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师范院校生物信息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与实践
作者: 樊玉梅 鲍荣 曹鹏秀 谭克
摘 要: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强调学生中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全方位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生物信息学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和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探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课程考核方法是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评价的重点和难点。该文详细阐述了河北师范大学一流课程生物信息学课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该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获得效果、技能掌握情况及学生本身的综合素养,为同类院校的相关课程考核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OBE理念;专业认证;师范院校;生物信息学;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2-0034-04
Abstract: It is emphasized in the 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PPATE) that the evaluation for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student-centered, and learning outcome-guided. The core competency requirements of teacher education graduates were used as reference. Bioinformatics is interdisciplinary and possesses strong practical operability.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thod exploration is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for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evaluation.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ssessment method for "Bioinformatics"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Knowledge acquisition, skill master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can b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using this method. W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levant courses assessment methods development in other universities.
Keywords: OBE concept;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normal university; Bioinformatics; assessment method
基金项目:河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研究”(2021XJJG060);河北师范大学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生物信息学”(教〔2021〕第160号)
第一作者简介:樊玉梅(1977-),女,汉族,河北正定人,博士,教授,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学教育教学。
*通信作者:谭克(1984-),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副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学教学理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1]。而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3]。党和国家提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不只是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运用学习科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课程学习。学生主要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上的培养效果。课程考核则是检验学生培养效果的主要手段。
2020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丰富探究式”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4]。2017年,教育部启动的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同样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强调学生中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全方位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5]。因此,依托课程学习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除了检验学生对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应对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生物信息学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和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辅助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如笔试已不能适用生物信息学课程的考核,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获得效果、技能操作能力及其他综合素养。目前,在国内已经开设的生物信息学课程的考核方案,多数已经实现了过程化考核[6-8],从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针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方式和详细方法还未体现,有待进一步探索。
河北师范大学生物信息学课程开设于2014年,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经过11年的建设与探索,目前已被评为河北师范大学“一流课程”。课程组不断探索和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目前摸索到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素养的考核方案,为同类院校相关课程的考核提供参考。
一 课程考核实施目标
了解学生对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检验学生利用多种手段如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分析工具,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同时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自我管理能力、组织性和纪律性。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精神。
二 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考核实施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标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标准[5],制定本课程的考核项目和各部分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考核设计如图1所示。
三 考核实施方案与分步考核目标
(一) 课堂考勤
1 实施方案
本课程设多次签到,利用教室教学系统的电子签到功能,现场上课收到签到任务的学生应在2分钟内通过教学系统完成签到,不在课堂的同学无法签到。单次签到成绩为满分100分,此项最终得分按所有签到成绩的平均分计分。对于单次签到,迟到扣10分,不可抗力请假扣20分,一般请假扣40分,无故不到得0分。本项目的考核方法便捷省时,兼顾人性化,考核结果真实。
2 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性和纪律性。
(二) 课堂表现
1 实施方案
课堂表现的考核包括参与课上老师组织的课题和主题讨论,参与问卷或抢答的课堂互动、上课是否遵守纪律等。
课题讨论(占本考核项比重30%):围绕教师给出的课题题目,利用多种手段自主查询资料和分组讨论,得出结果,主动回答问题。
主题讨论(占本考核项比重30%):围绕老师给出的议题,利用多种手段自主查阅资料,整合信息,给出自己的见解。
问卷和抢答(占本考核项比重40%):教师上课过程中,就课程内容、学情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研究进展给出问题,学生应积极思考、利用多种手段自主查阅资料,获取并整合相关信息,树立自己的见解,通过抢答的方式回答老师问题或完成答卷。
如果发现学生在课堂玩手机、打游戏、说笑打闹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发现一次扣除课堂表现最终成绩10分。
2 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先修课程知识掌握情况、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学习态度、自我管理能力、组织性与纪律性。
(三) 平时作业
1 实施方案
全程授课过程中,留多次课后作业,作业分理论和实践两种类型。学生在课后需复习课上所学,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手段,自主查阅资料,或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实践作业答案。学生需在规定的期限内将答案提交至线上课程平台。
2 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四) 基础知识测验
1 实施方案
通过线上课程平台的题库,系统自动组卷并定时发放测试卷,学生闭卷限时答题。
2 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组织性与纪律性。
(五) 教学实践
1 实施方案
通过线上课程平台发放题目,题目多以小课题的形式给出。学生需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手段,自主查阅资料,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答案。考核过程需自己答题,禁止交流和讨论,限时答题。
2 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技能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思维养成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组织性与纪律性。
四 课程成绩评价方法
课程成绩最终得分和各考核项得分均采用百分制评价。单项考核满分100分,根据各考核项在最终得分中所占权重,计算最终成绩。
五 课程考核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情况及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一)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1 目标1(权重:0.4)
学生能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信息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动态,了解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逻辑关联。
2 目标2(权重:0.4)
学生能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领会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和探索生物大分子序列及生物学大数据所蕴含的生命意义的基本思路;能初步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资源及时追踪了解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3 目标3(权重:0.2)
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探究和创新意识;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积极的学习态度、组织性和纪律性;具有大局观、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 课程考核项支撑课程目标情况
依据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课程考核方案应该能够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本课程的考核方案支撑课程目标的情况见表1。
各考核分项支撑课程目标的分值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