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对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孙鑫 燕燕 刘丽斯 谭冬阳 王庆谚 邓洋洋 杨芳摘 要:学术沙龙是一种灵活的学术交流形式,新冠疫情背景下,线下的学术沙龙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同时线上交流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各种会议应用被广泛用于线上交流,而智慧教学平台的诸多配套功能可对学术沙龙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改善,在疫情期间,成为组织研究生交流、扩展教学的有力补充。从开始的无奈之举,到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系列线上活动的优势与长处,线上沙龙活动,不但在疫情期间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增强了团体的凝聚力,而且也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学生活动实践经验,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中医药学知识推广的新思路。疫情过后,全国全面恢复正常秩序,线下的教学与学生活动也已经恢复如前。而线上教学平台已成为日常教学的有力补充,线上沙龙也得以保留,且大大丰富了线下沙龙的内容与活动形式,已经成为学术沙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学术沙龙;研究生培养;智慧教学平台;中医基础理论;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7-0163-04
Abstract: The academic salon is a flexible form of academic ex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VID-19, offline academic salon activities have been greatly affected, but at the same time, online exchange activities have been promoted unprecedentedly. Various conference applications are widely used for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the many supporting functions of smart teaching platforms can improve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academic salons, becoming a powerful supplement for organizing graduate student exchanges and expanding teaching during the epidemic. From the initial act of helplessness to gradually exploring the advantages and strengths of a series of online activities, online salon activities not only helped students better complete their studies and enhance the cohesion of the group during the epidemic, but also provided teachers with new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student activities, and explored new ideas for promo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in practice. After the epidemic, normal order has been fully restor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offline teaching and student activities have also resumed as before.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s have become a powerful supplement to daily teaching, and online salons have also been preserved, greatly enriching the content and activity forms of offline salons, becoming an integral part of academic salons.
Keywords: academic salon; graduate training; smart teaching platform;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ility improvement
沙龙(salon)一词起源于法国,开始是贵妇们接待名流或学者的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知识分子进行学术探讨的活动而被大力推广[1]。学术沙龙是指进行学问研究的,气氛较为活跃的集会和场所,是一种用于小范围的学术研讨的交流形式。
一 学术沙龙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意义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同级别及规模的学术沙龙能够更好地辅助研究生培养工作。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学生对学术问题深入思考、开拓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而学术沙龙是一种灵活的学术交流形式,新冠疫情背景下,线下的学术沙龙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同时线上交流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各种会议应用被广泛用于线上交流,而智慧教学平台的诸多配套功能可对学术沙龙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改善,而其所收集的数据又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改革、研究生培养及课程建设等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能力。
(一) 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研究生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研究生探索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需要完成学生的学术性表达与沟通、逻辑思维、论述思辨等学术能力训练。
2 影响研究生培养的因素
有研究认为影响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教学体系不合理(39.53%)、实验室条件不能满足科研需求(38.76%)和导师指导不佳(9.30%)等外部因素,以及缺乏理论基础(73.64%)、实践能力(53.49%)和科研兴趣(31.78%)等内部因素[2]。目前诸多中医药本科阶段的教学仍是大班授课,形式上依然以教师讲授形式为主,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依然是某一课程的主要考核形式。学生的应试水平相对较高,探索精神相对较弱,开拓创新能力相对不足,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这一情况依然存在。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缺乏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的主动性,科研创新思维能力不足[3]。甚至有些学生完全无法适应“研究型”学习模式,对于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无法理解与执行;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甚至一些学生无法脱离教材来说明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等。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对这种情况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多种手段改善这一现状。学术沙龙的形式是一种非常灵活且见效显著的手段之一。
(二) 学术沙龙的作用
1 为激发学术灵感提供平台
学术沙龙可以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为原始创新源头之一的作用,营造自由探究、鼓励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原始创新的环境,弘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精神,为培养个人学术思想、阐述个人理论观点以及激发个人学术灵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
2 为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提供平台
研究生以主讲人或参与者的角色深入参加到学术沙龙活动中,能够多方面地提高个人能力。
1)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研究生作为主讲人参与学术沙龙活动,将极大促进研究生对相应主题的深入思考,并在交流中形成独特的见解,更好地厘清自己的思路,用更加全面、系统、未来的眼光看问题。
2)研究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为了在适当的时间内更清晰明确传达相关主题,主讲研究生将在准备过程中投入更多时间去思考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并在制作PPT的过程中有所体现,能够熟练使用PPT对科学家非常重要,应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故事”完整并清楚地讲述出来并被观众所接受[4],并在后续的讨论中得到反馈,以验证其表达方式是不是真正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传达给参与者。这种对信息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反复刺激能更好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批判质疑能力的提升。提问的能力是开展科研工作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在学术沙龙中可以对主讲人的汇报内容、活动中他人提出问题和讨论切入的角度,直接提出自己的困惑或质疑,并通过交流获得解答,或碰撞出新的灵感[5]。
二 学术沙龙的组织情况
(一) 小型线下学术沙龙有组织实施
本学科从2010年至2019年于线下规律性组织学科范围内的小型学术沙龙活动。学术沙龙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老带新的形式自主选题,选题内容可以是技术分享也可以是理论探讨,甚至可以是培养流程的分享,同时导师们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参与旁听或参与讨论。
在这种相对自由宽松的氛围下,面对自己熟悉的同学,学生们往往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更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随着活动的举行,研究生们会逐渐适应这种学术分享和学术辩论的氛围,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领会到自己已经逐渐走上了发现、研究新知识的道路,进而迈入正式从事科研工作的大门,同时也能够让导师更好地发挥指路人的作用。
随着研究生对学术沙龙主题的选择及组织形式的成熟,也可以吸收对本专业感兴趣的本科生参加,尤其是对于准备考研的本科生来说,学科内的学术沙龙活动可以让学生对专业情况有更形象的认识,在考研过程中,能够更加清醒明白地做出选择,另外,在其考入本专业后,也会更快更好地过渡到研究生的角色中来。同时,当参与活动的人数较多时,也可以进行分组沙龙活动,将不同导师、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在一组,产生交互与碰撞,让学生更好地互通有无,更全面、立体地了解本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情况,从而促进对自身专业及研究方向的深入思考。
(二)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线上学术沙龙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学术沙龙的形式及规模等都有了极大的改变,如清华大学创办的“微沙龙”形式是线上发布主题,线下人员参与网络讨论,相比传统的沙龙虽有所进步,但其缺乏监督和管理,过于依赖参与人员的学习主动性[6]。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大地发挥学术沙龙的促进作用。针对于本学科的学生情况,我们对线上学术沙龙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规划,主要是文献抄读会及个人研究内容分享两大主题,并安排导师进行指导,把握学生的探索方向,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本专业经典理论,追寻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学习。
智慧教学平台相比于一般的在线会议软件及社交软件其整合了教学活动中所需的一系列相关功能,如通知、签到、随机选人、讨论平台和分组功能等,并具备同步直播、回放、学习情况统计、调查问卷、投票及在线练习等促进学术沙龙中交流活动及活动之后的数据统计的相关功能。这些功能为学术沙龙活动的组织提供了便利,为学生后续的持续学习提供了条件,为研究者收集分析相关数据提供了平台。因此,在恢复线下教学活动后,我们依然保留线上部分的学术沙龙活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以期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