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思政案例库设计

作者: 韩洁 周灿 孙备 凌玉华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思政案例库设计0

摘  要:检测技术与仪表作为自动化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不仅担负着教授检测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职责,同时承载着培养自动化专业大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重任。为此,针对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授课内容与课程特征,设计包含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人文关怀等元素的思政案例库,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巧妙融合,为进一步丰富自动化专业人才思政教育理论体系、培养未来工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自动化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关键词:课程思政;检测技术与仪表;教学模式;自动化;案例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1-0193-04

Abstract: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 as an automation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course, not only under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eaching detection-related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but also carries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the excellent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automation.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course characteristics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 library containing patriotism, scientific spirit, craftsman spirit, humanistic care and other elements is designe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utomation professionals, and cultivates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utomation talents for the future industri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 teaching mode; automation; case library

检测技术与仪表是感知、显示系统关键参数和运行状态的关键,涉及多种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涉及自动化、计算机、机械、控制工程和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学科[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检测技术也日趋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领域,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压力检测、流量检测、光学检测等[2]。检测技术与仪表为制造业智能化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是智能制造的重要保障。

检测技术与仪表是自动化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不仅担负着教授检测相关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职责,同时承载着培养自动化专业大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重任。“育人”先“育德”,课程思政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3]。如何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决定了高等院校能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人才、培育人才、输送人才,这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4]。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中国的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5]。高等教育需要加强自身变革,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思想文化方面,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在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中蔓延,道德滑坡、政治信仰动摇、价值观扭曲等问题普遍存在[6]。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这将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从而为社会培养知识、能力、品德和政治观念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4]。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授课内容包括: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与性能指标;自动检测系统的一般设计原则和提高系统性能的方法;常见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机械量、物位和成分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传感器网络、软测量等现代检测技术。该课程的特点是原理、技术和应用深度融合。根据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内容和特点,通过介绍控制学科在检测领域的研究工作及成果,激发学生科研热情,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和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通过检测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介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思考如何基于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面向工业需求设计相关的检测系统或仪表,使自己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并引导学生在思想品质方面,爱国爱党、勇于奉献、洁身自好;在工作作风方面,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和求真务实。

为响应我国高速发展的制造业对杰出自动化人才的需求,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于2020年开设自动化“卓越班”以培养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促进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有效赋能制造业。检测技术与仪表是“卓越班”的专业必修课。为更好实现“卓越班”的培养目标,满足工业与社会未来发展需求,课题组拟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和思政建设等方面建设科技与思政深度融合的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并总结形成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思政案例库,并将结合时事和热点事件进行更新。将促进自动化专业人才思政教育发展,为未来工业和社会发展培养思想过硬的优秀自动化工程师。

一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课程思政的提出虽然与高校的思政课程有很大关联,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高校的思政课程通常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以引领学生的价值理念,使他们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7]。而课程思政是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主流价值理念融会贯通,让专业知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吸收了中外优秀文化的精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和情怀[8]。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人才,更需要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检测技术为智能化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涉及到很多工程实践和应用,强调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工业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检测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对检测技术的关注和兴趣也日益高涨。我国检测技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激发学生回报国家、社会的志向和学习热情[9]。此外,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可以在课程内容中自然地引入与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环保等相关的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建立检测技术与仪表思政案例库对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既有专业技术能力又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推进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完善与发展。

二  检测技术与仪表思政案例

检测技术与仪表授课要点是要将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与其中蕴含的思政育人素材有机结合,实现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诸如信息媒介、参观体验、课堂讨论等方式达到教学目标,并观察、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内容面向六大参量(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机械量和成分)的检测方法展开,既有理论知识也包含了实际应用,因此其思政案例设计可以从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挖掘元素,例如,在爱国主义方面,介绍中国高铁建设过程中如何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确保轨道和列车的安全和性能,讲述中国工程师们如何使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复杂的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控轨道和列车的状态,确保其安全和性能,展示中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体现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伟大愿景;在科学精神方面,介绍安德斯·摄尔修斯定义温标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大量的实验以验证和改进温标,体现了科学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实验态度,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乐趣,认识到科学进步离不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细节的严谨态度;在工匠精神方面,展示某一检测仪器的制造过程,如一台高精度的数控机床的制造,需要工匠们精心调试每一个零部件,反复进行精度校准,确保每一台出厂的设备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这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正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时所需要强调的品质;在人文关怀方面,讲述先进的医疗检测技术如何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拯救病人的生命,例如,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可以在不侵入患者身体的情况下,获得高分辨率的内部器官图像,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体现了检测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巨大价值和人文关怀。通过这些案例,可以让学生不仅学习到检测技术与仪表的专业知识,还能够感受到这些技术背后蕴含的思想和精神,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检测技术与仪表思政案例见表1。

以上课程思政案例分布在整个课程讲授过程中,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让学生能够看到所学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检测技术在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课程思政案例中对实际检测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和社会影响的讨论,学生能够认识到作为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培养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良好职业操守。

三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思政案例创新点

所设计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具有以下两个创新点。

(一)  科研案例引入教学,引导学生研以致用,服务社会

在教学过程中,将科研项目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中,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用途,并深入了解过程参数最新的检测技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研以致用的思想和服务社会的情怀,激励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积极投身于科研和社会服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  课程与思政深度融合,培养思想、能力“双过硬”自动化人才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有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从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在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背景及生活生产学习中的检测案例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传授显性知识的同时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面向未来社会需求的思想和能力“双过硬”自动化人才。

四  结束语

检测技术与仪表是一门与实际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也是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相关知识应用最多的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授清楚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知识外,还要在搜集整理和设计教学案例上多下工夫,深入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思政资源和德育价值,结合国家产业战略、社会经济和专业发展趋势,尽可能做到与时俱进,将各种思政素材有机地融入到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专业认同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周灿,凌玉华,陈致蓬,等.以应用为导向的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教学改革[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4):116-12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