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PPPS模式的会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优化研究

作者: 周卉 徐琳 孙云

摘  要:该文从学习主体和学习客体两个方面对于混合式教学的认知误区、实施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混合式教学的内涵进行重构,并结合BOPPPS教学模式,对会计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进行设计和实施,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以及课后评价与反馈三个方面探讨基于BOPPPS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最后从学生考核成绩统计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等方面分析会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从而为教师改善混合式教学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内涵重构;BOPPPS模式;会计类课程;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3-0111-05

Abstract: This paper reconstructs the meaning of blended learning, and combines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the blended learning in accounting courses after analyzing the cognitive misunderstandings, implementation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of blended lear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BOPPPS teaching mode from three aspects: pre-class preparation, in class implementation and after class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Finally, the study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blended learning in accounting courses using the statistics of course assessment and survey resul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lended learning.

Keywords: blended learning; meaning reconstruction; BOPPPS teaching mode; accounting courses; implementation effect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线上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在线教学成为教师必须应用和掌握的授课方法。并且,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当代00后大学生成长在新旧媒体交迭的时代背景下,熟练使用多种社交媒体和学习网站,在疫情期间也接触了多种办公沟通媒介,具备丰富的新旧媒介使用经验。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能成为未来教学的主流模式[1]。然而,在当前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实施问题和困境,其教学效果有待完善。

一、混合式教学的认知误区、实施问题和困境

在当前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实施问题和困境,主要包括:

(一)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困境

从学习主体来看,作为“原住民”的当代00后大学生虽然对于现代化网络和移动技术有较高的接受度,但还是依然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仅将线上学习视为一种“娱乐方式”,利用一些碎片化时间进行简单的知识获取,而不是系统性的、具有深度的思考[2]。此外,纯粹的自主在线学习可能使得学生失去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与社会脱节。并且,由于混合式教学的在线学习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因为缺乏课堂考勤的监督而使得学习仅仅浮于表面,应付了事[3]。

(二)学习客体——任课教师的认知误区和实施问题

从任课教师来看,部分教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教学空间的混合,即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结合。基于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仅将线上学习平台作为面对面课堂的补充,认为其功能主要是提供预习性和拓展性的在线学习资料以供学生自行下载使用。在这种认知下,教师不会对学生在线学习的数据和情况予以关注,也不会根据在线学习情况相应调整教学。

此外,混合式教学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安排也可能存在两种极端情况:第一种是教师仍然延续传统的“独角戏”理论讲授;第二种是教师安排学生课前在线上学习平台观看授课视频,并将大部分的面对面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展示、汇报,教师仅对其进行答疑,不进行系统性讲解[2]。在第一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在第二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得到系统性的指导,因此两种安排都存在一定问题。

二、混合式教学的内涵重构与BOPPPS教学模式

(一)混合式教学的内涵重构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不仅包括教学空间的混合,还应包括教学时间、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的混合。

其中,教学空间的混合是指线下教室和线上网络空间的混合。在混合式教学的场景下,学生学习的空间不仅局限于课堂、自习室和研讨室,还可以向各类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延伸,学生可以在任意地点借助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并与任课教师和同伴进行讨论。

教学方式的混合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线下理论讲授教学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的混合[4]。混合式教学在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基础上,强调教师的引导者地位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研讨、辩论、在线学习和协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时间的混合将学习时间从传统的课堂45分钟讲授向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延伸[4]。课前,学生在线预习,了解每次的任务和目标,并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点;课堂上,由任课老师根据课前在线预习的情况,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深度讲解;课后,学生完成线上和线下作业,并进行拓展性学习。由此实现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的系统性融合。

教学考核的混合是指传统的书面测验总结性成绩考核和利用在线学习数据的过程性成绩考核的混合。传统的总结性考核只能反映出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结束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缺少即时性,即无法及时在学期进展过程中向任课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缺少激励性,学生只能在学习完成之后获知自己的成绩,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自行对学习效果做出评价。过程性考核则综合了学生学习的多个方面、多个环节,进行动态评价,使得学生学习的真实场景较为完整地由考核评价结果呈现出来。混合式教学场景下,可充分利用线上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数据,对学习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价。然后,任课教师再对学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后续教学进行相应地调整。同时,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知自己每阶段的成绩,得到实时性结果反馈,若成绩有所下降则学生将进行改进;若成绩令人满意,则学生会受激励,继续努力。

(二)BOPPPS教学模式

在对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困境进行分析以及对其内涵进行重构的基础上,本文将结合BOPPPS教学模式,对会计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进行设计和实施。BOPPPS教学是加拿大教师的教师技能培训(ISW)所推行的一种教学模式,由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ive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以及总计(Summary)六个环节组成[5]。BOPPPS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其首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全过程,了解学生的背景和需求;其次,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反向进行课程开发和安排教学,牵引学生完成学习,并进行自主管理;最后,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坚持持续改进,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及过程性考核成绩和学习结束后的总结性考核成绩及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安排和设计,并从教师和同伴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支持[3]。

三、基于BOPPPS模式的会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策略

本部分将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BOPPPS模式教学)以及课后评价与反馈三个方面探讨会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

开课前,需准备好教学资料,搭建线上授课平台,下载和熟悉移动授课软件,上传相关教学资料,并联系技术支持。教师可自我录制视频,但需注意线上授课视频录制的关键是每条视频的时长不宜过长,以6~15 min为宜。以管理会计课程为例,第二章将涉及到成本动因的概念,其要点可在较短时间讲述完,但由于属于本章的关键知识之一,由此便可录制12~15 min的视频进行上传。此外,还可以寻找合适的网络视频资源,如相关新闻视频和中国大学慕课的授课视频等。除了视频资料,还需准备好其他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课件、题库、作业、在线测试、文献阅读资料、会计准则汇编、案例库和会计中英文术语对照等教辅资料。线上授课平台的选择较多,笔者所讲授的课程选择了超星慕课平台(电脑端)和学习通(手机端)以及所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同时还可结合当代大学生接受度较高的Bilibili和抖音等视频网站等。

(二)课中实施——BOPPPS模式教学

1. 导入(B)。本环节是正式进入课程教学之前的引言环节。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进行导入。线下课堂中,一般采取直接导入、提问导入、情景剧模拟导入以及回顾和梳理先修知识点导入等方式[6]。在混合式教学的场景下,同时还可结合线上导入,要求学生课前在超星慕课平台进行自主预习,例如观看授课视频、新闻视频,阅读文献资料、案例资料和会计制度等,不仅可以节省有限的课堂时间,还可以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审计学课程为例,在课堂讲解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之前,要求学生在超星慕课平台观看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新闻视频;类似的,以管理会计课程为例,在课堂讲解作业成本法的知识点之前,要求学生在超星慕课平台阅读关于某公司董事会上关于亏损原因分析的案例资料和问题。由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每次的学习主题。

2. 目标(O)。此环节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更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参与学习。线上方面,要求学生在超星慕课平台观看导入新闻视频或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和案例资料之后,进一步点击每一章的第一节,即本章学习目标。接下来,在线下课堂中,教师可面对面向学生提问本章学习目标。如此以来,学生便十分明确本章学习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层次分类法,学习目标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方面。以审计学课程的内部控制部分为例,将知识目标设为“掌握内部控制五要素”,将能力目标设为“理解内部控制活动在企业中如何运用”,将情感目标设为“培养自身严谨、细致、规范、诚实信用的职业素养”。

3. 前测(P)。在进入正式学习之前,教师可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从而相应地对课堂讲授内容和节奏进行适当调整。可利用问卷星采取简短的问卷调查,或利用超星慕课平台的在线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预习情况。例如,在讲解管理会计课程的第一章时将涉及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学生在此之前应该已经学习过财务会计课程,因此将在正式学习之前在超星慕课平台发布在线测试,了解学生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类型、报告期间、准则要求等知识的掌握情况,随后再在课堂中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进行讲解。

4. 参与式学习(P)。作为BOPPPS模式的关键环节。参与式学习主要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实现课程核心内容的学习,是由学习主体主动参与的交互式学习过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