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探究 创新实践

作者: 于鹏飞

摘  要: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存在题目过大、过程混乱、结题潦草等问题。这些现象反映项目设计和指导方式的不足,需要转变为更加注重深化探究和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需要引导学生在选择题目时要精细化、具体化,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究和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对项目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需要强化教师和导师的引导和监督,确保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能够保持持续的进展和高质量的完成,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创业训练。

关键词:创新创业训练;深化探究;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9-0080-04

Abstract: The current univers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jects suffer from problems such as overambitious topics, disorderly process, and hasty conclusions. These issues reflect the shortcomings of project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which need to be transformed into a teaching model that places greater emphasis on deep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ve practice. Specifically, it is necessary to guide students to choose precise and specific topics, prioritize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encourage them to continually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the project through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rucial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of teachers and mentors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can maintain sustained progress and high-quality completion throughout the project, ultimately achieving genuin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deepening exploration; innovativ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case analysis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改进的声-弹耦合方程及其在OBS地震数据弹性波成像上的应用”(BK20201318)

作者简介:于鹏飞(1987-),男,汉族,山东东营人,博士,青年副教授,副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海洋科学。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创新和创业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创新创业已被视为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正经历着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

过去几年,中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展现出创新的思维和创业的激情,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孵化器和创业园区,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商业实践。政府和学校也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资源投入和创新创业平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中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例如,许多学生在选择项目题目时存在开题过大、预期成果过多的问题,导致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难以深入探究和解决问题;同时,一些学生也存在草率结题的问题,导致项目的实际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1]。这些问题反映了项目设计和教学方式的不足。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实践技能?如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更多的优秀创业者?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改革。

美国和日本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已经发展得很成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美国的许多大学都设有创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为学生提供资源和支持。这些机构通常提供办公空间、导师指导、商业培训、资金支持和行业网络等,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商业实践。同时,美国大学广泛举办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和推广创意的平台。这些竞赛通常由学校、企业或非营利组织主办,获胜者有机会获得奖金、投资和媒体曝光。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创业导师制度,通过将学生与成功创业者和行业专家联系起来,提供指导和支持。此外,校友网络也被广泛利用,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行业联系和资金资源。美国大学积极推动学生寻找融资和投资机会。学生可以与天使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创业基金和创业加速器合作,获得启动资金和发展支持。美国一些地区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例如硅谷、波士顿和纽约等。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创业资源、投资机会和行业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发展机会[2]。

在日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许多日本大学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提供创业管理、商业计划书撰写、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日本大学举办创业竞赛和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意和项目的机会。这些竞赛和活动有助于学生与投资者、行业专家和创业者进行交流,获得反馈和支持。日本的大学鼓励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这种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行业资源,加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业意识。日本设立了许多创新创业支持组织,如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和国立大学法人化协会(JANU),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培训、咨询和资金支持等服务。日本政府制定了多项创新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奖励措施。政府还设立了各种基金和计划,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3-4]。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发展。通过对比国内外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改革势在必行,它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创业机会,更关乎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支持,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推动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良性发展。具体来说,我们提出“深化探究、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更加精细化地选择题目,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强化教师和导师的引导和监督,以确保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能够保持持续的进展和高质量的完成,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创业。

一  “重开题、轻过程、草结题”现象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存在“重开题、轻过程、草结题”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开题过大、预期成果过多:有些学生在选择项目题目时缺乏实际考量和市场调研,选择的题目难以深入探究和解决问题,同时预期成果过多,导致实践难度增加。

轻过程、缺乏系统性:有些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执行,导致实践过程不可控,进度缓慢。

草率结题、实际效果不佳:有些学生在项目结题时,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等原因,草率完成,导致项目实际效果不佳,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市场洞察力和判断能力,同时教师和导师的指导和监督不足,缺乏引导和规范。

这些现象的危害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不充分:开题过大、轻过程、草结题等现象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不充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难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竞争力。

项目成果不令人满意:草率结题导致项目成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声誉受损:不良的项目质量和成果会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声誉受损,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  “深化探究、创新实践”改革

我们从教学模式、教育环境、教师和导师指导等方面入手,针对“重开题、轻过程、草结题”问题进行改进,引导学生更加精细化地选择题目,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教师和导师的引导和监督,以确保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能够保持持续的进展和高质量的完成,达到真正意义上创新和创业训练。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创业成功的概率。然而,“重开题、轻过程、草结题”等现象的存在表明,许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这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初衷相悖。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为什么“深化探究、创新实践”更加重要。

首先,深化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理论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5]。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掘问题的本质和实现创新。其次,创新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融合。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深化探究和创新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深入探究问题和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形成系统性思维,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创新实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更多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

综上所述,“深化探究、创新实践”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至关重要,它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理论知识体系,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形成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  设立“探究式学习”课程

为了从“重开题、轻过程、草结题”转变到“深化探究、创新实践”,需要在实践层面采取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其中一个具体措施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即设立“探究式学习”课程。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主导、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方式。该课程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和思辨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6]。

在“探究式学习”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辅助者,通过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的课程设置也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对于创新、实践能力的需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因此,设立“探究式学习”课程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措施,能够从实践层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