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交汇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前沿理论研究
作者: 孙创 葛骁欧摘 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最具有凝心聚力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其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当中华民族进入新的历史交汇期,爱国主义被新时代赋予新的科学内涵。当前大学生身处百年大变局中,要深刻辨析新时代爱国主义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自身建设、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创新话语形式三个维度,不断探索有效路径。
关键词:历史交汇期;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境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7-0014-04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pirit with the most cohesive force is patriotism, which ha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in different times. When the Chinese nation enters the centennial historical convergence period, patriotism is endowed with a new scientific connotation.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are undergoing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patriotism in the new era, and constantly explore effective ways by strengthening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Marxism, grasping the network ideology and innovating discourse forms.
Keywords: centennial historical convergence period; patriotism; patriotic theory; Marxism; times and circumstances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爱国主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强大的精神动力之一,激励着广大青年大学生迎难而上、爱国奋斗的拼搏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不断走进中央舞台,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一 百年历史交汇期爱国主义科学内涵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简称《实施纲要》)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纲要》的推出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加强团结引领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理想抱负与祖国发展相结合,让个人价值在爱国奋斗中得到彰显。
(一) “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鲜明主题
回望近代爱国运动,其是由落后到进步,由腐朽到新生的发展趋势。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爱国主义思想,他敲响“俄患”警钟,全面禁令鸦片,虎门海滩当众销烟,组织编译《四洲志》, 但由于清廷昏聩腐朽,导致鸦片战争失败。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爱国运动,进行了最大范围和规模的农民战争,但以拜上帝教为理论基础的爱国思想最终以失败告终。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爱国运动,发起“百日维新”运动,但最终被封建顽固派破害,以失败告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爱国运动,他们发起辛亥革命,先取得成功,但并未将中国带出黑暗。直到十月革命的一声枪响,划破黑夜长空,给中国人民带来先进的马列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带来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从此,国富民强成为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百年来,无论遇到任何惊涛骇浪,我们始终把准方向,不偏离航线,朝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这是对近代爱国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属于一脉相承,同时又具备新时代的特点。实现中国梦,重在践履,贵在立行,实现中国梦是青年学子肩上的责任,需要用青春热血绘就,用团结奋斗书写,向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勇毅前行。
(二)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深刻揭示了爱国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理解这一科学论断,我们才能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的思想本质。翻阅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人民不断探寻发展道路,走过封建道路、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资本主义道路都行不通。只能另辟蹊径,走社会主义道路。爱国不是抽象,它是爱社会主义的中国,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内在与中国本身的东西,已经渗透在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与完善,意味着中国社会发展和繁荣,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从而,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的影响力和威望。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把爱国爱党爱社会相统一,那是对爱国主义本质理解的错误,中国这样一个地区差异大、多民族的国家,就会陷入思想混乱、利益纷争的境地,中国就不会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也不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核心内容
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有力保障,实现祖国统一、保卫家园不受侵略是各民族儿女的共同所盼。回望历史,中国人民同分裂祖国的行为英勇斗争,从日本侵华大军踏入中国大地,到1945年日本向同盟国签署投降协议,中国人民奋力抵抗外敌14年,中国人民无畏日本的强势掠夺,最终守护了自己的家园。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和抗日英雄众志成城,不怕牺牲,坚守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难之下,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维护国家和平与国土完整。翻阅党史,无数革命英烈为维护祖国统一,舍生忘死。我们不能忘记19岁手举炸药包的董存瑞,20岁为保护机密文件牺牲的张宗兰,23岁被敌人折磨而死的共产党员林心平等等。无数革命英烈哪怕战至最后一枪一弹、一兵一卒,也要用身体和生命捍卫国土主权与领土完整,伟大的民族力量推进了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进程,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西方列强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维护国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才能向幸福生活迈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不断筑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铜墙铁壁。
(四) 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显著标志
当前每个国家的命运都与世界命运紧密相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爱国主义不是关闭国门,断绝一切外界联系。而是,要与各国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正确处理好本国与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总书记主张“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立足本国实际又放眼全球视野,既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又是对未来人类发展的追求[1]。爱国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善于从不同国家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时,在吸收外来思想时,要明确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发展本国主体。另一方面,要积极担负大国担当,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出更多中国力量。
二 正确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境遇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发展遭遇挫折,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出现乏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后军突起,世纪经济中心出现“自西向东”位移,2022年俄乌冲突,中美贸易争端,英国“脱欧”,人民安全感下降,重大传染性疾病成为新变量。同时,置身于世界之林的中国,面临各种挑战,新时代爱国主义在中国梦的实现中要发挥积极作用,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一) 百年历史交汇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国内之情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把握时代潮流,抓住我国重要发展机遇期,从“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抓住了和平发展的重要机遇,开展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然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也进行了结构性的变化,战略机遇期由稳定转为变革,中国要顺势而为,抓住变革机遇,推进民族复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在国际中不断提升,西方发达国家警惕,将中国锁定为战略竞争对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围追堵截和诋毁打压。面对战略阻击,只有统筹大局,提高自身发展战略,不把希望寄托于他国“顺风车”,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我们乘势而上,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新征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互交织和交换,形成两个历史交汇期。站在新的历史交汇期上,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5G网络、特高压技术等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提出,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改变了中国人民任人宰割的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带领下,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党的百年奋斗路上,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西方生产力一骑绝尘、“领头羊”的局面,前三次工业革命均是西方引领,中国没有参与其中,但中国人民不放弃,中国工业发展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赶超西方国家几百年发展历程,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方面:已经超过欧洲,日本等。与某些西方国家相比,一些欧洲国家难民问题严重,经济增长乏力,人民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中国政治稳定,经济中速增长,科技发展进入第二梯队,制造业超过美国,与130多个国家成为贸易伙伴。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明显,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依然复杂多变,某些西方国家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打压中国崛起。面对当前新机遇和新挑战,新时代爱国主义顺应大势,敢于斗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神动力,使新时代爱国主义情怀激荡出磅礴的爱国奋斗之力,把握时代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勇敢面对挑战,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毅前行。
(二)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国际之潮流
习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变局中风险和机遇二者对立统一,能否把握机遇是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世界经济重心发生转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重组[2]。另一方面,信奉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西方政策不断动摇、民粹主义势力抬头、保守主义出现新变化,资本主义在国际贸易中进行保护主义,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如何顺应时代潮流,需要我们党科学把握全球发展大势和世界格局变化作出正确判断。世界发展是各种矛盾的交织与碰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孕育其中、演进其中。从15世纪到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17世纪欧洲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到20世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国迅速发展成为超级大国。进入21世纪,世界大变局呈现出新特点。世界经济发生动荡,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经济下滑,发展中国家经济稳步提升,如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多年超过30%,助推全球治理新格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断彰显。世界经济中心出现“自西向东”的移位趋势,发展中国家逐渐靠近国际舞台中央。当前,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贫富差距不断增大、英国“脱欧”、“西方之乱”、法国“黄马甲”运动等等,使“东升西降”的国际格局更加显现。西方国家依然想以“一家独大”的思想来统领世界,企图通过“颜色革命”“民粹民主”“普世价值”等手段打压发展中国家。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斗争求团结,以斗争谋发展,凡是危害我国发展和人民利益必须斗争并赢得胜利。我们要沉着应对,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升华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