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创新创业课程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 张稼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创新创业趋势的加强,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在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对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及其所需的评价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当前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以广州华立学院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并构建一种更为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重视其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结果显示,这种综合性多元化评价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教育评价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创新创业课程;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4-0072-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strengthening tre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ditional methods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have become insufficient to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modern education.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promoting reform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 in-depth analysis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as well as the evaluation approaches required, revealing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evaluation methods. Tak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Found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at Guangzhou Huali College as an exampl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has been explored and established. This evaluation system not only focuses o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students but also valu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ractical abilities.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integrated and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 can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enhanc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and providing new 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Keyword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for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evaluation methods; diversified evaluation;empirical research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创业教育在各级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是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传统的评价方式过度关注知识传授和记忆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了更科学地评价创新创业课程,需要探索并优化评价方法。在教育评价改革的推动下可以引入更多的评价手段如项目实践、团队合作表现等使评价更加科学和公平。同时加强教师培训、资源投入也是关键,以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社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
一 教育评价改革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影响
近年来,教育评价改革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传统的评价方法以考试为主,过于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国务院2020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了教育评价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考试成绩为主的传统评价方法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应建立多元化、综合性、过程性和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
创新创业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课程内容包括创业理论、商业计划书撰写、项目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教学评价应包括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仅凭期末考试和学术成绩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一个标准统一,细节柔性化可调整的评价指标,满足学生个性化能力差异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
二 当前创新创业课程评价方法的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方法仍然较为单一,主要包括项目展示、创业计划书撰写、口头报告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 评价标准不统一
不同老师和课程之间的评价标准差异较大,难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一致性。比如,在同一个学院中,不同老师对于创业计划书的重视程度存在分歧,有的老师更注重创意和创新,有的老师则更注重商业可行性和市场前景。这种标准的不统一使学生面临迥异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形成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使同一个项目在不同老师评价下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造成了困扰。
(二) 评价过程缺乏客观性
口头报告和项目展示等方法虽直观,却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表达能力、临场表现等都可能大幅影响老师评分,这些因素未必能准确体现学生在项目中的真实能力和贡献。再者教师的个人偏好和判断亦可能带来评价偏差,如对某些展示风格的偏好可能让评价偏离了项目的实际价值和创新性,从而影响评价的公正性与客观性。此外,现有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特长,这对于完整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潜力是一大挑战。
(三) 学生个性化差异未能充分体现
如一位擅长技术开发的学生,他的项目展示或许充满了科技含量,但由于市场推广经验的匮乏,可能在商业计划书的撰写上捉襟见肘;相反另一位市场营销能力超群的学生,虽然他的项目展示引人入胜,却可能在技术细节上略显逊色。原来的评价体系显然难以周全公正地反映出每一位学生的真实能力与潜能。
(四) 忽视过程评价
在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成长和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从依赖到自主的转变、从模仿到创新的跨越等。过程评价对于记录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变化至关重要。而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过程评价往往被忽视或弱化,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尝试和反思等个性化表现无法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肯定,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创新创业课程评价方法改进策略
教育评价改革是推动创新创业课程发展和提升的核心动力。通过优化和完善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育他们的创业能力。制定统一、公正的评价标准,引入客观评价工具,结合个性化评价方法并重视过程评价,这些策略将共同推动创新创业课程迈向新高度。
(一) 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不同老师和课程差异导致的评价偏差。学校可组织专家和教师共同制定创新创业课程的评价标准,包括创新性、可行性、团队合作能力及项目展示等核心维度,每一维度制定明确的评分细则与具体指标,确保教学评价的精准与公正,减少主观误差。
(二) 引入客观评价工具
引入客观评价工具能够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和准确。数据分析和量化指标为学生项目的表现提供了客观依据。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深入分析学生的项目数据,为其创业项目的实际效果提供有力依据。如通过分析销售额、用户反馈、市场占有率等数据客观地揭示项目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此外还可以开发便捷、高效的在线评估工具,运用标准化的问卷和评分系统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项目进行全面的量化评价。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评价效率,更确保了整个评价过程的透明和公正。
(三) 个性化评价方法
在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中,个性化评价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挖掘学生潜能、促进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特长以及发展潜力设计柔性评价指标,确保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比较性。
例如,对于技术能力强的人,可以设计技术难度、技术创新性等指标;对于团队协作能力强的人,可以设计团队合作效率、冲突解决能力等指标。根据评价目的和各自擅长之处的重要性,为不同评价指标分配适当的权重,使评价指标既全面又具体,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个性化优势。
(四) 加强过程评价
在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加强过程评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立课堂表现记录表,记录学生的发言次数、提问质量、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作为评价学习过程的依据。
在创业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业实践软件关注不同创业团队项目进展情况,了解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在团队项目中,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项目成果展示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 案例研究
以广州华立学院创业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选取两个教学班21机械(1-2)班106人和21土木(1-3)班96人作为研究对象,21机械(1-2)班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21土木(1-3)班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作为对照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方法,对课程效果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跟踪调查。
(一) 构建创新创业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核心在于融合多样的评估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笔试和考试范畴。如项目制学习、实验报告、课堂互动和课外活动等多维度均可作为评价学生的关键指标。这种全面的评价方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提升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根据创新创业能力的定义确定多元化考核指标,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通过项目成果、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语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见表1。
表1 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化评价体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