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建设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新模式探索

作者: 王西芳 王荣花 刘航空 王海英 张静

“双一流”高校建设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新模式探索0

摘  要: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目标的引导下,为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新人才成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级园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合学院实验教学特色,在实验室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考核等方面,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实验示范教学新模式,为确保高水平实验教学的开展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2-0033-05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al of creating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and a first-class disciplin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growth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e 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colleg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explored a set of uniqu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in laboratory informatizat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source sharing, diversifi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laboratory team building, laboratory safety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etc. The new model of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teaching provide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ens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experimental teaching,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Keyword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source sharing; informatization; intellectualization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响应这一号召,全国各高等院校积极投入到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战斗中。

一流人才、一流学科及一流专业这三个要素是构建双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而一流人才、一流学科及一流专业的建设都离不开一流实验室的支撑[1]。

在过去十几年间,国家通过设置仪器修购计划,设立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等手段,使各高校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与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实验室建设质量与管理水平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2]。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新形势下,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创新为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3]。

为了有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创建一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级园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通过调研、分析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及运行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改革,不断完善和创新实验示范中心的管理模式,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双一流”实验室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合理调整中心结构,充分发挥各功能实验室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级园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初期,是根据学院所开设的专业方向,将实验室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实验分室,在承担本科实验教学活动的同时,也担负着研究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任务。

按照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要求,一流实验室是高水平人才、先进仪器设备、优质教学成果及科技成果的有机结合体,因此其建设必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4]。示范中心根据本学院专业特点、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经过全盘规划科学布局,将实验室结构调整为园艺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和园艺科学研究中心两个实验平台,并对两个平台的功能进行细分,使各平台的服务更专业、功能更精细。

(一)园艺实验教学管理中心

本科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的基本教学活动,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是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5],其重要功能如图1所示。

园艺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的主要功能及创新点如下。

1. 保质保量完成本科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所有实验教学任务,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结合现有实验教学条件,定期组织学院相关学科专家对实验内容做出适当调整,增开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编制实用、准确的实验指导书,保证实验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与创新性。

2. 充分挖掘仪器潜力,增开各种特色实验项目,如“感官分析”“虚拟仿真实验”“花卉艺术”等,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拓展纵向实验思维。同时让学生根据学习兴趣,选择心仪的实验项目进行学习、研究。

3. 充分发挥学院各试验示范站(基地)的优势,为学生实习与实践提供坚实平台,不断完善和提高本科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任务,深入田间,在任课教师和试验示范站(基地)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全方位掌握实践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知识得到充分融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4. 在积极承担大学生参加的各种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基础上,自行设立各种创新项目和创业活动,如畅想园艺、插花艺术比赛和茶艺竞赛、园艺加工品制作大赛、园艺植物杂交育种大赛、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全方位开放定点实验室,由教师指导,实验技术人员密切协作,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二)园艺科学研究中心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大型仪器与设备的利用效率[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级园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合学院研究特色和产业发展优势,将学院各团队的科技资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等的大型仪器设备整合在一起,构建“全天候开放、全方位共享”的实验研究与服务技术平台——园艺科学研究中心,为学院“园艺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研究”“园艺作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品质调控研究”“产品采后生物学物流研究”与“设施园艺与高效可持续利用研究”等四大研究方向提供技术平台支撑,实现了重点实验室、教学平台、公共平台、研究团队及示范基地间的有效联动(图2)。

平台上的所有大型仪器都由具有丰富的管理和应用经验的技术人员专门负责,他们每学期会对仪器使用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对在使用仪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同时结合实验室工作,对所分管的仪器进行新功能开发。

研究中心除面向本学院各教学、科研团队全面开放仪器共享外,也为全校乃至校外其他研究单位提供大型仪器共享,使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为建设双一流学科中高质量、高档次论文的发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进仪器设备管理方法,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灵魂”,在实验教学、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实现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实验结果的准确与否,不仅取决于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也取决于仪器管理人员的水平[7]。

仪器设备的管理是确保各项实验工作对仪器设备的需要。不仅要对其的购置、验收、使用、维修和报废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更应该加强仪器设备技术、使用方法等管理工作,更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价值[8]。

(一)教学实验与开放实验的管理方法

教学实验主要包括: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所有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及其他开放性实践创新活动等。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管理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工作十分繁琐。

教学实验与开放实验的管理,作者团队使用了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开发的“实验预约系统”[9](图3),通过网上实验预约系统,实现教学实验与开放实验的网络预约管理,并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不仅方便学生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防止相互冲突,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繁杂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

大型仪器设备由于其功能及结构的特殊性,其管理工作既复杂又困难,学生必须经过专门的操作实验培训,才能掌握正确操作方法[10]。在实际使用仪器时因为培训间隔时间长或操作过程难于理解、记忆,学生很难全面掌握,针对这些现象,实验室管理人员经过调研和查阅资料,开发了仪器设备及信息识别系统数据库,该系统包含所有大型仪器设备的相关信息、操作方法及使用时所需要的试剂等,同时在每台大型仪器上贴有该仪器的信息二维码,学生通过扫描该二维码,就可以查找该仪器的规格型号、操作步骤和所需试剂等信息。这不仅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和提升了学生对仪器的操作水平,也极大地减少了仪器设备的故障率。图4为仪器设备及试剂信息识别系统截图。

仪器开放采用网上预约,仪器使用采用网络刷卡计时,大大提高了仪器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设备的使用效率。

(三)小件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小件仪器设备管理方面,改变以往纸质登记的方法,通过开发二维码扫描管理小程序,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人信息、借出日期及归还日期进行网络化管理。不仅满足了学校无纸化办公的要求,而且提高了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及使用效率,规范了实验室设备管理办法。

(四)园艺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助力学生时刻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情况,方便学生进行实验预约

微信具有信息发布便捷、互动性强、即时沟通方便、成本低和二维码扫描等功能,使得微信成为当代人手机中不可或缺的应用软件,并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微信的主力军。

为了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实验室的最新动态,掌握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实验室教学管理中心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平台,公众号功能涵盖中心简介、实验室最新消息、实验项目介绍和各功能实验室的仪器配置情况及联系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了解实验室最新动态,查看各功能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及设备性能等信息,方便学生在示范中心网站进行实验预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