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文科思维培养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作者: 冯小林
摘 要: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机遇,也提出挑战。培养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高等教育共同面对的任务。复合应用型人才不仅具备知识的复合和能力的复合,还具备素质的复合和思维的复合,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从事专业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新文科建设重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培养优秀哲学社会学家,其宗旨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以新文科建设来推动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让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搭上新文科建设这趟列车,也是对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积极响应。
关键词:新文科;复合应用型人才;社工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培养标准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9-0165-04
Abstracts: The change in the main social contradictionin the new era bring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fostering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s. To train what kind of talents and how to cultivate them will become the common task of social work major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compound applied talents have not only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but also have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y and thinking, and can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with hi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focuses on promoting the cross integr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cultivate outstanding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tists.The purpose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highly fits with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compound applied talents. It promotes the cultivating of compound applied talents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s with the help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which can let the China social work education take the trai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and give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Keywords: new liberal arts; compound applied talents;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s; personnel training; cultivation standard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欠发达地区人才计划入选者的跟踪分析及对改善人才发展环境的启示:以江西省为例”阶段性成果(17YJCZH042);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年一般项目“复合应用型社工硕士‘两合三同四化五能’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JXYJG-2018-040);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教改课题“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两合三同四化五能’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2017-19)
作者简介:冯小林(1972-),男,汉族,江西吉安人,社会学博士,副教授,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教育与管理。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推进的进程中,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为第六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方面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例如,原初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只有专科和本科教育,2009年开始有了社会工作硕士培养,近年来又有些高校还在试点社会工作博士的培养;另外,截至2021年,全国高等院校中有360个教学单位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而有社会工作硕士招生培养资格的高校院所也达到182所,社会工作专业年均招生总规模达到近5万人。即便如此,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个较大的改善提升空间。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也随之调整,这既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但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和应对这个挑战,成为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 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和意义
(一) 新时代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及其培养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同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阶段是紧密联系的,是一脉相承的,但又有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点在于它不仅标志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也标志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转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因而,也预示着中国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应随之进行调整,给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为己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它不仅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以这个主要矛盾作为工作大局和工作开展的中心,还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努力朝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以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功能去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这表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变化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迫使社会工作教育界要高质量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和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才能应对这个挑战和化解这个压力。
同时,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又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提出了很多新战略,包括双一流建设战略和新文科建设战略,这同样对全国各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提出了新任务新挑战,也带来了新契机和新机遇,如何运用好这个新机遇,促进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推动中国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着实是一项值得思考的课题。
对于各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来讲,如何抓住新时代的这些机遇,明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探索高素质社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而科学的模式,培养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及如何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二) 高质量培养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对新时代要求的回应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人民需求的变化,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而新时代国家所实施的双一流建设战略和新文科建设战略,又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同时,这个时代的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增促了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对人才的跨学科知识储备及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对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这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对高等教育进行深层次的变革,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就成为高等教育急需应对的课题。倘若中国高等教育对此不给予及时回应,那么中国高等教育就有可能错失发展机遇而滞后于社会发展,滞后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不仅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对新时代有所交代,也要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所回应;否则,我们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将面临挑战,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因此,从整体来看,高质量培养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既能够对新时代的变革给予回应,也能对新时代的现代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给予回应。
二 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内涵和标准
究竟什么是复合型人才?什么是应用型人才?什么是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一) 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内涵
复合型人才强调人才一专多能,而应用型人才则注重人才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从事专业社会实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组合,是这两类人才特性的融合兼备,因此,它要同时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特质,还要具备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复合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知识的复合、能力的复合,还要具备素质的复合和思维的复合。
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又应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界定,所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扶贫济困、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扶、人口计生、应急处置、群众文化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1],具体又包括社会工作服务人才、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三大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可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可理解为是对这三类人才开展培养工作。
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想成为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不仅同样要具有复合的知识和能力,还同样应具有复合的素质和思维。他们是一专多能的人,不仅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不仅在社会工作临床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掌握专业技能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动手操作开展实务亦能从事其他诸如研究等相关专业实践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 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标准
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同时具备知识、能力、素质和思维的复合,具体标准是什么呢?
一是具备知识的复合。表现为知识结构上应该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结合,做到交叉学科知识上的融会贯通;在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突出的一点是要有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使用与社会科学知识结合;做到人文社会科学内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社会工作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还要有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和史学等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两者的相脱离,既要求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又要有丰富的实践实务经验,并做到两者的紧密结合,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实务中,又能在实践实务中检验理论、验证理论,甚至还能够修改完善理论和建构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