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教研双馨的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作者: 耿哲 石皋莲 韩念梅

摘  要: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建设教研双馨的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深化“三教”改革的硬核举措,是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仍然存在团队构建逻辑思路不清晰,团队成员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举措不得力,团队管理水平不够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探讨教研双馨的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内涵价值、目标定位,提出建设策略包括平台搭建、项目对接,跨界融合重组教学创新团队;项目研发、教研相长,团组融合培养人人竞相出彩;标准重塑、机制保障,放管融合提升团队管理水平。

关键词:教学创新团队;“三教”改革;教研双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7-0144-04

Abstract: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erio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uctured "teacher and engineer type" innovative teaching group with both excell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skill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bove innovative teaching group is the key link fo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dapting to the soci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core measure to deepen the reform ofteachers, textbooks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integrated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At presen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group, such as the unclear logical thinking of group construction, the in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kills of the group members and the low level of the group management.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e connotation value and target orientation of the structured"teacher and engineer type" innovative teaching groupwith both excell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skills were discussed.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group construction strategy was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d that the cross-border reorganization of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group through 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docking, the group cultivation of every excellent talent through the project research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groupmanagement level through the power delegation and tightened oversight with the standard remodeling and mechanism guarantee.

Keywords: innovative teaching group; reform of teachers, textbooks and teaching methods; excellence in both teaching and research skill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lent training

国家正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处于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关键期。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对技术技能岗位能力素质提出了向多元化、复合型方向发展新要求,亟需跨界、跨学科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1]。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迫切呼唤高水平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

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开展提质培优、增值赋能高质量发展内涵提升的关键环节,是深化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硬核举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实施新一周期‘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提升教师‘双师’素质”。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国家政策引领和支持下,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高职院校纷纷组织实施了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从组织形式构建[2-3]、双师素质提升[4-5]、团队成员个体成长[6]、团队高质量发展[7]、团队绩效评价[8]、体制机制保障[9]和团队创新能力建设[10]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实践。然而,目前团队建设仍然存在团队构建逻辑思路不清晰,成员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举措不得力,团队管理水平不够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探讨和明晰教研双馨的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意义、建设目标、建设路径,将为厘清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思路,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先进制造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  教研双馨的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内涵

《辞海》(第七版)对团队的释义是,由一些知识技能互补、彼此承诺协作完成一项共同目标或一系列绩效目标的成员组成的特殊群体。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必然属于上述概念范畴,团队成员包括优秀专业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校外专家。优秀教学团队应聚焦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具备共同建设目标、合理团队结构、高标准教学能力、知识技能互补、良好沟通协调、有效团队协作、稳定性、开放性、适应性与历时性等特点,致力于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  “双师”是团队成员的属性特质

“双师”概念可以广义理解,“双师”要求教学团队成员一方面是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传道、授业、解惑使命的教师,另一方面可以是具备项目管理、产品研制等丰富实践经验,掌握企业制造先进前沿技术的工程师,也可以是有能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社会人员技术技能的培训师,抑或是拥有某方面高超技术技能,能够传授技艺、带领学徒的技术能手和技能大师。“双师”是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典型体现,是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区别于其他类型教学创新团队的特质之一。

(二)  结构化是团队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统一

团队空间结构体现在成员知识、技能、年龄、学缘、专业、学历和职称等结构,也体现在成员来源方面,例如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学者、专家和技术技能人才[11],因此,团队空间结构化是成员“互补”性的充分体现。团队时间结构体现在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进步,团队成员角色、责任发生变化,知识、技能不断积累进步等。结构化是团队组织化、有序化的重要标志,是团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功能性的基础与前提。每个成员承担不同角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肩负共同责任;团队任务必须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积极协同才能完成,其绩效水平大于个体绩效总和[12]。

(三)  教研双馨是团队高水平的象征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提出“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在人工智能赋能先进制造和职业本科教育呼之欲出的背景下,专业优先在高端产业、新技术革命领域布局,加之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如火如荼地开展,对教师技术技能研发、创新创造能力要求日益突出。教学创新团队一方面需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时引入教学,开发新课程教材,同时重构教学流程,将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开展项目化、情景式、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智能制造领域岗位链关键技术技能研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拓展四技服务和社会培训,并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成员相互协作使模块化教学落地。教研双馨的教学团队才能培养出解决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难题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做出贡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  教研双馨的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价值意蕴

(一)  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时代呼唤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将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评价与诊断和科技创新与服务带来革命性影响,亟需组建高质量教学团队,聚焦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和民生紧缺领域专业,成员提升高水平专业素养,升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能力,熟练信息化应用本领,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

(二)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团队建设是模块化教学改革需要:“双高计划”提出“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为教学创新团队发展指明方向,带来新理念。团队建设是专业群质量提升需要,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岗位界限日趋模糊,要求教学创新团队适应产业集群式发展趋势,对接岗位标准,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团队建设是“三教”改革需要,“三教”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教学创新团队凝成教改合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直面解决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团队建设是教师综合素养全面提升需要,通过教学创新团队与外界广泛交流沟通,把握行业企业发展最新趋势,补齐教育知识和能力短板,快速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促进教师自身职业长足发展。

(三)  技术技能工匠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产业发展亟需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1+X”证书制度倒逼职业院校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和就业市场新需求,不断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教师单打独斗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则需要教学团队通力合作完成“书证融通、育训结合、多元评价”等多方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共同合作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主动适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场所的变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