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教育基地运行效果提升研究
作者: 倪飞
摘 要:高校实践教育基地是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如何提高高校实践教育基地的运行效果,对于深化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高校实践教育基地运行效果的因素包括基地建设的目标、基地建设规划、校企合作流程和机制、基地运行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基地建设的内容。该文在分析影响高校实践教育教学基地运行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安徽中医药大学九州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探讨提升高校实践教育教学基地运行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高等教育;工作流程;电子商务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院G640 文献标志码院A 文章编号院2096-000X(2023)27-0085-04
Abstract: College practical education ba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which is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t present,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ctively carried out the constructionof practical education bases an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effect of practical education base still needs to beimprov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peration effect of college prac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base, and takes theconstruction of JiuZhouTong practical education base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to study how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ect of college practical education bas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schools and enterprises.
Keyword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base; higher education; workflow; electronic commerce laboratory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培养的高质量人才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高质量的人才应当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实施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是当前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校企合作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企业引入”模式、 “设备共享”模式、 “技术推广”模式、 “岗位承包”模式、 “校企共训”模式和“实训承包”模式等。按照各种模式的合作内容,实践教育基地可以划归为“校企共训”模式。即指将企业的内部培训机构引入学校,由学院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或由企业提供设备),双方共同组建“捆绑”式培训团队,为企业员工和学校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这种直接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培训师资的模式,使学校的课程能够与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用人要求相匹配,同时促进企业人才进入学校,加强了校企合作。因此,高校探索如何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对于保障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目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目前,很多高校都积极地进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效果仍然亟待提高。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实践教育教学基地运行效果对于促进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文献回顾
关于如何提高高校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运行效果的研究,已有文献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何江 [1] 针对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可能会使部分企业投资收益无法保障,基地建设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和不持续的问题,提出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是提高基地建设效果的关键。吕献海等 [2] 以安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例,提出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育基地规章制度建设、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教学团队等措施,促进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效果。邓红伟 [3] 提出通过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流程、采用较高的产学研结合运行标准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等方式促进基地运行效果。赵中华等 [4] 认为实践教育大多数仍停留在实践教学环节层面,在基地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规范性不强、实效性不够等问题,并主张从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入手以提高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效果。万辉等 [5] 把“三全育人”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目标,探讨如何结合基地建设目标来保障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的效果。综合已有研究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的实践教育基地的现实情况,可以发现影响高校实践教育基地运行效果的因素包括高校实践教育基地的目标、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规划、校企合作流程和机制、实践教育基地运行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内容。提高高校实践教育基地的运行效果,需要从这些影响因素入手,结合具体的高校实践教育基地的运行实践,分析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发展存在的短板,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二 影响高校实践教育教学基地运行效果的因素
影响高校实践教育教学基地运行效果的因素包括目标层面即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目标;规则层面即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规划;基地建设层面即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合作流程和机制、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内容和实践教育基地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如图 1 所示)。
(1) 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目标
高校实践教育基地作为校企合作的方式,承载着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期望,也承载着企业的投资合作目标。因此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目标的确立,需要兼顾高校和企业的发展规划。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目标要与专业建设目标和理论教学目标相配合,形成良性契合。如果基地建设目标没有形成与高校日常教学的良好匹配,则高校进行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将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怠惰运行,导致基地运行低水平。对于企业来说,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因此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目标需要与企业的企业发展规划和业务发展规划相契合。一旦基地建设的目标与企业的企业发展和业务规划出现冲突,则可能导致基地建设无法继续实施。因此在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之前,高校和企业的建设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兼顾了企业和高校的利益,是保证基地建设效果的前提。
(2) 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规划
“凡事预则立”,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建设的方案在基地成立之初都需要仔细调研,认真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实践教育基地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出预案。这既需要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的情况,结合对实践教育基地的预期目标做出规划,也需要高校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的师资队伍、硬件设施和政策规定等资源做出详尽的安排,更需要双方互相交流规划要求,相互磋商,从而共同制定出互利双赢的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3) 校企合作流程和机制
高校实践教育基地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形式,尽管其以基地实体的形式存在,但由于合作双方从法人地位来说并不同属于一个法人实体,所以在合作机制方面,比较松散,不利于保障双方合作的稳定性。因此,探讨建立一个比较规范稳定的合作交流工作流程,对于保证提高双方合作效率和合作的稳定性具有保障作用。确定了工作流程后,将工作流程制度化、工作环节稳定化,经过一定时期的实际运转,才能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才有利于校企合作和交流,从而有利于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4) 实践教育基地运行人员的工作水平
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流程,需要具有一定管理和执行能力的人员进行贯彻和实施,才能发挥制度和流程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实践教育基地的人员选拔和团队的组建非常关键。实践中有一些高校实践教育基地的人员往往都是高校的教师、行政人员和企业的几个员工兼职担任,在工资和报酬的发放方面,很难体现,因此很容易出现人员怠惰的情况,不利于高校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另外,目前尽管大多数高校都注重实践教育,注重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的申请,但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方面,没有稳定的具有管理经验的专门师资,大多都处于谁申请项目谁负责的状态,这就会影响实践教育基地运行的效果。
(5) 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内容
由于校企合作交流表现为项目性、交流的频次不固定,所以高校实践教育基地的运行往往具有阶段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其建设容易呈现断断续续的状态。因此,事先科学规划基地建设的内容,厘清基地建设的工作任务,才能为基地建设人员提供清晰的指导方向,从而减少基地建设人员的盲目感,才有利于基地建设。
三 安徽中医药大学九州通医药集团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2019 年 10 月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与九州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构建了以“B2B 医疗器械电商平台”为实体载体的实践教育教学基地,旨在为在校学生提供真正的企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企业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项目建设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 以赛促合
2019 年 10 月,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举行了全院范围的“家用医疗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大赛的评委由安徽九州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学校相关专业教授担任。医药经济管理学院的四个专业(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保险学专业和公共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积极地参加此次活动。经过初赛角逐,最终有 15 支队伍进入了决赛。参赛队伍积极踊跃地参加比赛,各小组成员们进行了充分准备,在比赛过程中,他们将自己创新的构思和盘托出,部门简介、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优势分析和战略布局等面面俱到。在小组的 PPT 展示环节,各小组就家用医疗器械电子商务主题,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新想法,阐述了家用医疗未来极大的发展空间。安徽九州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向获奖学生颁发了聘书。通过组织大赛激发了参赛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锻炼了学生的设计、组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了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共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的形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仅仅通过大赛这一单一平台,不利于学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因此,要想促进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发展,还需要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基础。基于此,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又与安徽九州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
(二) 创建电子商务实验室
2020 年 1—3 月,安徽九州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以“B2B 医疗器械电商平台”为主题的电子商务实验室。为学生体验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了条件。使学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真正体验电子商务销售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安徽中医药大学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正在运行。
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立,为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提供了具体贯彻的落实点。学生通过在电子商务实验室参加网络电子商务实践体验,提前体验企业的运营机制。目前,电子商务实验室的授课功能正常运转,但由于受 2020 年开始的新冠感染疫情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的实践体验还处于模拟阶段,学生没有真正进行真实的电子商务实践操作,电子商务实验室的运行效果亟待提高。这也是安徽中医药大学九州通股份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需要进一步后续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