想性和系统性的“18=6+6+6”教学模式。

关键词:OBE;治国理政思想;课程思政;管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4-0022-04

Abstract: The tene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Ideology and politics are like salt. Courses are like water. Combining the two are like melting salt in water". The thoughts and practical achievements of Xi Jinping governance of China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The difficulty of this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lies in organically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so that the two can develop toward the same direction and in a concerted way. By following the main line of five modules - planning, organizing, leading, controlling and innovating, the design of Management courses organically integrates Xi Jinping thought on governance of China and innovates the teaching mode to form an innovative, advanced, ideological and systematic teaching mode of "18=6+6+6".

Keywords: OBE; thought on governance of China;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mode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到“八个统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2021年7月21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国教材〔2021〕2号)。思政课程宗旨是“思政在盐,课程在水,如盐化于水”。融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是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向和实现路径,中国已经步入新时代,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明确新内容和指明新方向。

一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融入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意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回答“您领导一个 13 亿人口的大国,感受是什么”时说道:“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1]”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将“治大国如烹小鲜”与国家治理相结合[2]。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内涵[3],是最鲜活的管理学理论与实践成果[4]。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有机融入管理学学科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广阔的空间[5],不仅有助于提升管理学课程的政治站位,更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近年来,学术领域关注的治国理政思想融入课程思政研究成为热点议题,其重要性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对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融入管理学课程设计论述主要集中在“治国理政思想在管理学课程中的融入路径、治国理政思想在管理学课程中的教学策略、治国理政思想在管理学课程中的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学者们就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融入[5]。在此基础上,赵海月[6]进一步提出,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治国理政思想。应该采用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7]。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全面评价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8]。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从课程融入路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加深了对治国理政思想融入管理学课程设计的理解,为我国管理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治国理政思想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具体融入路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索。其次,对教学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上,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最后,对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上,对评价过程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研究不足。

基于OBE理念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融入管理学教学创新研究,聚焦探索治国理政思想融入管理学课程路径以及相匹配的教学策略,确保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管理学课程教学创新具有思想性、先进性、专业性和系统性。

二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融入课程教学的现实问题

(一)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该教学改革中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当的情况:第一,治国理政思想如何更有效地融入管理学课程?管理学课程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两者关系各自为阵、如“两层皮”,如何有机融合;第二,如何设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策略?以治国理政思想教育为主,喧宾夺主,弱化管理学课程内容。第三,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治国理政思想融入管理学课程的评价体系?过往管理学教学设计是以老师教授为中心的实施教学,忽视学生需求,单向性输出式,互动性不够,效果堪忧。对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师引用思政元素有困难,生搬硬套,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运用OBE理念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入、同向同行、协调发展是重点和难点。

(二)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举措

1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解决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变的问题

OBE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学设计实施理念,具有“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特点,管理学课程思政要落实在课程内容、实践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考核等各环节,创新教学方式既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发挥学生的中心地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推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阐释,讲好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故事。

2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解决教师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生搬硬套的问题

深入调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将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研究其中各因素影响性、关联性,积极倡导管理学课程中“知行合一”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感悟,设置专门的课程实践教学,让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将书本上管理知识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具体实践融为一体。

3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解决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没有达到教学预期效果的问题

除了发挥管理学课程显性教育的重要作用,深化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规律的认识[9],要吸取其他管理类型课程教育资源,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思政课是可亲可敬可学可用的课程。坚持以“有机融合、同向同行、协调发展”的原则,探索课程教学设计的模块化、体系化以及达成路径。

三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融入课程教学的创新对策

(一)  创新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1  创新教学模式,探索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满足新时代要求

在OBE理念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导向,再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块、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考核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相互结合,其教学设计模式发生变化,实现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本课程在管理学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和教学实践等多方面,融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成果,结合学生经历过或者感受到的新时代发生的国家大事件和社会大事件,创新“18=6+6+6”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开发教学知识点、思政活动、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让学生在边学边实习实践,开展产业考察、党史参观活动、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增强管理学课程的吸引力,提高教学实效性,促使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统筹推进课程育人体系的精细化发展建设[6]。

2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时代性,实现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协调发展

毋庸置疑,提高教学的时代性,突出教学时代感,将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有机结合,是在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在注重保证教学内容的体系性、思想性和逻辑性的同时,也要注意保证思政元素和专业可通同向同行、协调发展,增强教学内容时代性以及教学成果的时效性。

3  创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实践能力的双驱动升级

以学生为中心,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学课程教学,构建本科学生树立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想体系,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内在认同感,为学生建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有的思想高度。同时更是力求突破教师格局,按照党中央对课程思政教师要求,做一名“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好老师。

4  创新教学模式,正确引导管理学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

在OEB理念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在新时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人才培养任务。以此探索促进学生实质性发展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需要适应时代发展。

(二)  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对策

紧紧围绕管理学课程内容,运用OBE理念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融入到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构建了“教学模块、教学内容、思政内容、实践内容、思政元素、思政目标、资源、考核”等全方面的体系化的教学模式。

1  创新教学内容

应用OBE理念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融入,以管理学“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课程主要内容,创新”18=6+6+6”教学模式。围绕“理论演变、决策过程、环境分析、计划制定实施、组织设计、组织架构、组织文化、领导角色、领导力、领导情境、控制过程、控制方法、危机管理、创新原理、组织创新”课程内容;设计“世界第二经济体、能源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优秀组织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脱贫攻坚战、人民至上疫情防控、华为公司创新驱动升级”六大思政内容,构建六大实践内容“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馆、参观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观看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书活动、剪辑以疫情防控斗争英雄事例为题材视频、编制华为创新报告”,挖掘“爱国主义、责任担当、坚持党的领导、家国情怀、人民至上、创新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六项思政元素,达成在学生心中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政目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