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改革探讨
作者: 桂岚 杨海荣 杨柳 周晖
摘 要:当前高校现行考核模式存在考试内容不合理、考试方式单一、考核办法无法全面客观评价学习效果、成绩评定过程不透明及考试反馈机制缺乏等问题,作者以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为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提出“平时表现+专题研讨+综合设计+理论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改革的方案和保证考核改革方案实施的措施,通过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考核改革;道路勘测设计;考试方式;成绩构成;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1-0137-0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urrent assessment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examination content, single examination method, inability to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learning effect, opaqu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rocess, and Lack of test feedback mechanism. The author takes the course of "Road Survey and Design"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is paper proposes a plan for the course assessment reform combining daily performance, special discussion, comprehensive design and theoretical assessment, and measures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ssessment reform pla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oad Survey and Design" course assessment reform,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learning has been improved, the teaching level and ability of teachers have been promoted, and good teaching effects have been achieved.
Keywords: curriculum assessment reform; Road Survey and Design; examination method; achievement composition; teaching mode
学生课程考核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课程考核不仅检验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也是反映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1]。近年来,教育部发布的多项文件多次强调高等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改革考试方法,摆脱成绩之上的桎梏。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高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提升课程质量,并能做到系统客观地评价学生成绩,加大过程评价成绩,加重其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并坚决取消清考制度[2-4]。所以,需要从根本上改革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笔者以道路桥梁与渡河专业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学生考核改革为例,对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特点与现状
道路勘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骨干课程,更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必修课[5],主要内容有道路路线(几何、线形)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道路功能与分级,道路设计控制,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各种不同地形条件(平原区、山岭区和丘陵区等)下的选线原则和定线方法,平面交叉设计、立体交叉设计,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以及道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道路勘测设计工程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方法,具有在山区复杂条件下完成道路线路设计的能力,掌握道路交叉及沿线设施的设计方法,熟悉道路勘测设计程序,内业、外业工作内容和方法,以及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编制,熟悉道路设计新理念及高新技术在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为学生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及道路设计和研发打下基础。
课程着重培养交通领域学生的工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路线设计和研究的创新能力。道路勘测设计不仅涉及设计理论、设计原则及方法步骤,还与诸多相关学科具有密切联系,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道路路线设计是道路、桥梁和交通工程等专业的载体,是各专业课的基础,一个道路项目的设计,线路专业介入项目的周期长、接口多,是工程中承前启后的专业,要求线路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需要全面型人才。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
二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通常是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其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课终闭卷考试的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
目前课程的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一般较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强调记忆的重要性,计算也是以易学易算的验证性计算为主,考题以客观题为主,这样的考试仅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无法考察学生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任课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授,教学照本宣科,采用填鸭式或满堂灌的单向教学方式,学生死记硬背不需要多动脑筋。这样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僵化保守,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二) 考试方式较单一
在评价学生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掌握程度时,多数院校仅以结课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指标,该考评方法单一、片面,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情况无法进行全面考核[6],没有体现课程的特点,尤其不能体现道桥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特色。仅凭一次考试分数就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许多学生考前“有效突击”,也能蒙混过关,相反,一些学生课堂积极参与,实践能力也强,考试并不一定取得好成绩。因此传统的纸质试卷考试不能准确反映教与学的质量,也不能很好地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三) 课程考核办法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
课程总评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构成,其中期末卷面成绩占到80%左右,主要凭期末试卷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这种“一锤定音”的考核模式,只能考核学生对勘测设计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体现不明显,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传统教学的考核模式只能使学生“坐中学、坐中考”,而非“做中学、做中考”,授课中知识传授有余,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学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种评价方式难以实时评定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不能有效地实时评定教师教学质量,难以有效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能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 成绩评定过程不公正透明
平时成绩一般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等。一学期中老师平时成绩的给分比较随意,评分细则不明确,具体给多少分对学生不透明,甚至为了及格,平时成绩会成为平衡卷面成绩不及格的手段,缺乏公平公正和透明度。
(五) 缺乏考试的反馈机制
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并反馈给评价对象,能强化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学生学习亦是如此,学生考核结果反应了其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等,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既能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让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然而目前期末终结考试的方式,课程考完即结束,无法交流反馈。
大学生能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通过考核来进行评价,考核方式在考核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方式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三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一) 课程考核改革的目标
改进课程考核方法的目标,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定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二是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业过程中的学习成效评价,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考核能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促进教师及时总结课程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四是要确保考核成绩构成合理,保证公平、公正。
(二) 课程考核方法
将课程考核调整为“以学生为中心,全过程、全方位”的多维度考核体系。在强调理论知识考核的同时注重过程评价,在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考察的同时,对其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行评价。采取“平时表现+专题研讨+综合设计+理论考核”相结合的评价形式,总体设计见表1。
平时表现:注重考察学生全学期的学习状况,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观察学生上课听讲、课堂笔记及与老师互动的情况,注重考察学生学习态度、课堂的学习状况。通过提问、检查笔记进行课堂表现考核。学生的课程作业通过教学平台提交,一般布置四五次作业,作业除了一些必须掌握的客观题目,更重要的是一些思考题及案例分析题,每次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取各次作业的平均分。
专题研讨:要求学生以3~4人为一组,每组选择1个专题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新技术、新方法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撰写论文,并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该项目主要让学生利用学校及多种网上的资源,拓展获取知识的时空和范围,针对具体问题,相互交流。通过论文与探究了解学生完成拓展性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综合设计:要求学生完成路线平面/纵断面拉坡或土石方计算的小型设计项目,或者是对某段路的设计质量进行评价以此考察学生对设计原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能力。道路勘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综合设计,使学生不仅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学会把这些理论方法运用到道路勘测设计实践中去。
理论考试:分为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单元测试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进行,在考察学生智力的同时,也考察了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由此激发学生持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以形成良好的学风。课程结束进行综合理论测试,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进行,考试题型包含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分析题等。期末试题适当增加了主观题的比例,综合题所占比重增加,这样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及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