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全育人”理念:高校学业辅导的新思路与实践探索

作者: 张甜 白羽鹤

摘  要:学业辅导工作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高校师生的重视。这项工作不仅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专业化指导,更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该文结合学业辅导工作的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学业辅导工作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三全育人”视域下学业辅导工作的实践新路径,即通过构建学业辅导工作全员育人工作格局、完善学业辅导工作全过程育人链条、丰富学业辅导工作的全方位育人体系等举措,有效提升学业辅导工作实效,以期为高校学业辅导工作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三全育人”;学业辅导;高校;实践探索;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9-0172-04

Abstract: Academic counseling is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the "establish morality and cultivate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studynot only providesprofessional guidance for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ut also is the main means promo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cademic counseling, we analyzed the main challenges of academic counseling, proposed the new avenue for the academic counseling from the full view of "Three-wide Education", includes constructing the all-member cultivating configuration, optimizing the whole-process education chain, setting up the all-round education system of academic counseling, aiming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academic counseling, ultimately provide new mea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c counseling system in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Three-wide Education"; academic counseling; higher education; practical explor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基金项目: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基于社区营造理论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探析”(BJSZ2023YB12)

第一作者简介:张甜(1979-),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1]”学业发展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学业辅导工作日渐成为学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桥梁,是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2]。近年来,我国高校学业辅导工作迅速发展,各高校也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业辅导工作模式,其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3]。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学业辅导工作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如过分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更多侧重事后评判而缺乏事前干预;被动援助较多,精准帮扶不足等[4]。高校学业辅导工作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需要建立完整、可持续、开放式的工作体系。“三全育人”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观念,为学业辅导工作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系统性的思路。

一  学业辅导工作的发展现状

学业辅导旨在为学生提供专业且全面的学业支持,包括协助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业规划、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及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我们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并最终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5]。

学业辅导是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实践经验[6],英国伦敦大学通过建立“教授授课+配套辅导课程”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和拓展上课所学内容[7]。剑桥大学在学校和学院层次都设立有学业辅导体系。学院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进行辅导,并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专门的辅导员,他们会定期审视学生的学业进步状况,对学生学习方法提供建议。如果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表现不满意,还可以向学校申请配备资深辅导员[8]。

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学业辅导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以北京高校为例,北京市委教工委和北京市教委高度重视学业辅导工作,支持各高校持续开展丰富多样、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业辅导工作,并于2017年评选“北京高校学业辅导示范中心”。例如,清华大学构建了学习困难学生帮扶体系、普通学生学习发展能力提升体系以及优秀学生因材施教体系[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依托校友资源,联系任课教师等手段,科学地建立学业辅导工作体系,打造“助教有约+”及“大咖面对面”等品牌项目,拓宽学业辅导的覆盖面[10];中国人民大学采用“互联网+”思维,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业辅导工作,建立了“励学人大”微信公众号、各学院微信公众号以及学习委员工作微信群等学业辅导联动宣传平台[11]。北京科技大学采用“按需供给、真帮实助、帮导结合、助力成长”的原则,逐步构建起了以需求满足为主体、辅导引领和发展引航为两翼的全员化、分众化、精致化的学业辅导工作体系。自2018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启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了全程导师,充分发挥导师在立德树人、学术指导和学业规划等方面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补充和解决学生在学业与发展上的需求。

二  学业辅导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学业辅导工作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于大学生来说,每个学习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内容和能力提升的关键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往往会遭遇各种挑战和冲突,这些都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和克服的难题[12]。另外,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学业辅导软硬件建设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发展的国际视野培养不足等问题多发[13]。要建立完善的学业辅导工作体系以满足学生深层次的学业需求,这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长期规划和思考。

(一)  学业辅导工作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尚未形成合力

在学业辅导过程中,学校、辅导员、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多个主体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学生更多地是对教师在学业辅导过程中的依赖与信任,缺少对学校、辅导员、家长及社会这些辅导主体的认可。同时,学校、辅导员、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多个主体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学生学业发展有关方面的信息在各方之间出现断层,使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只有任课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只有辅导员掌握,从而无法对学生的学业辅导进行全面系统的统筹规划,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学业辅导工作需要动员多方力量的参与,但当前的机制往往缺乏对这些力量的整合。通过建立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明确各主体的角色与分工,可以更好地整合多方力量,提供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学业辅导,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业发展。在协同合作机制方面,当前的学业辅导工作缺乏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指导框架。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虽然都认识到学业辅导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沟通。这种“孤岛式”的工作模式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二)  学业辅导工作面对不同阶段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系统化需求服务不足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学生数量众多且背景各异,这使得学业辅导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业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在学业规划方面建立强烈的主体意识。由于大学课程的难度较大,学习竞争也更加激烈,这导致学生可能会因为个人能力的限制或者心理素质不强而产生困难,甚至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度过新生阶段,学生需要选择专业并制定学业目标,需要了解各专业要求和发展前景,与辅导员和教师进行咨询和交流并制定相应的学业规划。然而,很多大学生在专业选择和目标制定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导致选择迷茫、不确定感加重。在毕业阶段,学生需要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的学习方向,并为就业或继续深造做好准备。然而,很多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和准备,对于求职、考研或其他进修方向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筹划。

此外,大学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程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学生们拥有更高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在学习环境上,大学采用走读式教学,使得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此外,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以及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也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4]。因此,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需求,开展相应的导学工作非常必要,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三)  学业辅导工作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多数高校学业辅导工作存在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的问题。线上线下配合力度不足导致学生在接受辅导时出现信息不对称或学习资源不完整的情况;社会内外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使得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获取各种学业辅导资源;学校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导致各个层级的资源信息无法有效整合和传递,学生需要在多个平台或部门之间搜索和申请辅导资源,这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也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或错失机会。此外,校院两级联动不顺畅,学校和院系之间的协调和联动不够紧密,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支持,而资源的匮乏或不均衡现象则使得一些学生无法获得充分的辅导支持,影响他们的学业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和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整合机制、加强校院联动、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和平衡资源分配。通过建立统一的学业辅导平台、加强协调沟通、提供全面的辅导信息和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学生获取学业辅导资源的便捷性和均衡性,促进他们的学业发展。

三  “三全育人”视域下学业辅导工作的实践新路径

学业辅导工作应当遵循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充分尊重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深入分析并研究大学生的学业状况及其特点,以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工作机制,促使学业辅导工作在实际中扎根生根、开花结果。“三全育人”强调要在思想引领、要素集聚、改革评价等方面着力,涵盖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领域,通过强大的协同合作加强育人实效[15]。树立“大协同”育人工作理念,构建“全贯通”育人体制机制,打造“强融合”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新的“三全育人”格局。

(一)  整合力量,构建学业辅导工作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在全员育人的理念下,构建“名师导学、导员辅学、校友促学、朋辈助学、党员领学”“五类五讲”辅导模式,动员各方主体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指导工作。

名师导学。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品德塑造、学术引领、学业规划等方面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学术科研领域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信和认同。

导员辅学。近年来,中国特色的高校辅导员制度不断完善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学生学业发展的实践和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辅导员能够迅速而精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业需求,对各专业、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性和学业情况有深入且全面的了解。这有利于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业辅导,使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精细化的学业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项目。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具体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学业难题,还能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独特的学业发展计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