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下基于OBE理念的行业特色大学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作者: 李赟 李凤玲

新文科下基于OBE理念的行业特色大学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0

摘  要:新文科不仅强调创新性教育还要求加强文科与工科、农科和医科的交叉融合,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协同和创新以增强文科的文化软实力。在新文科背景下,行业特色大学中非优势学科经管类专业如何去建设、如何实现教育转型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实现行业特色大学经管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去探索。该文以OBE理论为研究基础,在新文科大背景下,从加强学生综合能力、规范课程体系改革及加强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行业特色大学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最终实现行业特色大学经管类专业的教育改革以及实现学科自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行业特色大学;经管类专业;OBE理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7-0148-04

Abstract: The new liberal arts not only emphasizes innovative education, but also requires to strengthen the cross-integration of liberal arts with engineering, agriculture and medicine,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liberal arts through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explore how to construct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s of the university with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how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into the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to cultivate the composite talents need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of the university with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OBE,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training mode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from three aspects: strengthen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standardizing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and strengthening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University. Finally, the education reform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s in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themselves can be realized.

Keywords: new liberal arts;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major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BE concept; talent training

在社会大变革时代以及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部顺势提出了“新文科”概念,以期望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新文科建设被提出后就引起了很多学者激烈的讨论,张俊宗[1]从学科维度、历史维度、时代维度和中国维度四个维度来对新文科进行解读;崔延强等[2]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去考察新文科“新”在何处;宁琦[3]从社会需求来探究新文科建设下人才培养和知识体系创新两大核心任务;不同的学者对新文科有不同的解读。行业特色大学是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先驱者,为国家战略和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如何更好地发展行业特色大学,程孝良[4]对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的一流学科提出了建议以及发展路径;万清祥等[5]从行业特色大学和创新实践来对行业特色大学发展的思考;刘向兵[6]是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探讨了行业特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新文科的“新”不仅要求文科在教育上进行创新,加强文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更要求教育要放眼未来与新技术、历史新节点、全球新格局融合。在新文科背景下,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经管类专业不仅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首先,对于经管类专业,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够促进经管类专业的有机发展;但同时也会给高校带来挑战,尤其对于行业特色大学来说,行业特色大学具有行业明显特征、单一学科优势以及较强的应用型特点,而在这样双重背景下,如何减少行业特色大学的“虹吸效应”现象,加强经管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创新发展,这是高校要积极去探索的方向。抓住和利用好新文科机遇,并积极应对新文科所带来的挑战,是行业特色大学经管类专业实现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  行业特色大学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行业特色大学也随之发展并为行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行业特色大学因其特色学科而被社会所认可,主干学科的优势突出;但行业特色大学在学科建设上“马太效应”明显,以及教育部提出“新文科”概念,更是强调目前经管类专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  学科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行业特色大学通过以建设一流优势学科为核心,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发展,有力地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作出贡献并带动行业的发展。但对于非特色学科的经管类专业培育拓展能力不足、基础薄弱,专业的交叉融合度不够,这也是“新文科”概念所强调需要加强优化的方面。

首先,相对于综合类高校而言,行业特色大学的优势学科比较单一,强势科目也只是少数,而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经管类专业的整体建设水平相对而言比较弱。其次,新文科特别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而行业特色大学相对于综合类高校的结构更简单,且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度不够,相关行业对于学校的非强势科目的重视程度以及资源的投入会减弱,所以行业特色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时所能运用到的资源和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就比较弱。最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不仅是推动学校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和现代企业发展的必要要求。相对于综合类高校,行业特色大学在综合排名上始终是占劣势,也就导致社会对行业特色大学的关注度不高,进而不能够吸引人才。尤其对于行业大学非优势学科的经管类专业来说,社会关注度和企业的资源投入更低,进而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总之,对于行业特色大学中的经管类专业整体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教育部之所以提出“新文科”概念,就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知识精而不宽,学科的交叉融合性不够,学科创新体系还有待加强的现象,所以行业特色大学要处理好这些短板才能促进经管类专业更好地有机发展。

(二)  学科创新水平有待提高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是变化的,教育也要不断创新和变化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为国家、社会和行业培养优秀人才,所以“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是期望加强文科专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培养创新性文科人才。而行业特色大学的一流学科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引领行业创新发展重要源头;但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则在创新水平上略显不足。

其次,行业特色大学在引进高校教师时,更加注重教师的学历,轻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也缺乏对教师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训以及对学校特色专业知识的培训及讲解,教师对行业大学的特色专业知识不了解,就无法对经管类专业和学校特色学科加以融合和创新,从而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只是孤立经管类专业知识。

(三)  学科教学体系有待加强

新文科建设要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近几年,行业特色大学与相关企业不断加强合作,以期望实现校企“互利共赢”的“双赢”状态,但是校企合作还只是停留在第一步,没有继续深入的合作,以至于学校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理论性,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非盈利企业,不能够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盈利性和效益性,所以对于学生的实践教育以及考核体系就不够完善。对行业特色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学校开展的模拟实训课程,只能模拟一些商业企业的简单流程,而对于企业所遇到的真实问题以及所处的内外部真实的商业竞争环境是无法触及的、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相关企业也并未深入地了解,而这样的模拟课程是不能够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也不能促进学生的横向学习和发展的。行业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未能兼顾经管类专业的特点、行业特色、学校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去制定和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没有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行业的战略目标来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加以引导,从而造成毕业学生能力和行业需求的不一致而缺乏竞争力。

从社会就业角度来看,经管类专业是从事各行各业中的管理性质的工作,所以打破专业与专业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横向学习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学校在培养经管类专业的人才时,加强与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按照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来培养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高校人才。目前,行业高校不管是人才培养理念还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都还只是停留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未能紧跟相关行业的发展脚步,与相关行业紧密协同发展,从而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满足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行业特色大学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进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始终要明白我们是为谁培养人才,这样才能知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去培养人才。OBE教育理念是指通过反向设计,利用成果导向来制定教学方案并指导学生渐进式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其综合能力;以成果为导向、构建教学体系;同时,增强持续改进功能以实现更好的发展[7]。如图1所示,基于OBE教育理念来建构人才培养模式,行业特色大学经管类专业通过确定国家社会需求、行业发展需求、学校特色定位以及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后通过建立评价体系来进行持续性改进以实现良性循环。

(一)  加强培养体系中实践与创新板块的构建

在建设新文科时,以“质量为王、守正创新、分类推进”为原则,为学科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唯有创新,才能以变应变,实现文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很多高校面临着老师讲课而学生被动听课的情况,使得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习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