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课程教学实践 打造线下一流金课

作者: 晁春余 谢羽

扎根课程教学实践 打造线下一流金课0

摘  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以一流教学为基础。该文结合民航国际结算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首先,基于OBE理念设立课程教学目标;其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这三个课堂教学挤“水”添“金”的主要方面阐述改革思路;最后,提出打造课堂主阵地和利用网络平台辅助深度学习的改革举措,并对未来课程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课程教学;线下一流金课;民航国际结算;挤“水”添“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1-0034-05

Abstract: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first-class teaching. Combined with key problems faced by Airlines Revenue Accounting cours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xploration and measures of curriculum reform. Firstly,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objectives are set up according to Outcome-based Education concept; Second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idea in view of the three basic aspects of squeezing "water" and adding "gold" in teaching content, method and evaluation; Finally, the study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measures of play main rol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using the network platform to assist in-depth learning,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urse teaching; off-line gold class; Airlines Revenue Accounting; squeeze "water" and add "gold"; curriculum reform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需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应以一流教学作为奠基性的建设领域和主攻方向[1]。

实现高质量的一流教学,有效把握课程教学环节是关键[2]。本文以民航国际结算线下一流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例,结合课程面临主要难题,围绕课程教学主要环节,探索课程改革思路和实践举措,旨在为线下一流金课建设提供比较和借鉴。

一、课程概况和面临的主要难题

(一)课程背景及建设情况

民航国际结算是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民航特色双语课程,与民航国际联运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民航国际业务的发展,民航国际结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间的运输合作越来越广泛深入,国际联运的前提下,只有充分理解和有效利用国际规则,才能精准结算,颗粒归仓,保证企业切身利益,进而维护国家信誉形象。

随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复合型国际化结算人才需求越来越成为民航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直以来的瓶颈。随着国际联运合作的日益广泛深入,要维护国家利益、航企利益,需要“锱铢必较”和“颗粒归仓”的会计人才;需要精准理解和综合运用相关规则的专业人才;需要在深入理解国际规则的基础上,引领规则、修正规则的高端人才。因此,该课程需要结合民航国际结算业务发展需要,循序开展与时俱进的课程建设。本课程在先后建设成为双语示范课和校级精品课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开展天津市线下一流课程建设。

(二)打造线下一流金课面临的主要难题

线下一流课程,主要以面授为主。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指导下,民航国际结算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是发现教学中的痛点、难点并寻求解决方案。

一直以来,本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有三方面。一是内容庞杂难以入门,二是英文条款晦涩难以理解,三是规则方法难以融会贯通。为此,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基于OBE理念创新,引领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培养学生结算工作的荣誉感、使命感;第二,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教学目的、要求和实际价值;第三,发挥线下课堂主战场作用,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改革思路和改革举措

本课程要打破传统教学的瓶颈,焕发课堂生机活力,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针对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理念、方法和手段创新。

首先,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基于产出导向,围绕业务实际,设置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不同层次的课程教学目标;其次,结合课程特点,围绕学生“习得”,开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最后,发挥线下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和主战场作用的同时,主动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增进课堂互动和有效指导学生拓展学习。

(一)基于OBE理念,课程目标无缝对接毕业要求

本课程教学目标制定,结合了中国民航大学立足民航、服务社会、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以及本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产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3],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有机结合,并按布鲁姆(Benjamin Bloom)教育目标分类框架,将课程教学目标分解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层次[4]。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学生所得出发,引导学生形成课程学习荣誉感和使命感,将思政元素无感融入课堂。民航国际结算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目标见表1。

(二)围绕“学生所得”,开展“三位一体”教学设计

OBE理念下,教学从重视资源投入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产出”,重点关注“学生所得”。OBE要求课程设置、教学、考核评价都要依据培养目标,强调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5]。

课堂教学挤“水”添“金”,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教学内容(教什么或学什么)、教学方法(怎么教或怎么学)和教学评价(教得怎样或学得怎么样)。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教学内容取决于“学什么”、教学方法取决于“怎么学”、教学评价取决于“学得怎样”[6]。

民航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问题导向”的教学内容、“BOPPPS”模型下的教学组织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1. “问题导向”的教学内容

传统课堂教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要求。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新范式,已成为重要课题[7]。Barrows教授1969年首创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范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 PBL)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8]。

本课程基于“问题导向”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层层推进,从感知问题、分析问题、形成习得、讨论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旨在发挥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体会每项规则背后的目的和价值。民航国际结算“问题导向”的教学内容设计如图1所示。

2. “BOPPPS”模型下的教学组织

秉持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需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师生参与式的互动教学。本课程借鉴BOPPPS教学模型,进行教学组织。

BOPPPS教学模型是加拿大广泛推行的教师技能培训体系(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ISW)的理论基础[9]。针对教学目标构建完整的教学过程理论框架,不仅可为教师提供理论模型,也可为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提供清晰思路和有效保障[10]。

在BOPPPS教学模型下,本课程教学过程按导言(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前后衔接的环节进行组织,每个环节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支撑。BOPPPS的环节及在民航国际结算课程中发挥的作用见表2。

3.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的要求,都充分表明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已成为关键环节,新时代教育教学评价呈现出差异化、重过程和多维度的特征。

学习评价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落脚点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信心与综合素质[11]。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增加过程性考核的频次和力度。通过形式多样的过程考核,引导学生从夯实基础开始,逐步向提升综合素质能力过渡。

评价形式设计方面,除了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自测,还有综合练习、小组案例和阶段测试等形式。其中综合练习覆盖多项知识点,小组案例内容涉及多个教学模块,阶段性测试跨多个学习单元。通过逐层学习和评价,引导学生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最终期末考的难度和题量会随学生能力增强逐步提高。民航国际结算“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价见表3。

(三)打造课堂主阵地,利用网络平台辅助深度学习

教学实施方面,专业课程教学通常面临两项瓶颈:一是受学时限制,在课内学时较少甚至逐步压缩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二是受师资规模限制,学生学习的过程信息如何及时汇总和有效反馈信息。民航国际结算由于课程本身特点,除上述瓶颈外,还存在入门难、理解难和融会贯通难的具体难题,因此,如何高效开展教学,对民航国际结算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瓶颈问题,打造课堂教学主阵地,不仅需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更需要信息化教学工具的支持。新技术新手段辅助线下教学改革,有助于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打破限制,助力课堂的有效利用和课外的充分延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超星、雨课堂和智慧树等多个网络教学平台都相继推出信息化教学辅助方案并不断改进。民航国际结算课程将超星学习通引入教学,用以实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学习通对教学的辅助功能不仅体现在课堂,也体现在课前和课后。

(1)课前:明确目标任务,做好预习准备。为缓解课堂学时压力,同时解决学生入门难的问题,本课程将BOPPPS模型的目标(Objective)环节前置,提前通过学习通发布预习资料和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预先明确学习目标,完成预习任务,为教学顺利开展做好课前准备。

(2)课堂:打破课堂沉默,激发课堂互动。焕发线下课堂的生机与活力,需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默。教师主导意味着教师要通过教学环节的预先设计使教学活动有计划开展,在课堂仍作为线下教学主渠道的前提下,要让学生参与和投入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组织和管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