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教材新形态特征的提质增效探究
作者: 阚国坤
摘 要:《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是高教出版社最新出版一本呈现新形态特点的高质量教材。作为高校思政教师理应关注到专家精心编排新教材呈现的新变化,研习新教材中“习语”“拓展”“图说”与“明辨”等栏目新形态特点,并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协力深耕创新,启动思政教材新形态动能发挥作用,以融合创生为手段实现思政“金课”高质量“铸魂育人”。
关键词:新形态;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高校;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1-0066-04
Abstract: "Ideology,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2023 edition)" is a new high-quality textbook published by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new changes presented in the new textbooks carefully arranged by experts, study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umns such as "idioms", "expansion", "illustration" and "discernable" in the new textbooks. They should lead students to make concerted efforts to deepen innovation in teaching, start the new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s to play a role, and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golden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integrating creation as a means.
Keywords: new for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s; Ethics and Rule of Law (2023 Edi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2023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以下简称“新教材”),是基于2021年版稍作修订而再版的。这是我国高校公共必修思政课课堂已逾经年,作为思政课一线教师实实在在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添加新形态元素等新教材,呈现出了图文并茂、吸引人阅读的新特点。新教材是在2018版基础上,依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要求两次修订而成的。同时,新教材新形态特点是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并遵循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而精心编排的新实践。这里反复阅读、不吝揣测专家意图,探寻多种途径将“习语”“拓展”“图说”与“明辨”等将新形态元素进行高质量拓展,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培养学生实现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将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金课”。
一 思政教师应全方位认识新教材的新形态特征
(一) 思政教师全面考察新教材中设置新形态特点的栏目概况
新时代思政教学育人的高质量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新教材的创新价值。思政教师面对新教材添加的新形态元素特点,需要自我反复认识基础上带领学生提升对新教材形式变化对内容呈现的体验感,引导学生改变过去对教材重视不够状况。这版新教材增设了“习语”“拓展”“图说”“明辨”“插图”及“二维码”6类栏目。据统计新教材中新形态特点的六类栏目嵌入各章总况见表1。
(二) 思政教师详细掌握新教材呈现新形态分布的特点
思政教师还应该再仔细阅读新教材,并对“习语”“拓展”“图说”“明辨”“插图”及“二维码”6类栏的新形态特点加以详细分析,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习语”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在特定时期就特定问题所发表的特定观点、论断和指示,也是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文章中提出或使用的句子和词语形成短文。“习语”栏目最早是2015年4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编辑部微信认证“学习小组”账号上开设的。新教材中借鉴“习语”栏目并精选了与内容相关的55条。其中粹选习近平总书记文章、讲话精辟论述和理论短文,蕴含义理精深、脍炙人口、接地气、有温度文化智慧语言金句共49条,另外粹选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和鲁迅等金句共6条,都将这些金句嵌合在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章节、段落中独立设置版面,第六章涉及法律的最多有16条。对于“习语”宜用诵读法进行教学。
“拓展”是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新的东西。一般实指表征观念、认识问题视角、思维模式发展等方面的开拓延展,达到质量变化。新教材在“拓展”栏目中精选了51则,这是仅次于“习语”栏目第二多条目。“拓展”栏目选取内容涉及面广较为庞杂,主要有观点阐释、概念拓展、人物轶事、电视节目及法律条例等等,其中涉及法律最多,有20条,突出了与章节内容密切关联的学习资源扩充。对于“拓展”宜用释读法进行教学。
“图说”是由图片及文字组成或由图画为主稍加文字说明组合而成的。这是一种新兴网络图像格式,是一种信息图阅读的新类型,使得蕴含的信息量扩大。新教材在“图说”栏目里安排了47幅。“图说”内容主要包含人物故事、电视栏目、书籍介绍和重大事件等等。“插图”是采用实物图、数据表等,由高清图片和内容相吻合文字配合组成,直观性更强。新教材在“插图”栏目配有10张图,内容主要有发展成就、战略步骤、核心价值观内容等。“图说”与“插图”都是能够给予展现直观、逻辑性的阅读特征。对于“图说”“插图”栏目宜用说明法进行教学。
“明辨”是以明确辨析方式,对思政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以澄清的栏目。新教材中“明辨”是为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的栏目,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形态特点,是思政教材编排的有益尝试。新教材在“明辨”栏目中安排12则。诸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过时了吗?”“当代青年能否选择‘躺平’?”“消费越多,人生就越幸福吗?”“为什么说‘党大还是法大’是个伪命题”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一时难以自己得出明确答案,需要在思政教师引导下进一步采取讨论方法,经过激辩升华获得明确、正确答案。这是创设了一个平等、宽容和理性对话空间,让学生通过引发质疑和认同,强化比较和甄别。对于“明辨”宜用辨析式、讨论法、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
“二维码”是一种依靠互联网技术支撑对应平台提供存储的数字资源库。因“二维码”占用很小版面拓展了教材内容的空间,受到教材专家青睐。新教材中共安放了7个“二维码”图标,并在底下标注了展现文章标题文字。具体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大会议上讲话4篇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10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各1篇。加上封底排1个“二维码”含有“产品信息”等内容。这个栏目宜用“体验式”进行教学。
(三) 思政教师清楚认识新形态特点教材呈现健康阅读版面的生态特点
新教材在版面设计及排版上从封面到目录大标题,以及绪论及六章小标题字体等是用淡绿色印刷的。“习语”“拓展”“图说”与“明辨”等6个栏目图标,以及除图片外的标题、内容文字等也都是采用淡绿色印刷的,这使得新教材由保护用眼阅读的健康绿色色彩印制。新教材形成了立体化、可视化、动态化的新形态化学习空间,增加了具象文化的影响力,满足学生学习特性的审美需求,展现了具有绿色生态观念下创新元素的特点。整体上看,新教材比起2018版是基于健康阅读理念的一次很好尝试,极大地增加了阅读者的视觉感官吸引力及愿意阅读的兴趣。
二 思政教师全过程深耕新形态特点提升育人效果的路径
(一) 思政教师利用“习语”栏目培养学生理论信仰能力
首先,思政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中“习语”栏目中“金句”内容,思考其与教材章节内容文本的关系。新教材中48条“习语”“金句”长的有数百字,短的几十字,内容关涉到对青年人生成长期待、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中国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道德建设及建立法治思想等方面重要论述。这既是开展思政教学的根本遵循,也是引领时代价值的重要指南。思政教师应从学生成长规律需要角度,从学生契合心理特点、思想脉动、精神需求等方面设计教学,使用这些画龙点睛句子发挥应有的作用。思政教师用“习语”栏目广泛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回应学生知识需求、解答疑惑、砥砺心志,引导大学生茁壮成长。
其次,思政新教材“习语”栏目体现了融媒体促进教学资源建设新形态。可以说将习近平治国理论中经典语句有机嵌入教材,是为新教材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思政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根据教学进行诵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领悟的能力;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学生探究“习语”精髓与教材内容有机链接,创建“习语”诵读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研学能力;思政教师将“习语”作为课堂小结进行点拨式总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后布置学生品读、感悟“习语”是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全覆盖。通过富含文化典籍、生动形象表达深刻道理“习语”,使贴合学生思维模式的语言真正在心灵埋下真理的种子。
再次,思政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新教材本身就是一种思政理论探索和价值的建构。通过对“习语”精炼金句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抽象到具体地分析,能够增强学生理论表达思想性,让学生在个人成长和发展阶段提升理论素养,主动地思考人生和社会。“习语”金句丰富的信息拓宽了学生理论视野,使其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思政教师据此引导学生将对知识认知转换为对信仰认知,获得培养理论信仰的深刻理解。
(二) 思政教师精心利用“拓展”提升全方位认知智慧
思政教师教学中对教材“拓展”栏目融合了内容观点、概念,应该采取向内涵与外延2个向度的拓展。深耕教材是融会贯通教材内容拓展,采取溯源精读、明晰概念、理清逻辑等手段融合教材内容。使得“拓展”部分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关于教材知识点的认知。尤其是将诸多补充资料给予学生开放式获得,使得学生通过自主扩展的学习渠道增加进一步探知的趣味性。思政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对“拓展”教材内容时空结构与活动方式略加分析,使之达到为学生建立良性互补知识体系的目的,实现深度学习和探究增值的服务。
新教材是服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培养,思政教师面对理论性、逻辑性都强的教材内容,需要从精炼教学技能、把握巨大信息量的角度去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思政教师通过“精心融入”“精彩讲出”的教学,并通过蕴含文化底蕴的教学语言表达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所具有的深厚育人意涵。思政教师结合“拓展”不同专题,提炼出一系列问题,教学过程形成将“问题链”转变为环环相解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思考过程是给予体验和感悟过程,用深厚智识打通历史时空层层阻隔。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中转变成学生认知智慧。思政教师在教学活动运用“拓展”资料促成学生知行合一实践,达到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 思政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图说”“插图”信息提升理论能力
“图说”是新教材新形态元素较为突出的栏目设置,是采用黑白图片与淡绿色文字组合成的,力求用来展现要说明的人物故事、历史事实、统计数据等等,是一种能够给予学生直观清晰印象的良好手段。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教材中“图说”,来达到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兴趣、深化认识的效果。新教材中“图说”具有图片直观、文字简洁、信息可视性强等特征,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图片及简明文字,增强对教材阅读兴趣和理解内容,启发培养深度阅读思维能力。这种具有组合特征的“图说”是依据新形态教学理念,使得学生在感受图片认知与文本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交流感,给予学生鲜明视觉冲击新形态。学生易于接受知识重难点,引起精神的共鸣感。思政教师通过认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图文符号形式,准确把握新教材总体、各章节逻辑结构,创造性地探索基于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设计。“图说”给予学生理论价值的整体阐释,获得全息解读能力。让学生在思政教育内在逻辑中建构激情情感,有意识地参与到对思政课程情感与意义建构,提升学生引导、匡正、转变接受度,迅速满足学生价值诉求的理想程度。“图说”也具有思想引领力。学生读图学习,给予复杂表达意义。“图说”丰富了学生文化视野新的视角,开启了思政教育心理上潜意识接受,使得价值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右脑图画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