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高校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教育体系构建
摘 要:新时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大潮流下,以中医药院校传统的优势学科为背景,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学校科研实验平台中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搭建知识产权教育平台。在良好的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维护的意识文化内涵中构建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教育教学体系中的较完备教学模块。以探索科技创新为起点,结合知识产权能力培养,实现传统中医药传承+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的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飞速发展对人力资源迫切需求的有力对接。培养中医药领域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且具备知识产权教育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文化内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4-0057-04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tide of "Interne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raditional dominant disciplines in TCM colleges,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enter,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Demonstration base for talents training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university's scientific research experiment platform,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Platform is built. A relatively complete teaching module i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constructed in the good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ility, the compound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 intellectual property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re realized, to achieve a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rgent need for human resources,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TCM who are enterprising and self-strengthening and ha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background.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platfor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ltural connot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把创新驱动作为首要的发展理念,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党的十九大又把创新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因此,科技应用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创新能力体现在人才要素的支撑。中医药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兼备的人才培养战略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在中医药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让中医药专业人才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应用创新与知识产权相关能力,实现衷中参西,以中为本,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
一 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背景
(一)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内驱力
新时期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但随着知识经济与“一带一路”框架的深入发展,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和“互联网+”信息的大潮下,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并存[1]。传统中医药受到国际法律、政策、经贸、知识产权保护和TRIPs协议等方面的重重阻碍[2]。中医药产业要打破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走向国际,建立国际品牌,需要大量创新创业人才耕植在中医药行业。因此,对具有创新能力,能很好地捕捉科研成果价值,具有专利保护意识,以国际化视阈完成由科研专利成果向产业转化素质的人才需求迫切[3]。同时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的“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既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人才培养职责,也是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的战略任务[4]。国家的创新能力主体主要体现在对人力资源要素的有力支撑。在中医药院校将知识产权教育课程体系融合于专业课程体系之中,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契机,培养具有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 中医药院校知识产权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协调
目前,国内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在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例如,大部分中医药类院校在突出中药质量控制人才培养,强化特色专业的实践能力教育,突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个性化培养方面取得突破;同时中药类专业与经济类、管理类和工程类学科相互渗透,建立了一批新兴的交叉专业,例如,面向市场推广的中药营销、面向中医药事业管理的药事管理、面向中药车间生产与质控的制药工程、面向功能性食品开发与药膳的食品工程等专业。但是,与中医药院校的传统课程相融合的系统化知识产权教育体系急需完善。中医药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仅在法律基础课程的其中一小节课程中涉及一些知识产权法律基本常识,实质上就是一门知识产权普法课。研究生阶段更是没有相关课程。结合应用创新教学的系统性知识产权教学模块严重缺失[5]。因此,中医药专业人才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综上,各中医药院校的知识产权教育模块建设迫在眉睫,中医药专业学科与应用创新知识产权教育人才培养结合的新模式有待教学研发。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建立科技应用创新型的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复合型人才,尤其是从事集管理、技术及法律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如知识产权代理人、鉴定人及企业顾问等既懂专业技术又熟悉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又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6]。在中医药应用科技创新领域,我国严重缺乏具有中医药专业背景的知识产权专业复合型人才,显然这与我国现阶段中医药产业国际化不相协调;与促进中医药产业科技和制度创新不相协调,与我国中医药创新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不相协调。
(三) 中医药领域创新创业竞赛成果丰富,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有待加强
湖南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秉承“文明、求实、继承、创新”校训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学科优势,打造新型中医药特色品牌,面向中医药科技前沿和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7],在中医药领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比赛成果丰硕,例如,在第十四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针灸学科特色项目《“长炙久安”——基于古法艾灸治疗的精灸艾炷制作装置的研制与应用》等作品获省级特等奖,同时我校获特殊贡献奖。在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生态鸟巢——优质中药现代化生产领军者》项目喜获大赛银奖,该项目依托中医药院校的中药学科优势,联合兄弟院校及中医药企业的力量,设计出以中药物联网为核心架构的中药生产系统,旨在通过结合物联网的智能控制生产及“互联网+”销售渠道,实现中药种植立体化、智能化、产业化和绿色化,摆脱了传统中药对地域、能源和气候高度依赖的生产方式,生产更安全、更高产的雾培中药。在第七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中药产业特色项目《冰碛岩上的“仙草”——推动湖南安化黄精产业链升级变革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摘得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并直接获推荐进入国赛。在国赛选拔赛中,我校中医特色项目《智能便捷式中医脉诊仪》等3个项目入围全国竞赛,入围数量位居湖南省前列。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医药教育传承创新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学科科研优势,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势头迅猛,科技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在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果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创新创业竞赛成果以专利的形式保护,以及大学生捕捉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复合能力需要提高。
二 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定位
结合中医药院校传统优势学科,在中医药专业的大背景下,根据各主要专业方剂学、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学和工程类学科等专业的传统特色,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由传统的“中医药专业创新教育”转变为“中医药类专业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素养教育”[8-9]。分专业方向培养具备中医药应用创新和知识产权教育结合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在中医药类特色专业培养的传统方案中,培养学生遵循中药方剂学的经典配伍理论与合理用药的原则,能将有效成分或有效组分配伍成现代中药,具备从单方中开发新药、应用传统有效名方开发复方制剂的应用创新与专利保护能力;以及在中医药科技助力振兴乡村伟大事业中解决关键科技核心问题的创新与专利保护能力;在以创新创业比赛为契机的科研实战中具备能及时把握和挖掘科技创新思路中的创新点规避重复性研究,同时能及时捕捉专利保护敏感部位申请专利保护的能力。综上,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既懂中医药应用创新又精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 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一) 结合知识产权类课程教学大纲优化专业课程
由于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不同,中医药院校知识产权课程教育不能将法学专业或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生搬硬套,要深入研究中医药专业具体学科与知识产权教育课程的连接节点,在中医药院校基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定位原则开设相应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具体课程内容上也需合理分配基础理论学分和应用实践学分的比例。专利法、知识产权文献检索设置为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知识产权总论、商标法以选修课的形式进入课程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专利代理实务等课程以知识讲座的形式融入课程体系。
根据中医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定位,依托知识产权教育平台,将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教育课程体系融合,各专业教师对其承担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中医药专业课程中融入知识产权教育元素。修订应用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体系所涉及的中医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如,在方剂学中插入中医药配方专利保护的教学案例;在中药制药工程、中药质量控制等课程中使用新技术发明专利保护的教学案例;中药新产品开发、制药工艺学等课程中使用新技术发明专利保护教学案例;呈现多维网状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的立体式教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