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作者: 彭月平 李乐 朱彦飞 董琳

摘  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是课程实战化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和方向。针对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存在聚焦实战不够、“军味战味不足”等问题,按照“以战领教、为战教战”要求,以培养学员体系作战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突出实战化、基础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在剖析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提出对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进行实战化改革创新的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信息系统;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6-0057-04

Abstract: It is the basic follow and direction of the practic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o implement the military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new era.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military and actualization of combat related to teaching of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s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mand of "to lead teaching by war, to teach war for war", with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their system combat literacy as the core of teaching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s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the actualization of combat, the basis, the innovation,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are emphasized. Based on the teaching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s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reform and innovate teaching of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s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for actualization of combat are put forward from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 the military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new era; information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teaching reform

2019年11月27日,习近平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全面深化军事院校改革创新,把培养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1]。课程教学作为军队院校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坚持“以战领教、为战教战”院校教学改革理念,积极向“备战打仗”聚焦转型,深入推动教学理念与打仗要求相适应、教学内容与实战接轨、教学手段与战训模式对接,以及育人环境向战场氛围靠拢等相关教学改革。这是从根本上解决课程教学如何面向部队和实战的难点问题,对于加快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战化效果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现实意义。

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在本校所开设专业的教学大纲中被定位为指挥信息工程专业背景模块中的一门大纲课程,在专业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内容涉及学科众多,内容相互交叉,其理论方法涉及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指挥决策理论、数学科学,以及指挥学等众多学科专业及相关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广、实践性强、集成度高,以及与部队结合紧密的综合课程,具有“难教、难学、难考”的特点。近年来,课程团队在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以培养学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2],重塑课程教学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化解课程难度,创新教学模式方法,突出“军味战味”,增强学员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应用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  以实战化能力为导向,重塑教学目标

课程团队以立德树人[3]为根本,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坚持以“以战领教”“为战教战”为鲜明导向,重朔课程教学目标,注重学员思维训练、能力培养、情感教育[4],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测性,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有效支撑作用。

一是聚焦备战打仗,树立“以战领教”“为战教战”的鲜明导向。课程团队在教学目标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坚持“以战领教、为战教战”院校教学改革理念,积极向“备战打仗”聚焦转型,从根本上解决课程教学如何面向部队和实战的难点问题,并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构重塑,提出了以实战能力为导向(1个导向),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思维和联合指挥素养为基础(2个基础),以体系作战条件下的联合指挥能力、统筹谋划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3个核心)的“1-2-3”课程教学目标模型,为课程实战化教学指明了方向和基本遵循。

二是突出综合素质,注重学员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作为学员毕业前最后一门专业技术类课程,其内容涉及众多学科技术领域,具有集成度高、理论性广、实践性强,以及与部队结合紧密等特点,因此,该课程教学,对于训练学员思维、培养学员综合能力,以及强化学员素质情感具有独特优势,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课程团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实践、调研分析,结合OBE理念,将“1-2-3”课程教学目标模型融进课程实施计划,在课程具体教学目标中,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学员的思维、能力、情感的培养和训练[4]。要求通过该课程教学,使学员理解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基本概念、军事需求、体系架构,掌握部队现役信息系统运用、管理、维护等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基于指挥信息系统实施遂行任务的组织指挥能力和组训管理能力,具备较好的体系作战思维、作战指挥素养和较强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三是目标具体可测,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目标。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作为专业背景模块中的大纲课程,与部队结合紧密,武警特色鲜明,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核心支撑作用。课程团队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能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目标,以“1-2-3”课程教学目标模型为基础,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基本思路,首先将课程教学总目标细化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若干个相关目标要素;其次将每个目标要素进一步具体到相应的教学内容要点,建立目标与内容点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课程大纲,提出每个教学内容要点的具体考核标准要求,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可测。这种自顶而下的教学目标具体化的方法,不仅展现了“人才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而且也为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

二  以“政技战”融合为根基,重朔教学内容

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不仅与部队结合紧密,而且涉及学科专业领域和理论技术很多,教学内容庞杂,深度和广度不好掌控。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以实战化教学为导向,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把“教为战、研为战、学为战”的这条主线贯穿于教学设计全过程,及时把部队最新军事理论、作战案例,建设发展的“新动向、新要求、新装备、新应用”,以及最新科技前沿技术理论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结合学员特点,以“理论素养”“实践技能”“实战能力”三个模块重组优化教学内容,强化课程的“军味战味”,并实现相关课程的有效衔接。

一是基于课程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框架。按照课程大纲和“政技战”融合要求[2],聚焦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团队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潜在优势,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科学重组和融合重构,提出了“1-1-2-4”的教学内容体系框架(简称“1-1-2-4”体系框架)。“1-1-2-4”体系框架内容描述如下:要把握好一条逻辑主线,即将作战数据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决策、指挥”这条指挥信息系统应用数据信息的流程贯穿整个教学内容;要牢记住一个体系架构,即军事信息系统一般体系架构;要掌握好两类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功能和应用;要理解透“四化目标”内容,即以“勤务管理智能化、指挥控制实时化、教管训保网络化、机关办公自动化”为目标,全面提升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以满足部队作战任务和日常管控工作的信息化需求。“1-1-2-4”体系框架,将“政技战”融合理念根植于课程每个教学内容,贯穿于从理论传授到实践教学的整个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系统展示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内容学习从理论到实践的科学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学内容编排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学员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了一体化的逻辑思维导图[2],便于学员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和重点内容,也为教员科学组织课程教学提供了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

二是瞄准部队发展和专业前沿,及时更新优化教学内容。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武警特色鲜明,军地没有可使用的参考教材,采用课程团队编写的内部教材。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相关概念、信息系统军事需求、信息系统相关技术,以及信息系统原理结构等;二是部队现役信息系统组成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实践操训等内容。课程团队在教学内容组织上,紧扣课程教学目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瞄准部队发展和专业前沿,及时融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以及部队建设发展的新动向、新要求、新理论、新装备和新应用等情况,在向学员传授指挥信息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员的体系作战素养、联合指挥素质、创新实践能力。

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课程团队坚持以实战需求为导向来选择设计教学内容,并融进最新信息技术理论和部队最新战法和建设发展成果,将教学内容分为“概念、需求、技术、架构、应用”五个专题模块。“概念”专题模块主要讲授指挥信息系统相关概念和发展简史,以及近年来部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等内容;“需求”专题模块主要讲授指挥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概念、内容、特点,以及基于影像地图指挥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等内容;“技术”专题模块主要讲授指挥信息系统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相关技术,以及系统综合集成技术等内容,重点讲述物联网、5G、人工智能、数据链和综合集成法等新技术理论;“架构”专题模块主要讲授一般指挥信息系统总体架构,以及部队现有指挥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等内容;“应用”专题模块主要讲授部队现有指挥信息系统组成、功能、特点,以及实践应用等内容。

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由于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与部队结合紧密,实验装备以部队现役装备为主,为了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让学员在了解部队最新现役装备实践应用的同时,能够掌握应用指挥信息系统相关原理方法解决实际军事问题的基本方法步骤,拓展现役装备和理论方法的综合创新应用,课程团队结合课程特点,根据课程大纲要求,结合部队最新应用战法和装备建设发展情况,精选课程教学重点来规划组织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由10余个实验项目组成,按照“系统架构—系统操训—设计实践”三个递阶层次模块进行实验内容的设计和编排,在注重强化课程重点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实战化需求,并兼顾内容先进性、新颖性,以及实践过程的趣味性。系统架构模块以支队级指挥中心为平台,讲解支队级指挥信息系统组成,演练支队级指挥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操训模块以执勤中队现役装备和应用软件为平台,讲解执勤指挥信息系统组成、原理及特点,演示操训执勤指挥信息系统功能,演练执勤突发事件综合处理方案;设计实践模块以执勤和处突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相关问题为牵引,运用所学知识理论方法对执勤和处突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模型设计、编程实现、仿真分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