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 朱丽

摘  要:产教共同体的提出是为促进产教双方的共荣共进,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旅游产业和旅游职业教育同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实践-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的“三实一创”实践教学体系是为纵向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横向上适配出学生胜任的工作岗位,做到实践教学成长跟踪化、岗位分配管理匹配化。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包括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地方文旅定制化课程资源建设和双元师资队伍搭建,最终实现学生技能的提升、企业用人需求的满足和地方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教学体系;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2-0092-04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industry-education community is to promote the co-prosperity and co-progress of both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the necessary way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m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same frequency,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practices and one creatio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s to gradually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he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the "three practices and one cre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practice - practical training - internship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vertically, and to adapt students' competent jobs horizontally, so as to achieve the tracking of the growth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matching of job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industry-teaching integratio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ncludes top-level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novatio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local cultural tourism customised curriculum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dual faculty construction, which ultimately realise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skills, the satisfaction of enterprises'employment demand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Keywords: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system; system construction

基金项目:2023年文旅部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项目“一站式邮驿文化产教融合中心建设”(无编号);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B/2022/02/73);202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职旅游类专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2023JSJG538);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机制构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ZYB591);江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研究2023年度课题“基于共同体的高质量旅游人才评价体系构建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2023-C27);2023年江苏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2023JSETKT100);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岗课赛证融通’视阈下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2021JSJG033);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时代应用型旅游人才研究中心)子项目“新时代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路径研究”(2020YJJD006)

作者简介:朱丽(1985-),女,汉族,江苏宝应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党的二十大以来,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想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职业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发力,而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以此提升办学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中心,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1]。

江苏高邮市是全国2 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为名的城市,自秦王嬴政在春秋邗沟中点“始筑高台、置邮亭”开始,发挥了驿站的功能,见证了我国最早统一邮驿制度的建立;作为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大运河南北贯通后,高邮水马驿站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逐渐成为驿站和漕运码头集散中心,由此形成了全国唯一的水陆两栖驿站,积淀了深厚的邮驿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品牌“东方邮驿之都”。2023年,为践行以产教融合中心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教育理念,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与高邮市政府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旨在依托邮驿文化构建校企一站式产教融合中心,实现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连续性、一惯性和成长性。

一  文旅融合背景下产教融合的意义

(一)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指出要“加快旅游强国建设,努力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想实现旅游强国人才是基石,培育高质量旅游人才是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保证。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文旅融合为核心,通过对高邮邮驿旅游资源的调研和普查,深度挖掘邮驿文化,以此增强高邮文旅的软实力。

因此,以文旅融合为背景、宗旨和路径,深挖高邮邮驿文化,一方面可以实现文化育人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高邮旅游形象和价值,同时借助高质量旅游人才反哺高邮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二)  旅游职教人才高质量培养

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旅游作为中国人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民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要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旅游职教人才高质量培养是重中之重。而旅游业人才高质量培养途径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政企三方通力合作,创新“校企地联动、产教协同、订单培养”为特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三型”旅游人才培育模式,创建“三实一创”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突出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强化文化育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目标,实现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质量旅游人才的培养[2]。

二  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

通过搭建基于文旅融合主题的一站式产教融合中心,打造旅游全要素产教共同体,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借助地方旅游资源创新设计“实践-实训-实习-创业就业”的“三方协同,三实一创”实践教学模式,为地方定制化培养专门旅游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地方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培养。

(一)  以实促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旅游品牌的重塑是对旅游产业链全域全方位的策划、管理和重构,从产教融合的角度而言,这是职业教育充分融合行业发展的契机,学生可以从目的地资源梳理、产品设计到品牌打造,全流程、全岗位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依托校企一站式产教融合中心,梳理出地方文旅企业主要岗位的需求模型,以“产品设计-景区运营-营销推广”为核心素养,使实践教学内容与地方文旅产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对接,由此创新设计“实践-实训-实习-创业就业”的“三实一创”实践教学模式,助推实践教学与当地文旅产业的互融共建,以连续性、一贯制的实践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在实战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在共建中形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以实践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3]。

(二)  以智助企,加速企业创新转型

基于文旅融合的背景和旅游发展的高速发展期,高邮文旅亟需大量专业、适用人才的加入,为企业的提档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生实践的开展,可以围绕盂城驿、文游台、龙虬庄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定制化旅游线路设计、产品开发、景区运营和营销推广,由此有效串联起高邮独特的农耕文化、邮驿文化、运河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人才培育功能与智力支持作用,以“邮驿”为高邮主题,促进企业从原本单一景区管理模式转化为全域旅游资源设计管理模式,努力将“文化优势”“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为高邮文旅事业发展提速赋能。

(三)  以文促旅,推广地方旅游品牌

旅游目的地发展中营销推广是实现地方旅游价值的关键。高邮文旅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底蕴深厚,在知名度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产教融合,一方面借助院校在行业里的影响力,举办各级赛事,助力高邮文旅品牌推广;另一方面,借助产教共建的新媒体营销等相关课程,拉动学生通过实训、实践对高邮文旅资源进行推广;最后还可以将院校力量与新媒体效果进行叠加,依托高邮文旅资源,以“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文化和旅游职教相互融合”为指导思想,举办大学生短视频创意比赛、大学生创意直播比赛等,扩大市场影响力;同时从方案制定、细节规则设计、专家团队邀请、现场组织与服务,订单班学生全程参与志愿服务与参赛。通过师生旅游实操、课题联合开发、营销活动创新和本地生活场景设计创新等工作,推动产教融合的落地和实践[4]。

三  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有流程清晰且结构完善的顶层设计,依托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落地,需要产教双方共同制定服务地方产业的实践任务,充分运用产教双方的师资力量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培养,最终实现企业全过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和管理,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无缝过渡[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