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过程质量保障及改进措施分析

作者: 吴恩辉 徐众 李军 侯静 张士举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过程质量保障及改进措施分析0

摘  要:本科毕业论文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应用型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学生本科学习全过程知识和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命题、开题、指导和成绩评定4个过程对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2015—2018级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基本现状进行分析,并从管理制度、监管系统、精准选题、强化指导和优化答辩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此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毕业论文;毕业答辩;工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7-0078-06

Abstract: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is a key link in the formation of talents' application-oriented abilities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throughout the undergraduate learn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of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tatus quo of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of the Vanadium and Titanium college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from 2015 to 2018 through the four processes of proposition, topic opening, guidance,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proposes targeted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system, regulatory system, precise topic selection, strengthened guidance, and optimized defens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Keywords: existing problems; improvement measures; thesis; graduation defense; engineering majors

2022年1月,中共攀枝花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提出“一三三三”战略发展目标,其中,“一个总目标”,即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三大战略”,即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精明增长、绿色低碳;“三篇文章”,即统筹做好钒钛、阳光、清洁能源;“三个圈层”,即积极构建市域“内圈”、金沙江区域“中圈”、成渝贵昆“外圈”经济地理空间[1]。2023年1月,中共攀枝花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对攀枝花市总体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新增一个战略牵引,即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做好“三篇文章”优化调整为端牢做亮特色优势产业“三个饭碗”,即端好“铁饭碗”、做强“钛钒碗”、创造“金饭碗”[2]。

攀枝花学院是攀枝花市唯一一所以工为主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瞄准国家钒钛战略资源,坚持“立足攀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现代文明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致力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声誉卓著的应用型一流大学[3]。学校锚定攀枝花市“一三三三”总体发展战略,深耕“钒钛+”,成立全国首个钒钛学院,且钒钛学院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就是围绕攀枝花市特色优势产业“三个饭碗”开展,为实现端好“铁饭碗”、做强“钛钒碗”、创造“金饭碗”的目标精准服务。

工科专业本科人才应用型能力是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之一,而毕业论文又是人才应用型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是本科学习的全过程知识和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质量保障尤为重要。邓立为等[4]对毕业论文管理过程进行了探究,并且建立了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过程性考核、专家评阅和期末答辩等关键环节管理来保障毕业论文质量。陈玉锋[5]和许强等[6]提出以政策保障论文实施、优化指导教师队伍、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严格把关毕业答辩、探索校企联合的教学实践工作新模式和智能化软件辅助完成论文等措施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路增祥等[7]通过建立校企协作指导团队,实现专业理论与现场经验互补,从而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和敬业精神,增加核心专业课课内实践内容与时间,强化应用能力训练、构建毕业设计质量新体系与新方法。母刚等[8]探究通过学科交叉构建指导教师团队、本硕互通组建学生协作团队、多元化毕业设计立题、个性化课程思政和落实毕业论文全过程管控等举措来提升论文质量。赵新等[9]提出包括选题管理、开题管理、中期管理、答辩与成绩管理的“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尤其题目可以从教师出题、学生出题、竞赛项目和创新基金开放项目等方面命题,效果较好。

2020年12月,教育部颁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进入新阶段,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也变成了高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首先对目前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再对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5个工科专业2015—2018级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顶层设计不优

自2021年1月起,教育部实施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要求对不同本科院校上一年度授位的学士论文进行抽检,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而在该文件实施之前,高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高[10],缺乏有效质量监管机制[11]。自从国家抽检措施实施以来,很多院校纷纷出台考评机制,严把论文质量关[10-12],但是本科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亟待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二)  师资力量有限,论文指导过程不足

教育部规定的高等教育学校(本科院校)的师生比标准为不超过18∶1,而很多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存在超标运行情况,导致同一个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超过10人以上,高校教师本身存在较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精力严重不足,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另外,“双师双能型”教师严重缺乏,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由知识到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生产实际和行业所需脱轨[11-12]。

(三)  命题创新不强,学生能力培养受限

指导教师受自身科研能力所限,指导教师不能及时根据专业发展与行业动态、企业基本需求来命题,只是简单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创新性和实践性严重不足[13];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是成熟甚至落后于现阶段的工厂和装备设计的,存在简单化、流水化、重复性,导致毕业设计内容重复较多,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得不到有效培养和形成;选题的不合理致使部分学生存在模仿抄袭的空间,缺乏兴趣和创新动力,其实也反映了教师在出毕业论文题目过程中的不严谨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中的思考不充分[14]。

(四)  经费投入不足,论文成果质量不高

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以实验为载体,需要通过开展平行和正交实现优化,因此,学生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需要原材料、设备、检测分析等费用支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经费来源不足[10],教师自身的科研经费也相当紧张,加之所指导的从事毕业论文的学生过多,导致学生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进而导致很多实验的工作量减少,毕业论文成果不优。

(五)  制度体系不全,论文过程监管不力

本科毕业论文实施全过程主要包括选题、开题、实验(设计)、撰写、答辩和整改等环节,是一项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系统过程。目前,对于毕业论文实施全过程的监管不到位,例如在选题环节,缺失引导学生熟悉选题的过程,学生选题缺乏自主性,多数学生是在被动和盲目的过程中完成选题[15-18];在开题环节,缺乏有效且严格的组织,多数高校都采取指导教师自由组织,开题答辩和评审环节不够严格,毕业论文开题过程中问题指出和整改不到位[19];在实验(设计)环节,缺乏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有效监管,加之部分指导教师责任心不足和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够,导致学生在实验(设计)过程中不能正确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16-19];在撰写环节,学生专业技能不足,数据分析不科学,实验结果不可靠;在答辩和整改环节,由于本科毕业生较多,答辩过程组织不严,部分存在“放水”现象,导致毕业论文整改不到位,成果质量难以保证。

二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现状案例分析

以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2015—2018级毕业论文为样本,对毕业论文的命题、开题、实验和成绩评定等过程进行质量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一)  命题质量分析

对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2015—2018级毕业论文题目情况按照基本、来源、产业进行分类,具体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a)可看出,毕业论文以基础性研究为主,且呈现增长趋势,2018年的基础、设计、应用和其他类型课题占比分别为59.17%、16.07%、24.01%和0.76%,2018级基础性研究占比较高,是因为2018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3个专升本班级,人数120人左右;从图1(b)可看出,来自科研课题的论文题目从2016级之后呈现增长趋势,2018级占比达到55.95%,占比最低的是其他类型(包括学生自主命题和创新创业实验)为11.15%,与生产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占比为32.89%,结合生产社会实际的占比偏低;从图1(c)可看出,2015—2018级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主要与钒钛材料、新能源、生产工艺相关,其中与钒钛材料相关的题目占比分别为51.99%、47.88%、52.77%和52.20%,占比超过40%,说明毕业论文能够为做强“钛钒碗”的目标服务;另外,与新能源相关的题目占比分别为24.16%、29.34%、33.24%和32.20%,占比低于35%,对于创造“金饭碗”的目标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与生产工艺相关的占比别为23.85%、22.78%、13.99%和15.61%,说明与生产工艺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较少,对本地方生产工艺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

(二)  开题质量分析

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答辩环节,以教师自由组织答辩小组为主,表1为开题答辩分组情况。由表1可看出,答辩小组包括3~7名教师,其中答辩组长1人,答辩秘书1人,成员2~5人,但普遍存在小组教师学科较差较多、专业差距大、教师对不同研究领域认知不足的问题,因此,无法有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提出合理化建议。从2017级之后,学院严格约束答辩小组教师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且要求需要相同或相近专业教师,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精准提出答辩意见,为学生后期实验(设计)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