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专业学生任职能力调研及对人才培养建议
作者: 李小民 李欣然 史岩 邱杨
摘 要:通过调研电子类企业招聘岗位的分布情况及其对专业能力的具体需求情况,进而基于产教精准对接培育应用型人才的现实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电子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培养。以此提高教与学、学与用的适配性,为学生稳妥就业并不断拓展职业发展的空间和维度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电子专业;任职能力;产教对接;人才培养;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4-0048-05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cruitment posts in electronic enterprises and their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hen based on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hrough the precise connec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e paper strengthens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electronic students during the school perio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learning and use of the adaptability for students to secure employment and continue to expand the space and dimensions of career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 strong support.
Keywords: electronic specialty; professional ability; industry and education docking; personnel training; research
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而近几年经济增长减缓给电子类企业带来了较大冲击,这些企业要坚持下来并得到稳定发展,急需能对自己企业起到“立竿见影”促进作用的人才,因此学生在校所培养的应用能力要和实体产业的需求更加吻合、更加匹配才能胜任岗位需要。因此,极其有必要进行经济增长减缓情况下的任职能力需求调研,摸清当前人才市场的脉搏和发展趋势,进而厘清教学短板和缺失。为此,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和自动化等电子专业(以下简称“电子专业”)学生的任职能力需求、知识储备需求、实践能力需求和社会岗位供应情况等内容展开调研,以期利用学生宝贵的在校时间有针对性地夯实专业知识基础、锤炼应用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弥补短板,为高质量就业打好知识基础、做好能力铺垫。
一 调研过程
(一) 调研方法
鉴于近几年经济增长减缓给电子类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提高生存力并提升竞争力,企业自身对人才提出了个性化和具体化相结合的不同需求。为了摸准企业的差异化人才需求,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来采集样本信息。
一是参加线下招聘会。如参加各高校单独举办或在某城市集中举办的大学生招聘会,收集拟招聘电子专业学生的企业主营业务、岗位需求和任职能力需求等信息。特别注意近些年对于一些非电子类企业,如物流型企业、机械类企业、能源开发型企业对电子专业人才也有着大量的需求,因此也要加以关注。
二是参加线上招聘会。鉴于各方面原因导致的现场招聘会较难开展的情况,通过参加线上招聘会来重点收集电子类企业的业务特点、岗位情况和招聘条件等信息。
三是查阅在线招聘网站和公司网站。有针对性地查询与电子专业关联密切的招聘网站和电子类公司的官方网站,调研其最新的岗位需求和应聘条件。
四是咨询已就业学生。了解他们对实际工作的体会和感悟,并咨询他们对电子专业学弟学妹的能力锤炼建议和知识学习建议。
(二) 调研样本
利用线下招聘会进行现场调研,先后参加了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燕京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召开的春季或秋季大型校园招聘会,同时还参加了天津港保税区“校园行”高校专场招聘会、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23年“双一流”高校(学科)人才项目对接活动、2022届和2023届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见面活动(珠海地区综合类专场)等,从这些线下招聘会采集到与电子专业相关的企业300余家;利用线上网络招聘会进行调研,参加了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收集到电子类企业样本400余家;通过在线招聘网站进行调研,先后从智联招聘(zhaopin.com)、猎聘(liepin.com)、前程无忧(51Job.com)、58同城(zh.58.com)、应届毕业生求职网(www.yjbys.com)、CN人才网(cnrencai.com)、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BOSS直聘(www.zhipin.com)、珠海人力资源网(www.zh.hr.com)和高校人才网(www.gaoxiaojob.com)等网站采集到与电子类业相关的企业300余家(实际企业的数量非常多,调研过程侧重选择了薪酬较高、技术含量较高,并可提供技术类岗位的企业)。同时重点围绕京津冀和珠三角区域查询了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等30多家公司的网站,了解其招聘岗位和技能要求;采用咨询访谈已就业学生方式进行调研,重点咨询了2021届和2022届电子专业的毕业生40多人次,了解了他们对学弟学妹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建议。
二 调研情况分析
调研情况表明,电子专业涉及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EDA电子设计技术、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通信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诸多领域,是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类,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是一个是典型的宽口径“复合型”专业类。目前该类专业的触角已伸向国内的各行各业,而每年与电子专业相关联的产业,比如嵌入式系统设计、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机电系统设计、电子设备研制开发、电子系统运维等都有很多的待招聘岗位。2020年以来,在国内经济下行和国际竞争大环境下,电子类企业遭受到更多、更严重的国外打压,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比往年更加严酷。为了在这种状况下能生存、能发展,电子类企业在招聘中对学生提出了更加具体、更加多样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表1是电子类企业的调研信息统计表,其中的数值表示的是提供招聘岗位的企业数量。
调研情况表明,当前电子类企业的招聘岗位主要偏向技术类型(如研发类和运维类),但销售类岗位有后来居上趋势,提供岗位数量日益增多,而管理型岗位相对不多。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岗位,对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专业知识要求:被调研的企业大都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有些企业明确要求不能挂科,有些企业要求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GPA3.0以上),个别企业还对核心课程的成绩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核心课程的成绩要在85分以上。此外大部分企业,要求英语至少要通过四级。
专业技能要求:电子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电子系统的设计能力。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小规模民营企业)明确要求学生要具有利用C语言的硬件编程能力、对C51/STM32/8266等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开发能力、基于Altium Designer(或低版本Protel)软件的硬件电路设计能力和基于Proteus+Keil软件的硬件电路仿真能力。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还要具有PLC设计能力和基于LabView软件的控制系统编程能力,微电子专业学生还要具有利用Verilog HDL或Viewlogic软件进行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能力。此外部分企业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高级语言(特别是Java或Python)编程能力。由此可见,当前电子类企业出于早出产品、快出产品的考虑,要求应聘学生要具备较高水平的电子系统设计能力,入职后或入职短期培训后马上就能创造效益。
实践技能要求:许多企业要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强,强调参加过项目开发、参加过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奖、获得计算机类等级证书的学生优先聘用。而且在面试中,若对所参与项目的技术路线阐述清晰、核心技术切实掌握、研究成果(或产品)应用情况良好,这样的学生不仅能优先录用,而且还能够获得优厚的薪酬。
综合素质要求:在经济增长减缓情况下,企业招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内卷情况,多人竞争一个岗位、一流高校学生竞争普通岗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因此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部分企业要求学生在具备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求写作能力要好、PPT制作水平要高,在校期间发表过文章的学生优先聘用;有些企业对学生的领导能力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参加过社团或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优先考虑。
三 调研情况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通过对调研样本的梳理分析,发现电子专业学生由于所学知识广博丰富、能力储备与产业需求衔接较为紧密,跨专业、跨领域就业的适应能力较其他专业具有更好的韧度。而且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就业形式一直较好且个体发展空间也普遍较大。
但调研也发现,有些同学由于个体能力和就业思路的限制,高不成低不就、不能顺利就业的情况也不鲜见,主要原因一是自身定位不准,职业发展方向不明,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二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意到基层。对自身能力和社会经济大环境认识不足,盲目攀比,要求过高;三是知识宽而不精,能力浅且没有专长,对电子专业最新岗位的能力需求不了解更不具备。以上三方面原因实际上也是行将加入就业大军的同学容易走入的误区。因此,为避免陷入误区,能稳妥就业,在学生端和教师端都应该紧紧抓住在校学习的短暂时间,固本强基,夯实知识基础,积蓄扎实技能。
(一) 对学生端自我锤炼的启示
目前与电子专业相关联的企业都有或多或少的岗位空缺,对人才的需求也很迫切,尤其是一些小型的民营单位出于竞争和生存的双重压力,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提供的薪酬待遇也非常优厚。但丰富的岗位需求和良好的薪酬待遇需要与其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训练,学生端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壮大自己、持续完善自己。
1)加强对电子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围绕核心课程潜心研学,筑本强基,支撑自己在专业岗位上“可用”。
目前给电子专业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其专业性都很强,普遍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储备,甚至有些岗位还专门对某些课程(如C语言、电子CAD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的学习情况提出了明确的成绩要求。
而电子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特点是多而难、扎而广,涉及电子电路、自动控制、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和计算机等多个技术领域,核心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门课程涵盖的知识点都非常丰富,学习难度都很大。为此,为了适应就业岗位需求,做到起码能够就业,就应当牢牢抓住在校时间,用心学好专业核心课程,每门都不能放松。特别是与基本任职能力密切相关的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要下功夫重点学习,弄懂学透,保证自己在专业岗位上“可用”,能够适应基本的任职能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