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与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吴素红 陈庆宾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关系到高校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该研究以浙江省某高校学生党支部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明确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在党务工作队伍素质、党建活动质量、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及考评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结合已开展的学生党支部建设实践,要进一步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应从积极构建学生党支部建设理论和实践体系、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出发,从完善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平台建设等措施出发,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质量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0-0089-04
Abstract: The student Party branch is related to the promotion of Party build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The study conducts a survey which takes the college student Party branch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the object. It is obvious that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 Party branch, such as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teams, the quality of activities,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 an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system of the student Party branch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orking mechanism are require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student party branch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rty branch construction, we should actively buil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ystem of student Party branch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party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ty building work from the measures of perfecting system construc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etc.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Party branch; construction status; quality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
党支部作为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建设质量、作用发挥情况关系到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成效[1]。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开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2],承担了联系和团结青年、教育和培养党员、推动落实立德树人等重要职责。囿于制度体系、活动质量、队伍培养等因素,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还存在不足,影响了党支部建设质量的提升,需要在党建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只有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才能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本研究以浙江某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实际为例,通过调查了解党支部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的对策。
一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价值意蕴
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时代需要。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不仅是高校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等,对党支部建设及其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要永葆活力和战斗力,要将党的建设落实落细到每个党支部、每个党员,这正是党支部建设的应有之义。
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是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承担了党员教育、队伍建设和服务发展等重要职责,通过组织建设等举措推进完善高校党的建设,同时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队伍的教育培养和管理,进一步强化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具有辐射示范作用。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有助于在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队伍的党性修养,对于增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3]。
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是破解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难题的现实需要。尽管高校学生党支部是推进和落实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但其建设实践仍存在薄弱环节。如党建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升,个别党支部书记职责不清、定位不明、主责意识不够,一些党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待加强;个别党员身份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组织观念淡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凝聚引领方面的实践还不够深入;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促进程度不够等。这些不足都影响了党的建设的深入推进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亟需通过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来解决当前高校党建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本研究以浙江省某高校16个学生党支部为调查对象,开展学生党员和党支部书记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34份。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整体有序、规范,学生党员队伍在学风建设、朋辈互助、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朋辈群体及服务对象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当前党员队伍和学生党支部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党员队伍积极性不足,活动形式单一、创新性不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宣传不够,党建工作研究不足、活动经费不足等。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 党务工作队伍质量有待提升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和直接负责人,具体负责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开展总结,其治理能力关系到学生党支部治理水平现代化[4]。新形势下,青年党员队伍的教育培养及党组织建设质量标准等也对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16个学生党支部书记均由专职辅导员担任,60%的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不足1年,53.33%的党支部书记认为,加强业务培训是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60%的党支部书记认为“业务能力”是影响党支部书记履职状态的主要因素。但是,一方面由于辅导员学生工作事务繁杂、精力有限,只能确保优先完成党员发展、转正及基本的党支部日常工作要求,对于党支部服务品牌、党支部内涵建设等则无暇顾及;另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党支部书记在任职前并未接受专业系统的培训,任职后也缺少必要的外出培训和交流,在开展党支部工作时,对于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以上因素导致了党支部书记队伍在党支部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引领、引导的作用。
(二) 党支部活动质量有待提升
丰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以及必要的形式创新对提升党员积极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学生党员能够按照要求参加党组织生活,但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26.49%的党员表示参加活动是因为“组织要求,不得不参加”,72.08%的同学认为当前组织生活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形式呆板乏味、缺乏新意”,35.8%的同学认为组织生活“脱离工作或生活实际”。
当前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围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以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为主。部分活动的开展仅仅是响应相关活动要求,并不是党支部结合实际主动开展的创新性活动。大部分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以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传达学习、吸收预备党员等形式为主,没有认真研究青年学生党员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与之特征相匹配的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一方面这无法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此外,在党员队伍中,高年级尤其毕业班党员人数占比大、低年级占比少,毕业班离校实习给参加集体活动带来不便,活动开展频率和活动参与人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活动的系统性、持续性也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党员对组织活动的认同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尽管目前各学生党支部能够严格按照“三会一课”的要求定期开展活动,部分党支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街道,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但没有深入挖掘活动意义,没有深入探究党支部在校地合作实践中的作用,活动实效性有待加强。而且更多党支部将志愿服务活动局限在校园内,没有主动开拓志愿服务平台,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服务学校发展、地方发展、社会发展的作用,导致党员不能在服务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党员的服务宗旨意识不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考核,党员服务实践平台和载体有限,进而影响其服务作用的充分发挥,最后导致党支部和党员队伍服务力提升受限,党支部建设实效大打折扣。
(三) 党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党员队伍中,89.26%有奖学金获奖经历,86.4%有学生干部任职经历,62.53%有学科竞赛获奖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党员队伍在个人能力培养和学风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此外,尽管有58.47%的党员认为身边绝大多数党员党性修养较高,但只有24.58%的学生党员表示会主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44.63%认为党员能够很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同时,在“身边大学生党员能否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问题上,只有38.66%的同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一些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服务意识不强,入党前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入党后推脱甚至拒绝参加组织生活,服务意识淡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教育培训是党员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党校培训、集体学习和专题讲座是主要的党员教育与培训形式。调查显示,67.6%的同学能够长期坚持按要求参加党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或坚持自学。但是当前党员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形式化”。一是教育内容形式化,以理论宣讲、会议精神学习等理论学习为主要形式,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实践性学习活动较少;二是教育手段形式化,传统线下党课仍是党员教育的重要方式,一对多“灌输式”的教育形式与互联网时代更为生动、更易入脑、入心的教育要求产生一定的矛盾,导致党员在学习过程中多为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钻研的积极性;三是教育客体形式化,在对学生党员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新发展党员是开展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在入党前,学生能够通过党校培训接受较为严格的理论教育,入党后虽然也有党校培训,但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的理论学习,尤其对于正式党员的教育培训不足,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方案,以自主通过网络平台观看视屏开展学习为主,弱化了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