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 冯卫强 冯图

基于OBE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0

摘  要: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多种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合理等。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毕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模式,提出基于OBE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模式,通过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模式设计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由毕业要求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又决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证明OBE教育模式应用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下存在的一些问题,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课程目标;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模式;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7-0137-04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ourses, such as students' lack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weak practical teaching, lagging behind of teaching content, single teaching method, unreasonabl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so 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raduation, a OBE-base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urriculum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 model, which design curriculum system,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through reverse design and positive implementation.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depend on the training goals, and the course objectives depend on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course assessment are determined by the course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is cours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BE education to the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ourse can solv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course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eaching mode; evaluation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对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存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内容体系庞大,综合了气、水、声和固废等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也包括了环境法规与标准、技术导则等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特性,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到的环境法规与标准、技术导则等更新较快,现有的教材往往不能体现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最新进展情况,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这些特点导致传统的教学效果不佳[2]。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作者尝试把OBE模式融入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模式是产出导向的教学模式。其起源于加拿大的职业培训教育,目前在新西兰、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广泛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反馈,OBE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OBE教育理念更能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对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果也更为有效[3-4]。

一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缺少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一方面是因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涉及到多门学科,需要综合的环境生态专业知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学习难度大或感到枯燥乏味而受挫。另一方面因为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还不够重视,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责任理解不够深刻[2]。

(二)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够对环境因子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价、环境影响预测及给出保护措施建议,但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内容繁多,课时往往相对较少,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5-6]。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理论知识不能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满足毕业要求。

(三)  教材内容更新滞后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授课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教材内容的更新有一定的滞后性,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也要不断改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到众多的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程序方法等,几乎每年都有更新,而环境影响评价教材的更新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教材内容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教学内容只依赖于教材,则会导致授课内容与实际脱节,用已经废除的法规标准等知识去解决新形势下的工程问题,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7]。

(四)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不够合理

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多采用单一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课,课堂氛围不佳,课程枯燥乏味,使得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缺乏互动,学生缺乏主动思考,所学知识很难融会贯通[8]。

(五)  考核方法不够合理

环境影响评价的考核方式多采用闭卷考试,试卷的考题往往是书本上的内容,有些学生即使平时没认真学习,通过考试前的突击复习,也能达到及格水平,这样的考核方法不够合理,一张试卷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有些知识点的考核需要提交专题报告,而对理论知识贯彻到实践应用的考核需要结合案例分析,所以这样的考核方法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也不能很好地区分出哪些学生了完成了课程目标,达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9]。

二  基于OBE的教学改革

OBE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教学活动需要反向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都取决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取决于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又取决于培养目标,所以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有明确地认知,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基于OBE的教学方案。

(一)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体现了毕业要求,基于OBE的课程目标必须明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能支撑哪些毕业要求,笔者讲授的专业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内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支撑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情况见表1。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能支撑的毕业要求有工程知识、问题分析等五个方面,毕业要求需要细化才能准确定位能力描述,才具有可衡量性,因此把支撑的毕业要求进行了分解,使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清晰对接,目标内涵应体现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并能与课程内容相衔接。

根据OBE教学大纲中本门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课程目标,如指标点中的“能运用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对此指标点需要做到强支撑,为了落实好该分解指标点,需要在教学大纲中对应该指标点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对应的课程目标可为“能在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达标分析,判断影响的重大性”。

(二)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书本上的章节,而应能支撑课程目标,课程项目的设计应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如对应“能在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达标分析,判断影响的重大性”这个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应是“大气、地表水、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风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内容依照课程目标设计见表2。

教学内容的设计注意两点,一是内容的更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涉及到较多的法规、标准等,新出的法规、标准往往不能体现在教材中,所以教学内容里要把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补充进去。另外,应查阅文献资料,清楚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最新进展,不仅让学生熟知教材内容,也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前沿动态,这样才能做到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三)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能够体现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多为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基于OBE的教学环节设计应灵活多样,根据教学内容量体裁衣地设计,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如基于问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法等都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选择性的采纳。根据表2中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教学内容为“大气、地表水、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风险、规划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以及影响预测”时,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结合项目式教学法,案例能够使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密切结合,形象具体,容易被学生接受,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把很多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并结合课堂讨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式教学法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查阅文献、分析过程和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

(四)  课程考核

传统的考核方法往往不能体现出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基于OBE的课程考核方法和分数与课程目标相匹配,评分有明确标准,及格标准体现课程目标达成的底线。考核环节与课程目标相对应,有细化可衡量的评分标准,考核时既考虑到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也兼顾了不同的课程教学环节的考核,期末考试只占总成绩的一部分,见表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