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科研水平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肖敏敏 程韦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科研水平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0

摘  要:为提高地方院校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该文对地方院校的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现状进行分析,再通过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对学生的科研水平进行等级划分,以调查结果作为分析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样本进行分析,探究影响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数量、实习时长、课程平均分、硕士类别和课题组人数对科研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结合分析结果,给出提高地方土木硕士研究生科研水平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土木专业;科研水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3-0177-05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in local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basic situation, classifies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students. We use the survey results as the analysis sample,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samples to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of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master's students' literature reading, the length of internship, course average, the type of master's degree, and the number of research group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results,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of local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are given.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ivil engineering;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influencing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国内基建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土木建筑行业的进步,同时土木建筑行业的科研水平奠定了基础设施建造的基础。对于土木专业而言,行业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建筑的极限,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重大的使命。土木硕士是进行专业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内开展土木专业教学的高校较多,各自特色不尽相同,结合学生及学校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将事半功倍。

一、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况

(一)土木专业研究生培养重点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国内拥有研究生学位的总人数约800万人,在校硕士研究生244万人左右,合计有硕士研究生1 050万人左右。从12个学科门类硕士研究生人数来看,工学门类硕士研究生占91万,其中,土木工程专业是工学门类当中发展历程较为久远的一门学科。土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少部分高校为两年或两年半。其中,第一年内均需要完成相应的学科课程,而后面的时间则需要用于试验、实习和科研。培养时间上的限制、培养任务的繁重,造成不同定位的学校对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部分高校偏向于工程应用,也有高校偏向于科学研究。而大部分高校对于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均偏向于科研研究,要求研究生具有独立完成一项科研任务的能力。因此,科学研究必然会成为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科研能力无疑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一个合格的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除了在工程实例当中具有更高的见解以外,在科研方面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建树。

(二)对如何提高科研能力的探索

对于土木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对此做出了一定的探索。王迎等[1]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与方案,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思路。袁晓露等[2]通过引入科学研究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为目标,建立渐次递进的实验项目体系,改进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构建了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王柳燕等[3]通过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平台,开发了促进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三种实践教学模式,对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转型发展实践教学提供了指导意义。董侨等[4]从专业课设置、跨专业选课制度、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四个方面,分析美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为研究生进行交叉领域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旨在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斌等[5]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并结合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从优化课程体系、重视科研实践等方面探索建立了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国内高校大量的教育工作中对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6-8]。

(三)地方院校土木硕士研究生特点

近年来,各地高校响应国家政策,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扩招,土木专业作为工学硕士当中的中流砥柱也不例外,同时,受到当下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土木专业学生选择继续学习,拿到更高的学历,从而提升个人的社会竞争力。然而,硕士研究生的名额对于所有高校来说都是限定的,在考研过程中,一部分未达到理想院校录取的学生会选择调剂到未招录满额的高校,通过调剂招收学生的高校的土木专业研究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硕士生源差异

通过调剂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一部分是在研究生初试当中成绩不理想的本科学生,还有一部分为复试当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部分学生本科来自土木名校,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普通本科,专业素养会有所区别。

2. 学习思想上的懈怠

就土木专业本科生而言,大部分学生的就业渠道为施工项目部,工作环境让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选择考研取得硕士文凭,便于未来就业。因此,这类学生不会选择专业较强的学校,而选择相对容易考上的地方院校,从而造成对科研任务心理上的排斥。

3. 对科研任务的陌生

大部分地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本科阶段从未接触过科研任务,有的学生本科期间仅专注于专业知识的积累,而对科研任务,学术论文从未接触,造成学生对一套完整的科研工作体系及其模式掌握不够,开始科研工作的准备时间较长,进入角色较慢。

针对目前此类地方高校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如何提高其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变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对此,本文对在校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为后期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指导。基于此,本文以地方院校全日制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相关信息作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影响研究生科研水平的主要因素。

二、硕士研究生样本选取与建模

(一)调查问卷设置

选取的某高校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共200人进行问卷调查,考虑到土木专业自身的特点,选取了导师性别、学生性别、课题组人数、硕士类别、实习时长、学生来源、课程平均分、经济水平和文献阅读数量9个指标进行问查。其中,考虑到工程行业的特点,对其导师性别进行划分,传统意义上来说,男性硕士研究生导师比女性硕士研究生导师更具优势。学生性别一定程度上对性格方面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学生性别进行了划分。课题组是硕士研究生的相同行业的小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对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水平会造成影响。与众多的专业特点一样,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分专硕与学硕,不同的类别研究生要求有所差异,将此作为其中一个问题。实习是土木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即使没有固定的企业实习,也难免会走进行业相关的单位。学生的来源是地方院校的一大特点,必不可缺。课程平均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需将其考虑在内。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学生生活上的特点,将其作为一个影响因素判断学生的生活水平与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文献的阅读数量表征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知识素养的积累,不可或缺。

筛选出20份不合格的问卷,以180份问卷作为研究样本。其中,所有问卷中男生132人,占比73.3%,女生48人,占比26.7%。对于科研水平高低的认定,目前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多数高校以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主要参考。结合学校与土木专业自身的特点,以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定义被调查学生的科研水平,将在SCI、EI和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学生科研水平定义为“高”,在普通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学术科研水平定义为“中”,未发表过任何文章的学术科研水平定义为“低”。

(二)样本情况描述

通过对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性别、课题组人数、硕士类别、实习时长、学生来源、课程平均分、经济水平和文献阅读数量进行调研,统计结果显示,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男性偏多,调查学生当中男性导师人数占比80%,硕士类别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占比相对较少,仅10%。课题组人数多在5~8人,部分仅有2~3人,少数超过8人。研究生实习时长大多数在6个月左右,也有学生不参加实习,少有学生实习超过一年。大多数学生来源于普通本科院校,占比90%,仅有少数几个人本科毕业于土木名校。课程平均分超过80分的学生占比68%,超过90分的学生占比11%。学生经济水平以每月花费进行划分,超过2 000的学生占比92%,超过3 000的占比54%,超过4 000的人数较少,大部分研究生每月花费集中在2 000~4 000以内。文献的阅读数量,不同级的硕士研究生存在一定的差异,行业相关学术论文阅读量100篇以下的学生占比8%,100~200篇的学生占比48%,超过200篇的学生占比44%。将上述所采集的数据通过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其与硕士研究生科研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三)回归模型的选取

当研究X对于Y的影响,Y为定量数据则可以使用线性回归分析。如果Y是定类数据,此时则需要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是分析因变量为分类变量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常用于解决分类问题,如正态性二分类、多分类。逻辑回归本质上是在线性回归的基础上增加了逻辑函数。由于逻辑回归在数据的正态性及自变量类型没有什么特定的要求,并且还具有系数的可解释性等特点,使得其在各个学科内都普遍的应用。logistic回归可以分为二元logistic回归、多分类logistic回归,区别在于因变量Y的数据类型,具体区别见表1。

假设学生科研水平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变量Z,在判定科研水平高低的时候,需要引入一个评判标准,或者叫作判断阈值ck,当隐变量落在某两个相邻的阈值之间时,得到科研水平等级,具体如下

将c1抽象为只在普通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学生科研水平,c2抽象为在SIC、EI和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学生科研水平。如果知道Z的具体取值,那么可以直接建立回归模型Y=α+Xβ+ε,但是实际上Z的取值是无法知道的,但是根据上面的模型,可是判断科研水平Y的累积概率是指Y落在一个特定点的概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