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作者: 徐晓龙 刘长宇 张梦辰 汪涛 徐学涛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秉持五邑大学加快建设和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精神,为全面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环境工程专业基于OBE导向,围绕导师制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在培养全过程内形成融合教育方式,使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体系。以“基础素质—技术能力—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的梯次发展模式,持续优化理论及实践课程设置,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内驱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实践能力,形成分层次、分模块、系统化教学模式,获得良好的效果,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OBE导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环境工程;导师制;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8-0087-0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the dire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in moder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adhering to the spirit of Wuyi University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high-leve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s,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 builds a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odel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around the tutorial system based on the OBE orientation, and forms an 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 in the whole training process, so tha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included in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ascade development mode of "basic quality-technical ability-vocational skill-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continuously optimiz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urriculum setting, cultivates students'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management skills, and internally drives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forms a hierarchical, modular and systematic teaching mode, obtains good results and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 OBE-oriente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utorial system;undergraduate educa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等院校发展的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业能力的培养更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环节[1-2]。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既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促进经济质量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架起高校与用人单位的桥梁、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目前,地方高校针对各自的地域、学科等特点,在结合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课程体系设置和能力培养方面持续优化改进。然而,课程体系设置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方法相对固化与产业技术不断迭代、快速进步之间的错配、脱钩,导致工科学生与企业大量需求的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之间有较大的差距[3]。由此导致的一个现象是,一方面大学培养出大批满足毕业标准的合格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对合格新人的招聘需求不能完全满足。这既是学校在人才培养导向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方向之一。

为此,地方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区域、学科特点,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是专业教育服务产业需求导向性、前瞻性的集中体现,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求职技能。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5]。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其培养目标包括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工程素质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优势。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积极对接本地环保行业协会,从多个层面了解产业需求,并对课程体系做适当的调整,将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从多个维度渗透给学生;另外,借助协会高效的信息和资源整合能力,将优秀的产业先锋聘为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一同培养学生,形成以导师制为抓手的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教学改革。在导师制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模式通过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创新创业平台[6]。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实践、科研项目和创业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还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另外,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实践需求和市场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首先,考虑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近年入学的大学生是“零零后”,是一个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群体。其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与其他年龄段特别是以七零后、八零后为主体的教师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更接近年轻人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其形成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业意识。其次,需要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环境工程专业是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工科专业,其特点是实践性较强、专业性强。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我们注重前置认知实习,引导企业导师入校开展行业介绍类的讲座,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其工程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最后,应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五邑大学地处著名的侨乡——江门,是本地唯一一所普通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每届约40人,其中约一半的学生来自本地,九成的学生来自本省。江门市的环保产业相对发达,有很多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而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正是这方面的重要人才来源。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我们注重与本地的环保产业协会的紧密对接,通过请企业导师入校讲座,送学生去对口企业实习的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地方经济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符合地方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7-8]。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需要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专业特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围绕导师制下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期为地方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一  深入结合本地环保产业,多层次推进创新创业

五邑大学地处江门,是本地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约一半来自江门本地,九成来自广东本省,毕业留在本地的意愿比较大,是本地产业人力资源的重要供给。另一方面,近年来,江门地区环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环保技术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环境工程专业积极与本地的环保产业协会合作,有的放矢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第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会商结合正式和非正式的座谈,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需求,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略向市场需求倾斜,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第二,借助环保产业协会对接,与环保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研究合作攻关项目,共同提升环保技术,开发新的研究成果,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提高专业的竞争力。第三,合作建设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的场所,让学生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提高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第四,在此基础上,借助协会对接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的行业工作,了解行业的实际运作和工作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总之,环境工程专业与本地环保产业协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加强沟通、合作研究、产学研结合、共建实训基地和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使学生、教师和企业多方面受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专业的发展、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二  持续优化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2018年,五邑大学与广东省教育厅、江门市人民政府签署了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协议,借此东风,环境工程系持续推进专业质量提升工程,先后邀请省内外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突出“水质检测与处理”“清洁生产”两个专业特色方向,坚持OBE导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优化课程体系,着力夯实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强调学科、行业发展的前沿知识进课堂,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构筑了“基础素质—技术能力—职业技能—创新能力”有序递进的教学体系。四个维度的教学内容逐级递进,相互配套,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以新增设的水质在线监测课程为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基本参数、工作原理,以及水质在线监测站的选址、建设及维护要求,重点讲述水质在线监测流程、数据分析及水质监测参数和数据在评价水环境质量中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将课堂、实验、实习及创新创业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入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往届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设计及取得的成绩,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强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体现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为培养学生的思辨及表达能力,在部分课程中增设了学术演讲环节。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将自己结合课程内容所做的调研成果讲给全班,接受提问,由任课教师点评。学生通过演讲题目的遴选、材料的收集、课件的制作、语言的组织和台风的训练,既拓宽了知识面,又提高了汇报交流水平,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提高课程趣味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水平,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效果十分明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