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冰雪人才培养现状探究

作者: 朱永国 应展鹏

我国高校冰雪人才培养现状探究0

摘  要:2022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促进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并加剧我国社会对于冰雪人才的需求。在政策引导及社会需求的双重作用下,部分高校先后设立冰雪运动及相关专业,并积极承担冰雪人才的培养工作。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针对当前开设冰雪相关专业的部分高校的地理位置、专业情况、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专业课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镜鉴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体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结合高校自身发展情况,为后冬奥时代高校更合理、高效、高质量地培养冰雪人才提出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冰雪事业进一步发展而助力。

关键词: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冰雪体育教育;学校体育;后冬奥时期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7-0138-06

Abstract: The holding of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China and intensified the demand for ice and snow talents in our society. Under the dual role of policy guidance and social needs,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et up ice and snow sports and related majors, and actively undertake the training of ice and snow talents.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professional situation,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requirements,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other aspects of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currently set up ice and snow related majors. At the same time, it mirrors the concept and mode of sports talent trai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and combine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In order to help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 's ice and snow indus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development path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ice and snow talents more reasonably, efficiently and with high quality in the post-Winter Olympic era.

Keywords: ice and snow sports ; talent training ; ice and snow sports education ; school sports;Post Winter Olympics period

2022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促进了我国冰雪事业的发展,发展冰雪产业现如今已上升为我国发展战略之一[1],使得社会对于冰雪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并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2]。冰雪人才是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和赛事举办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在冬奥会及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冰雪产业、传媒、教育培训等行业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冰雪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高校正是解决这项难题的重要依托之一。进入新发展阶段,结合世界冰雪运动发展趋势并从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宏观愿景下出发,高校肩负着学校体育为我国培养冰雪人才的伟大使命[3]。在政策及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部分高校先后设立了冰雪运动及相关一系列专业,开始进行冰雪人才的培养工作。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冰雪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探索,结合美国及澳大利亚关于优秀运动人才的培养理念,提出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特色的优化路径,以期助力我国高校更完善地培养冰雪运动人才。

一  冰雪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分析

(一)  冰雪人才现实需求分析

1  冬奥筹办对冰雪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表1可知,历届冬奥会无论是运动员还是工作人员数量都呈持续增加的趋势[4],且自冬奥成功举办以来,我国冰雪人才的“匮乏窘境”受到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5]。本文以人员作用为依据,将人员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运动员,其主要任务是参与赛事,创造良好运动成绩,是赛事举办和进行的关键部分;二是管理人员,包括赛程安排及管理等人员,负责赛事运营、场馆管理等任务;三是专业技术人员,包括裁判员、医务员及媒体人员,负责赛事执法、技术监督、突发事件应对和赛事转播等任务。其中,负责专业制冰技术的“制冰师”是我国现阶段极度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在众多高级别赛事中,我国仍需要求助于外籍制冰工作人员才能顺利保障制冰工作的进行,成为阻碍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关键影响要素之一[6];四是保障人员,包括安保、接待等人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北京冬奥会举办在新冠感染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因此对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间接造成了参赛人数相较于上一届冬奥会减少的现象,但对志愿者等工作保障人员的需求却仍表现出增加的态势。运动员及工作人员需求的增加,意味着冬奥会等冰雪赛事对于各类冰雪人才依旧保持着需求,也直接促进了冰雪项目相关从业者数量的增加。

2  项目普及和发展人才需求分析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在冬奥会的带动下,全国有3.46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打造了835所教育示范校和2 063所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校。冰雪产业和旅游业持续发展,至2022年市值将超过8 000亿元[7]。《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总体建设计划》列出了52个建设工程,新华网统计出17个全国赛事转播频道,由此可见,冬奥会对于我国冰雪事业的发展具备强有力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同时,在为实现冬夏均衡、恶补短板的体育强国建设要求驱使下,政府将充分利用先前工作基础并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在此背后,体现的是更加迫切的人才需求。此外,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策动下,冰雪特色产业和品牌将深化发展,如冰雪场馆、冰雪教育与培训、冰雪赛事和冰雪装备制造等行业将不断壮大,冰雪相关人才需求将会持续加大和细化,将进一步加剧人才匮乏现象。现阶段,我国冰雪运动仍然存在运动人口匮乏、项目普及度欠缺[8],冰雪运动竞技格局发展不均衡[9]、冰雪文化底蕴不够深厚[10]、冰雪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11]等种种影响因素制约着我国冰雪运动事业的发展,但从冰雪运动自身发展规律及国家、社会对于冰雪运动的重视与需求程度来看,在未来社会将持续保持甚至加大冰雪人才的需求。

(二)  相关院校冰雪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  分布及专业情况分析

首先,从地域分布角度来看,开设冰雪相关专业的学校主要集中在我国北部及黑吉辽等东北地区,原因在于冰雪运动受环境和气候因素影响较大,且当地条件与开展冰雪运动需求吻合程度较高等原因所导致。特别是东北、华北等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群众冰雪运动和冰雪运动相关赛事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较高[12],为地区高校培养冰雪运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次在开设专业方面,主要包含专门专业和方向专业两类,且冰雪运动和运动训练专业是各高校开展冰雪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学历层次上,高职类院校和本科高校所开设专业并无明显区分,具有一致性。同时,高职类院校能根据自身学历水平和培养目标特色进行筛选和涉及专业开设,具有针对性和应用型的特点。最后,在专业开设时间方面,东北地区院校依托自身优势,开设时间普遍较早,集中在2005年前后,而其他地区院校开设时间较晚,集中在2016年前后,根据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确立时间来看,两者呈现吻合的趋势,也侧面印证了北京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表2)。

2  培养目标情况

为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在综合地理位置、办学水平和特色以及办学类型等因素的前提下,选取了北京体育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和首都体育学院5所院校作为范例并对其冰雪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分析,在将培养目标进行总结和整理后制成表3。

综上可见,各院校对于人才培养有各自的侧重点。首先从人才培养特征方面,东北师范大学目标为培养精英型人才,强调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及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核心素养和潜能,整体培养要求较高。而其他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院校等级和学校办学定位存在差异而导致的。从发展方向来看,各高校都以冰雪领域教学和管理能力提升为主要培养方向,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北京市市属的体育类院校,首都体育学院肩负着服务北京、辐射京津冀等周边地区的冰雪人才培养的重任。“冰雪运动”作为首都体育学院的办学特色之一,其培养初心就是立足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面向国际。首都体育学院最早于2017年依托办学经验,并根据自身实际设置了冰雪方向专业,同步开展冰雪人才的培养工作。随着开设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依托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为保证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北京“双奥之城”奥运遗产,首都体育学院于2022年特别设立了冰雪运动学院,负责全校冰雪课程的实施工作,并增设了冰雪运动专业。同时,为保证冰雪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及培养质量,同年运动训练专业也开辟了高水平运动员保送入学的招生模式。根据2023软科最新排名,首都体育学院冰雪运动专业位列第2名,获评“A+”评分。

3  培养要求情况

通过表4可知,各高校对于冰雪人才培养要求具体可以归纳为思想政治、专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三个方面,且各院校间差异较小。首先在思想政治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意识,验证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宗旨,但并未从具体上提出细化的要求。其次在专业能力方面,强调专业理论与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在基本素质方面,分别对语言、科研以及社会融入等能力进行强调。

4  专业课程情况

结合表5,分析各院校关于冰雪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设置情况可见:一是各校都重视冰雪运动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且各校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设置,如哈尔滨体育学院将专项课程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且在课程的丰富度方面也高于其他院校;二是北京体育大学与河北体育学院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如运动训练学、教育学等理论课程;三是将冰雪运动专项技能与基础课程相结合,例如,首都体育学院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延展了一系列专业技能实践课程,较好地把控了学生的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利用自身特色与优势合理弱化学训矛盾。

二  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经验镜鉴

(一)  美国体育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美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稳居前列,开展时间早,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13],其特点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都掌握着高度的自治权,且相互之间能通过建立教育联盟的形式共享教育资源和开展竞赛等活动,并以此分享和交流教育经验及成果,从而提升教育和培养质量的目的,如常春藤名校联盟、NCAA(全国大学体育协会)等,这也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最大优势(图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