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

作者: 杨晓刚

基于知识图谱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0

摘  要:该文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0年以来的中国知网(CNKI)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日益成熟,研究领域聚类结构显著,研究内容较为丰富,研究主题之间联系紧密,逻辑关系合理。研究可以分为理论探索研究阶段和实践融合研究阶段,目前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于互联网+、新工科和产教融合等方面。

关键词:知识图谱;高校;创新创业;产教融合;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1-0047-06

Abstract: Through CiteSpace visual software knowledge ma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NKI since 2010, and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knowledge structure, research hotspots and research tren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on the rise. The resear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and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 of research fields is significant.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relatively rich,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and reasonable. The resear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al integration. The current research frontiers mainly focuses on Internet plus, new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Keywords: knowledgegrap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raining objectives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最早开始于20世纪末,以清华大学开始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为标志。随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处于实践和摸索阶段。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了规模化和系统化发展阶段,深入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已成为高校教育界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

本文以2010年至今10余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发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文献为研究样本,通过可视化知识图谱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梳理归纳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源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保证数据的全面、可靠与确保其精准性,采用检索表达式为:TI=‘创新创业教育’ AND TI=‘高校’进行专业检索。时间范围设定年份为2010—2021,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检索日期为2021年9月16日。经过检索,共获取样本文献3 606篇,将样本文献进行筛选和比对,手动剔除书评讲话、新闻报道和会议通知等非研究型文献后,共获得研究有效文献3 523篇。

(二)  研究方法

本文借助Cite Space(V.5.7.R2版本)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对国内近10年来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解读。CiteSpace是一款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其能够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词网络图、聚类分析图和关键词时区图等客观地呈现出某个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从而为该研究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二  数据结果分析

(一)  文献发布总体分析

经过数据库检索发现,自2010年起,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发文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其中,2010—2014年,发文增长趋势比较平缓,2010年发文18篇,2014年为48篇。自2015年后,呈现快速整长趋势,2015年为136篇,首次发文超过100篇,2019年增长到733篇。2020年稍有下降,但截止到2021年9月份,发文量达到顶点峰值,为827篇,如图1所示。

该研究领域3 523篇文献发表在核心期刊325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发表216篇。文献的发表主要分布在25个期刊,发表论文数前5名的期刊为《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教育现代化》《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高等教育》和《高教探索》,如图2所示。

(二)  文献关键词分析

对相关文献进行Citespace的关键词共现分析,节点大小反映的是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连线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通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可以看到共现频次最高节点为创新创业和高校,其他出现频次前10名的关键词是大学生、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专业教育、民办高校、教育、课程体系和融合等。这说明创新创业、高校和大学生作为主题研究对象,是该领域研究的关注核心。其他关键词涉及人才培养、地方高校、专业教育、产教融合、思政教育、体系构建、新工科、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师资队伍、辅导员和互联网+等,都已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充分反映了该领域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的研究趋势,如图3所示。

此次关键词聚类最终得到Modularity(聚类模块值)为0.8,Silhouette(聚类平均轮廓值)为0.8,说明本次研究聚类结构显著。聚类视图中,节点表示分析对象,出现频次越多,节点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共被引关系,连线的粗细表示共被引的强度。其中关键词聚类前10名分别为高校、教育、创新教育、路径、人才培养、民办高校、对策、实践平台和大学生,如图4所示。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可以更为全面、深入地总结10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路径,归纳梳理后划分为4类。一是聚焦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研究,其主要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及其对策开展研究;二是围绕人才培养及专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针对生态系统、教育资源、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途径等方面开展研究;三是围绕地方高校的研究,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民办高校、整体构想、关键变革和教育模式创新等开展研究;四是创新创业的路径与对策方向和主要针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功能定位、实践平台和评价体系等开展研究。

(三)  发表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分布分析

根据此次文献统计,我国共有484名学者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其中文献发表的作者发文数量5篇以上的共有学者8人,其中广西财经学院韦桂林共计发表文献12篇。

通过发文作者共现图谱网络可以发现,发文作者相对分散,各作者节点之间连线数量较少,反映出该领域作者合作不多,只有个别四五人能形成小规模合作形式,除此之外大多数为作者独立开展研究,如图5所示。

根据文献发表机构统计,共计406所单位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研究机构主要以地方高校为主,其中发表相关文献超过20篇的机构有黄河科技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佳木斯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等大学为主,如图6所示。

与发文作者共现图谱网络类似,发文机构共现图谱表明,各个研究机构节点之间基本没有联系,各个机构以独立研究为主,如图7所示。

(四)  研究前沿突现分析

Citespace软件可以通过关键词突现能够识别某个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原理为以关键词出现频率为基础,根据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增长率来确定热点词汇,从而以热点词汇与时间之间的关联特点来确定研究前沿。

通过突现词研究(如图8所示)可以发现,2010—2021年,该领域研究共有16个突现词,首次出现的年份均为2010年,但是在不同时间段展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进一步结合关键词的研究时间线,可以将2010年以来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1)理论探索阶段。该阶段的研究突现时间为2010—2015年,该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研究前沿有9个,分别为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思考、创业能力、体系、实践、创新、创业和大学生,主要聚焦该领域研究的相关理论、概念与研究方法。如张彦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核心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思考,并提出了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华春革针对由于高校扩招引发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阐释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我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存下的不足,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张鹤提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三种建设机制,分别是:基于“三位一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基于“三位一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基于“三位一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积累机制。

2)实践融合阶段。这个阶段研究的突现时间为2015—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大提高了该领域研究的质量提升与体系优化。2015—2021年间研究前沿的关键词有6个,分别是借鉴、高等教育、途径、协同创新、新工科、产教融合和教育现状,重点关注高校创新创业的实践路径与产教融合。如王焰新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重点阐述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科研项目孵化模式、政产学研金介用合作模式、专业实践模式和综合模式四种途径。刘鹏通过对比分析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背景、发展阶段、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文章探索制约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提出观念变革、全程布局、全面教育、体验教育、资源协同和师资培养等改进发展建议。徐新洲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发展“双融合”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提出从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层面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起全要素参与育人、全过程协同育人、全方位融合育人的“双一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三  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1)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研究领域的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日益成熟;但机构间跨地域合作较少,学者之间学术交流较少。研究成果分布也不均衡,地方高校对该领域研究重视程度相对较高。

2)研究领域聚类结构显著,研究内容与结构均较为丰富;研究主题之间联系紧密,逻辑关系合理,主要集中创新创业研究理论体系、路径实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和评价借鉴等方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