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引领下测绘类专业“五维一体”的劳动教育新途径

作者: 刘波 刘华 余美 惠振阳 刘媛媛 邹时林

摘  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重视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针对以往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德育、智育,轻劳动教育”这一问题,该文以东华理工大学测绘类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新时代劳模精神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构建劳模精神引领下测绘类专业“五维一体”的劳动教育新途径。该途径从测绘类专业的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情感维度和创新维度五个方面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具备广泛知识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新时代劳动者。

关键词:劳模精神;测绘类专业;五维一体;劳动教育;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1-0049-05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labor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China's educational policy. Paying attention to labor education not only enriches and develops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but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 of "emphasis on moral education,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neglect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previous edu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takes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majors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 new approach to Five-pronged Labor Education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Majors Guided by the Spirit of Model Worker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majors, the new approach aims to cultivated the students' abilities in five aspects: knowledge dimension, ability dimension, quality dimension, emotional dimension and innovation dimension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It is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with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nd adapting to social needs new era workers.

Keywords: spirit of model worker; surveying and mapping majors; the Five-Dimensional integration; labor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进一步明确了要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指导意义,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不断深化及延展,因而需要各高校不断探索和研究符合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式,不断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长效发展,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指明方向。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研究的一个核心热点问题。围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培养体系方面的研究,李志飞等[3]结合新疆兵团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际,阐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刘柳和陈立[4]阐述了新时代多元劳动形态共存、劳动价值观偏差等劳动教育中存在的挑战,提出认识劳动教育新特征、拓展劳动教育新空间和保障劳动教育稳定是当前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杨丽和胡泊[5]提出高校劳动教育要以“五育融合”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重塑“五育”中劳动教育的价值地位。黄晨等[6]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及路径。魏荣和江佩[7]提出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校园文化氛围,挖掘教育教学环境的劳动教育资源,统筹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理念等是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刘丽娟和吴奶金[8]提出高校应当积极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统一,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增效。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地位等方面展开,而结合各高校自身特点及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途径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马文婷[9]也指出高校应结合高校的教育教学特色,从学生自身、专业课程教育、劳动课程教育等方面优化与改进劳动教育,构建行业特色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新路径。

东华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一所以核地学为行业特色的高校,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劳动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建设。在江西省“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评选中,我校宋金如、周义朋、李荣同和汤彬老师在2016年、2018年、2020年和2022年分别获得该荣誉称号。四位老师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和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劳模精神,值得我校所有教师学习,并要将这些精神传递给学生。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10]。习近平总书记对三种精神的科学界定,为我国相关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也指明了另外一种方向。刘媛等[11]在劳模精神视域下,提出大学生劳动教育应注重大学生职业品格的塑造,注重大学生人格境界的提升。张志元和亓雅楠[12]提出,劳模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价值底蕴,应积极构建以劳模精神为引领的高校育人新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劳模精神育人方面的作用,本文以行业特色专业——测绘类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我校“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所引领的新时代劳模精神植入到该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劳模精神引领下测绘类专业“五维一体”的劳动教育新途径,使我校测绘类专业的大学生劳动教育符合我校教育特征,培养立足行业、埋头苦干,以及行业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行业栋梁之才。

一  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劳模精神就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10]。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具体含义如下所述。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一种职业态度和工作理念。爱岗敬业强调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以及追求卓越和领先的目标。具体来说,“爱岗敬业”意味着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充满热情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关注工作细节,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争创一流”则表示追求卓越和领先地位,努力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最好的成绩,不断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期望。这种态度和理念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组织的成长都非常重要,通过持之以恒地表现出这种职业态度,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和认可,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任何一种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艰苦奋斗”强调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坚持和努力的态度,这意味着要有毅力和耐力,在面对困境时不轻易放弃,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寻找解决办法。“勇于创新”则要求我们不断从传统和常规中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创新能够带来新的机会和突破,帮助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通过不断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带来新的成果和价值,推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工作中高尚的品质和价值观。“淡泊名利”意味着我们在工作中对权力、地位、物质财富不过分追求和依赖,能够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内在价值,它强调对内心的修炼和追求,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而非功利和虚荣。“甘于奉献”则是指愿意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把自己的力量和才能用于集体利益和社会发展,这种精神鼓励我们应关注他人的需求,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提升生活品质,给个人带来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对社会的进步和和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一种崇高的人生追求,它们提醒我们要超越物质欲望,追求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

二  劳模精神引领下的测绘类专业学生“五维一体”的劳动教育新途径

东华理工大学作为一所高擎“核学+地学”两杆大旗的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截止到目前,创办的测绘类专业[13]包括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及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由于我校创办最早的测绘类本科专业——测绘工程专业,最初是为我校“核学”与“地学”这两个学科服务的,因而测绘工程专业与地质类专业一样,也属于“艰苦”专业[14]。尽管近年来,随着仪器设备、技术手段等测绘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进步,测绘类专业学生所从事的工作环境与内容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其他专业相比,测绘类专业需要为我国矿产等国家重要资源的调查及开采,进行大量的环境较恶劣野外实验及工作,仍然带有“艰苦”专业的属性。因此,为了让测绘类专业学生坚定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方向,需要在测绘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该专业的劳动教育,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测绘类专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劳动品格,提升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可度。

测绘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应用型专业,该专业的大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围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和甘于奉献等能力开展教学工作,而这些能力的需求恰好与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完美契合,同时由于当前劳动教育的形式多样,这些能力的训练过程,又都是劳动教育的具体体现。因此,本文将获得“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的东华理工大学四位老师的事迹所展现的新时代劳模精神,与测绘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能力需求相结合,构建了新时代劳模精神引领下测绘类专业“五维一体”的劳动教育新途径,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劳模精神全过程融入大学生教育与学习的全过程。

新时代劳模精神引领下测绘类专业“五维一体”的劳动教育新途径,是结合了测绘类专业的特点,在测绘类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情感维度和创新维度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和甘于奉献等方面的能力。每个维度具体的含义如下。

(一)  知识维度

劳动教育的知识维度,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社会知识及生活知识等方面的能力。

专业知识方面,需要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复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