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学生思想教育成效的路径探析
作者: 周倩如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最生动、最鲜活的思政教科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学生思想教育成效的必由之路。青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校作为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 “第二课堂”拓展、 “党建+”、网络和全员管理方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方位发挥党史育人成效,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成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路径探析;长效机制;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院G640 文献标志码院A 文章编号院2096-000X(2023)27-0089-04
Abstract: The 100-year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most vivid and live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andcultivating people, and it is also the routewhichmust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Youth isthe future and hope of our Party and country. As the main battlefield for you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of great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should carry out the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in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construction, "second classroom" expansion, "Party building +", network and staff management. In this way, we can guide students tofirm their ideals and beliefs,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and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path analysis;long-term mechanis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1]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为党史学习教育扎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育人成效奠定了理论基础。
高校作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的主要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大政治任务,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党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提升学生思想教育成效的现实意义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充分激发党史学习教育人、培养人的功能作用,引导大学生们通过对党的光辉历史的学习,从党的百年历程的起点出发,走进创业史,感受奋斗史,领悟发展史,感悟伟大中国梦的源头与动力,使高校思政育人成效落地落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能让全体大学生把青春融入党的洪流,把奋斗方向定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志气和勇气化作为国的担当。因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提升学生思想教育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牢记初心使命的要求,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要求,是坚定党的信仰信念的要求。大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能体会到党的红色奋斗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能够坚定信念、明确方向,能够砥砺品格、鼓舞斗志,能够启迪智慧、凝聚力量。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1] ”因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经之路。
高校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党史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弄清楚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历史观,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信仰的伟大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做信念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二)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性的发展和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多以理论授课的方式进行,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传统的授课方式多借助于理论课堂的灌输式教学,教师照本宣科,教案常年不变成为了理论课堂的常态,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也多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为主,从而导致整个党史学习教育过程的模式过于固化,以达到教学目标作为准则。高校中的党史学习教育多存在于思政课和党校培训的学习内容中,思政课的教授面覆盖全体低年级大学生,而党校培训主要针对有意向向党组织靠拢的部分同学,并且随着年级的增加,参加党课培训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少,授课面十分有限,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思路,有助于增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性发展,完善高校思政育人机制,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利用高校的资源、设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手段,将党史学习教育从以往的固化模式和特定教育对象转变为多元化发展和全体大学生,从浅显的目标式教育转变为渗透的引导式教育,不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更要引导大学生传承共产党精神,用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指导实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三) 提升学生思想教育成效从本质上离不开以史育人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国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的重要教材。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党史学习教育,没有党史支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干瘪的、枯燥的说教,缺乏生命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落实也会大打折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高校落实大学生思想教育成效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高校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并把这些思想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全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党课、班会、讲座和入党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包括党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党的认识,体会到党的宗旨和使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世界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坚定革命的理想与信念,坚决落实大学生思想教育成效。
二 党史学习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
党历来注重党史的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百年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及所展现的伟大成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要传承好光荣传统,做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实践创造中谱写历史新篇章。这些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和学史力行,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
(一) 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统一性
在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相统一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表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高校思政课就是要培养出政治合格、思想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用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创造激励大学生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磨砺坚强的意志和实干担当的优良品格,努力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高校要推动常态化的党史学习教育,使其具有长效化的制度体系,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伴随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培养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 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互融性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必然选择。当今大学生多为成长在和平年代的“00后”,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不能切身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并带领我国从贫穷走向富强。同时,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虽然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时效、多样性,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但是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内容充斥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可能造成大学生思想意志不坚定、信仰缺失、价值观念相对多元化。
党史学习教育,包含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多年的发展史、40 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些都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高校只有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现状,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涉及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宣传党的发展历史,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感悟其实践与真理力量,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教育大学生胸怀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引导大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探究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引导大学生培养肯于吃苦、勇于坚持的优良品质,勇担历史重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抱负和大历史观,培养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