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的高校“双一流”教师基层党支部创新模式探讨
作者: 阳恩慧 杨荣山 刘先峰 熊麟 陈嵘 高平平
摘 要: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融合是指将党的建设工作与高校的学科、教学、科研、管理等相结合,实现党建工作与高校发展的有机统一。依托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建设,以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交通强国为指引,打造支部党建工作品牌。由此形成了一条适合自身学科特色、教师支部特点、高校党建特征的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的“党建+学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发展之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带动教师队伍发展,奠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师队伍基础。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学科建设;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2-0042-07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Party building work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ombine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with the disciplines,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chieve the organic unity of Party building wor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ly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Party building model branch, with education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wer, transportation power as the guidance, to build the branch Party building brand has formed a development road of "Party building + disciplin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which is deeply integrated with Party building work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its own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teacher branch characteristics and university Party building characteristics. Guided by the work of Party building, it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s,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eachers who educate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 grassroots party branch; Party building work;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mode
基金项目:2021年四川省教改项目“行业性特色型大学‘对标竞进’的战略路径选择与国际经验分析”(JG2021-219);2020年成都市产业人才培养项目“调整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方向,服务成都装备制造重点产业和现代物流业重点领域发展”(WB0100112602101)
第一作者简介:阳恩慧(1982-),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学和高等教育。
*通信作者:高平平(1975-),男,苗族,湖南湘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是思政和高等教育。
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政策指引下,作为高校一流学科教职工基层支部,探索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自身学科为特色,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对标教育部高校党建样板支部“七个有力”指导精神,有效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同德跟党走,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工作,促进一流学科登峰,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出了切合自身特色的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的成功之路。
目前,在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的研究工作方面,重点是党建工作与高校教学的融合[1-3]。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将党的理论和政策教育融入到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党性意识和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研究者通过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的结合[4-10]。在研究党建工作与高校科研融合的方面,主要关注如何将党的科学理论以及创新精神融入到高校的科研活动中,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11-12]。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实现党建工作与科研的优化组合[13-16]。在研究党建工作与高校管理融合方面主要关注如何将党的组织原则和管理经验融入到高校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中,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效能[17-19]。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组织架构设计、人事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实现党建工作与管理的紧密联系[20-25]。在党建工作与高校服务融合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将党的群众路线和服务意识融入到高校的服务工作中,提高高校对师生和社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26-29]。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等方面实现党建工作与服务的有机融合[30-32]。
总体来说,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研究方法不够系统、实证研究不够充分等问题。本文研究重点是进一步深化对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融合的理论认识,加强实证研究,推动党建工作与高校教师本职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 以高校样板支部建设为契机,树基层支部党建工作品牌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依托大国工程和一流学科平台,紧密结合“交通强国”战略的交通土建人才培养需求,配合实施教育部“三全育人”试点改革,发挥党建引领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传承百年铁道精神,培育支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弘扬践行援疆、援藏精神,助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依托全国样板支部建设工作和四川省样板支部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按照“党建+学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理念,坚持“一抓二严三做强”支部工作法,建强支部战斗堡垒。进一步强化落实“三会一课”,邀请全国党建优秀工作者上党课、学校及学院党委书记来支部上党课、支部书记上党课、党员上党课,结合教学科研本职工作内容,丰富“三会一课”学习内容与创新开展形式。积极加强与全国和全省高校样板支部的交流学习,思考、总结支部对标教育部基层支部“七个有力”的底层逻辑,力争凝练出党支部工作机制、组织生活开展、党员作用发挥等各方面的优秀工作案例,积极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平台推广,加强支部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和举办全国性高校党建工作交流会,学习和总结支部工作经验及成效,依托全国党建工作平台进一步学习和分享支部先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发挥样板支部的示范辐射作用。
(一) “一抓二严三做强”支部工作法
依托全国高校样板支部建设的契机,深入凝练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和创新党建工作新方法。践行和落实“一抓二严三做强”支部工作法,提升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发挥优秀党员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典范,以示范引领全面提升支部党员教学科研业务工作能力。深抓“党建引领”;扎实落实“严以律己、严谨治学”的“二严”要求;做强一流国际化师资队伍、做强一流国际化人才培养、做强一流国际化科研平台建设。在一流党建引领下,立足一流科学平台,打造支部的“一抓二严三做强”工作机制新体系(图1),立足宣传平台,扩大示范效力,带动辐射成效。
(二) “党建+学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机制
党支部以“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为载体,结合学校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特点和教师党支部工作实际,探索“党建+学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新机制,更新理念、创新思维,推进党建与教学科研的双融合、双促进,支部党建工作深入引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各方面,参与支部党建和组织学习生活与课程主讲教师上岗、考评相挂钩;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聚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性科研工作;支部有组织性派遣支部优秀党员参与广泛的社会服务活动,依托教师专业所长援疆援藏,并于灾后重建等工作中做出样板支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 对标“七个有力”,党建工作具体落实举措
(一) 立足教育党员有力,党旗领航,教育铸魂,理论学习有成效
1 强化理论武装
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支部通过主题党课、特色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强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 严肃严格规范
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纪、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和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依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使党内政治生活深入落实。
3 多层次学习
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推进分层次、分类别、分批次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轮训。以党性锻炼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促进支部学习落地见效。开展师生党支部共建,加强与国内优秀支部和先进党组织的经验学习与沟通交流,以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执行力。近两年来,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新时代先锋”“喜迎党的二十大,复兴交大有我”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主题教育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等支部政治理论学习。
(二) 立足管理党员有力,制度保障,示范引领,党建工作有抓手
1 抓好制度建设
支部党员党组织关系明晰、党费收缴、党员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等完善。支部学习制度健全,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严格制定和实施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的政治理论学习。支部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团结凝聚优秀青年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吸引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日常表现突出的教师向党组织靠拢。
2 强化示范引领
持续开展“树典型,学先进”活动,发掘支部资深教授先进典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又红又专高层次人才模范带头作用,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带动全系教师科研水平上更高台阶。服务大国工程,通过“一带一路”“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建设、一流国际化科研平台建设、援疆援藏计划,培养与锻炼人才队伍,把青年教师和党员放到重点岗位、重大项目、重大课题上大胆锻炼,努力把党员培养成先锋模范和科研骨干。党建引领下支部党员管理组织框架如图2所示。
(三) 立足监督党员有力,严于律己,锤炼作风,筑牢防线有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