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学员实践教学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季军亮 朱金童 刘国帅 胡海博摘 要:实践教学是扎实士官学员专业理论的捷径、对接岗位需求的桥梁,也是创新学员理论知识的跳板。为提升士官学员实践教学质量,探寻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分析士官学员特点的基础上,界定了实践教学在士官学员培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士官学员的特点及其任职岗位实际需求,明确了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划分,研究提出了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方法,以及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关键词:士官学员;实践教学;理论引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7-0096-04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a shortcut to consolidate the professional theory of sergeant cadets a bridge to meet the needs of posts, and a springboard to innovat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cade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sergeant cadets and expl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this paper defines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sergeant cadet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geant cadet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geant cadets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ir post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ontent divis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sergeant cadets were clarified,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 action methods of practical teaching were studied and proposed,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grasped.
Keywords: sergeant cadets; practical teach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习主席指出:军队院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士官队伍是部队作战训练、教育管理和装备操作的骨干,也是促进新时代军队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力量。抓好士官人才培养不仅是军队院校职能所在,更是推进军队建设发展的长远性、基础性工作。实践教学是士官学员由专业理论向操作技能转化的跳板,也是连接单兵技能和协同操作能力的桥梁,更是课堂学习对接未来战场的纽带。如何优化军队院校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怎样组织实践教学科目训练,也就成为军队院校亟待解决并不断探索创新的现实问题。为增加研究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本文以本单位士官队2个主干专业66名学员为调研对象,采取“教师+学生”的模式联合开展研究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士官学员不仅指军队院校招收的学历教育层次士官生,对培训基地等机构承训的士官学兵同样适用。
一 军队院校士官学员的特点
准确把握军队院校士官学员的特点,是组织开展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现代化战争是技术密集型战争,现代化军队是技术密集型群体,强调组成要素的密切协同和一体联动。士官学员作为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
(一) 学习认知能力的差异性明显
士官学员入伍(学)前,经历的教育过程和培训层次差异明显。根据当前国家征兵办法,虽然要求入伍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习经历,但由于录取招考渠道、地区差异等原因,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并被大专院校正式录取的人数比例偏小,考取国家重点高等院校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调研对象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被正式录取的仅32人,人数占比不足50%。此外,学员入学前部队服役期间,部分人员曾参加过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而其他人员仅有任职经历,从未参加任何培训。如此一来,由于学习基础和知识储备的不同,就造成了士官学员对新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
(二) 主动追求进步的积极性不高
士官学员思想较为活跃,内心非学习想法较多,加之刻苦钻研、动脑思考的精神不足,导致在校学习时内动力不够,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士官学员认为自身已经具备兵种部队工作经历,入校学习只是换个环境,寻求学历的提升,思想上对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地面防空兵作为高技术兵种,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战斗技能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基础较为薄弱的士官学员,在学习中会遇到相对较多的困难,但同时迫于行政管理、课程考核及相互竞争等多方压力,又不得不遵照相关规定执行。从而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对学习的恐惧,在行动上又不得不学,思想上具有两面性,最终形成不愿主动追求进步、应付了事的常态化局面[1]。
(三) 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欠缺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转化应用,诸军兵种均呈现出高技术性的显著特征,这就要求战勤人员具有较为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深入了解作战行动的全流程和诸环节。士官学员在入学之前,虽然大部分具有部队任职经历,然而任职期间,由于重技能、轻理论,重操作、轻原理,知道“怎么干”、不知“为什么”、更不清楚“会怎样”,并且受部队实际学习训练条件制约,士官学员很少进行兵种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培训,因此导致士官学员普遍缺乏较为完整的兵种理论知识体系。参加调研的学员中,入学前系统学习并了解兵种理论知识的约13人,人数占比不足20%。
(四) 承担作训任务的骨干性不足
根据士兵考学相关规定,士官学员入学前最高服役时间为3年。受岗位任职时间及个人业务水平影响,多数学员未参加过重大演训任务,或在相关任务中未从事过关键岗位或指挥组训角色。参加调研的66名学员中,入学前任职期间全程参加过重大演训任务的仅19人,人数占比为28.8%,且所有学员在原单位均未担任过战勤班长或核心关键岗位。如此,就导致士官学员对本专业协同作训实践科目的总体把握不足,全面、多维了解不够,仅能做一职、一岗,不能谋整体、布全局[1]。
(五) 任职岗位能力的多样化需求
当前,部队武器装备型号较多,任职岗位相对繁杂,不同的专业岗位对技能的需求都有所不同。士官学员毕业后的岗位任职,主要从事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或基础作训业务,毕业后可能分配至不同于原来的单位或工作岗位,也会面对不同型号的武器装备。因此,其在院校学习期间,心之所想、学之所为,主要聚焦于将来所从事的具体岗位,导致士官学员这一群体对后续岗位业务的需求较为多样。
二 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设置
实践教学内容是决定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必须充分结合军队院校士官学员的特点、任职部队需求及所学专业综合确定。
(一) 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
军队院校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应当遵循的准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性
士官学员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员是主导、学员是主体。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士官学员的特点以及部队任职的需求,令实践教学内容与士官学员的知识水平和未来岗位相适应。首先,要清楚当前部队“训什么、怎么训、需要什么、怎么用”等实际情况,在明确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士官学员的学识水平、认知能力及所属专业,优化设置实践教学内容,真正使实践教学内容与学员毕业后部队任职需求“同频共振”。切忌实践教学内容求大求全或走小走偏,避开部队需求谈实践教学内容,而导致不能有的放矢和缺乏教学训练的针对性。
2 边界性
在适用性原则的基础上,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要从实战要求出发,设置极端环境、边界条件,使士官学员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实践科目的基本流程、基本操作,也能灵活应对、正确处置复杂条件下实践科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特殊情况,以此增大士官学员开展实践训练的要素变化冗余度,真正实现士官学员实践教学训练源于部队,并高于部队、严于部队[2]。确保学员毕业后,在完全胜任本职岗位的基础上,可较好地适应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作战需求。
3 拓展性
在满足士官学员部队任职需求的基础上,还应着眼学员的能力拓展和部队未来作战要求,将具有明确发展趋势的操作实践内容,如新设备、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及新样式等,纳入士官学员实践教学训练活动当中去,并组织学员开展探索研究性预实践,为士官学员后续部队任职、业务拓展打下良好基础,做到学员能力“后延性”任职需求对接,使学员的实践内容“先于部队”[2-3]。真正为部队士官队伍的骨干性和中坚性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提供支撑,使士官这一群体的骨干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 迭代性
随着以智能化、分布式及自组网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使得现代化战争的组织实施趋于多样。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战争要求,军队作战装备、作战方式、组织形态及实施理念等也在不断发展、持续更新。为此,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要瞄准军队作战训练发展动态,积极将部队成熟的演训成果、科研院所创新性研究成果等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转化、贯彻,确保教学内容随时更新,保障士官学员在院校学习的同时,亦能身处军事领域发展的最前沿。
(二) 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的划分
以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为遵循,以部队行动为主线,区分2大类别、3个层次设置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
1 实践教学内容的类别
根据实践课程所属专业,将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通用指挥和专业技术两大类。通用指挥类主要包括诸如勘察测量、通信联络、行军输送、野外生存、隐蔽伪装和综合防护等共通性实践内容,此类教学内容面向所有学员讲授;专业技术类根据专业不同,包含的实践科目和实践内容也不一样,如雷达工程专业的方舱吊装、车辆标定、撤收架设、要素联调等专业领域教学实践内容,此类教学内容面向相关专业学员讲授。
2 实践教学内容的层次
根据实践科目是否需要协同和协同的层次,士官学员实践教学内容,可划分为单兵技能、班组协同和专业协同3个层次。其中,单兵技能既包括单兵可完成的实践科目,也包含班组协同中的单兵操作科目;班组协同是指需要专业战勤班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实践科目,如装备撤收架设、勘察测量、通信联络和隐蔽伪装等;专业协同是指在分队指挥所统一协调下,各专业相互配合组织开展的实践科目,如值班等级转进、行动准备和要素联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