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的认知逻辑
作者: 赖继年 赵慕泽 陆青
摘 要: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课题组成员对江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搜集其对雨花英烈精神认知方面的信息。课题组对信息进行分析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采用网络手段进行宣传;讲好雨花英烈故事,做好相关研究;依靠精神力量,助推社会发展;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坚守理想、坚定信念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雨花英烈精神;认知;大学生;自我革命;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3-0020-05
Abstract: Yuhua heroic spir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PC's human spiri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embers of the research group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with college students in Jiangsu,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 of Yuhua martyrs. After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the research group proposed to play a targeted role as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losely integrate it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We use online means for promotion, tell the story of the heroes of Yuhua well and conduct relevant research, rely on spiritual strength to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dhering to ideals and firm belief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Yuhua heroic spirit; cognition; college student; self-revolu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红色思潮在中华大地上继续掀起波澜。红色文化作为革命文化之根,中华文化之本,对当代大学生品性的塑造有至关重要性。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其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当中的传播力度和传播深度如何?他们身体力行进行传承红色基因情况如何?课题组以雨花英烈精神为研究对象,以江苏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和访谈对象,探寻江苏大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的认知。
雨花英烈的精神生来就注定不是孤立的,其反映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精神最为突出的一面。雨花英烈是雨花英烈精神的创造者,是雨花英烈精神的载体,他们的行为事迹、所思、所言、所想集中地反映了雨花英烈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是一种大爱精神,是一种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 519名,其事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用好用活这些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文化自信成为了时代的强音。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雨花英烈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激励和教育当代大学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方法和数据
课题组对南京大学生进行了关于雨花英烈精神问题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原因,提出建议。问卷和访谈地点为江苏各大高校,对象是在校大学生。问卷发放1 878份,回收1 878份,有效问卷1 832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97.55%。从统计结果分析,调查基本上反映了江苏高校大学生的情况。
二 雨花英烈精神的问卷调查
(一) 对雨花英烈精神整体情况的认知
如图1所示,只有12.7%的青年大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有过深刻了解,38.1%的青年大学生仅仅听说过雨花英烈精神,28.57%的青年大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毫不了解。网络语言“了解不了一点”被设置成选项,选择该选项的青年大学生竟然高达20.63%。这表明,这些青年大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漠不关心的心态。而选“毫无了解”的青年大学生有28.57%。从前文看来,当代大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的认知令人堪忧。
图1 对雨花英烈精神整体情况的认知
(二) 对雨花英烈精神学习渠道的认知
如图2所示(多选项),大多数青年大学生是通过网络(80.95%)来了解雨花英烈精神的,其次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课本(74.6%)来了解。通过电视媒体和书籍报刊了解到雨花英烈精神的比例分别是57.14%和63.49%,又有49.21%的大学生通过实地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了解。
图2 雨花英烈精神学习渠道的认知(多选)
(三) 对雨花英烈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认知
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多选项),有85.71%的青年大学生认为雨花英烈红色资源宣传力度不足,58.73%的大学生认为雨花英烈红色资源利用不合理,61.9%的大学生认为雨花英烈红色资源开放形式不全面。如图3所示(多选项),问到当代大学生认为该如何保护和利用雨花英烈红色资源时,选“开展系统研究”的人数最多(84.13%),其次是“强化红色精神教育功能”(79.37%)。
三 相关问题分析
通过问卷呈现出了一系列问题,上文对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呈现,并反映了相关问题,现对其进行分析。
(一) 对雨花英烈精神整体认知问题分析
经过调查表明,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对于雨花精神的了解并不深刻,且少部分大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传承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青年大学生不能广泛和深刻了解雨花英烈精神及其漠然处之的态度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发达的互联网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较大。一些青年大学生喜欢上网,在网上浏览相关的时代事物和紧密联系生活的事情,经常驰骋在互联网上,放飞自我,追求快乐。这些都会影响其对事物和人物的认知。其二,产生于革命年代的红色文化,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政治性,在没有外物的影响下,很难与青年大学生发生密切关系。因此,一些青年大学生不会主动去接触这些。此外,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包括雨花英烈精神在内)的了解与认知大多来自高校的思政政治理论课。一些青年大学生从所谓“适用”角度出发,只记考试的内容,完成实践作业,能力提升和品格塑造无从谈起。访谈中,还有极少数大学生提及,红色文化知识枯燥乏味,已经在脑海中形成刻板印象。又有江苏某高校青年大学生表示:“其实,并非对所有的红色文化都不感兴趣,在浏览互联网时,也有部分雨花英烈的视频和海报非常的‘燃’,看了之后热血沸腾”。这就说明,雨花英烈精神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没有形成广泛传播效应,是因为弘扬的方式、手段、途径等不合青年大学生“胃口”。
(二) 对雨花英烈精神学习渠道的认知问题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成为青年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包括雨花英烈精神在内)的主要渠道。根据课题组调查显示,青年大学生学习雨花英烈精神的最主要渠道是网络。网络媒体的传播具有便捷化、时讯化、大众化和互动性强等特点,这也是较多青年大学生之所以通过网络渠道了解雨花英烈精神的原因。但是,网络媒体还具有趋同性、特定化、无序性和商业性等特点,通过网络了解雨花英烈精神也会有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等缺点。通过课堂传授的课本知识了解雨花英烈精神的大学生所占比重也比较大,这表明,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播雨花英烈精神也是一个主要的渠道,但如果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学方式机械,那可能会在青年大学生脑海中形成刻板印象,产生不利影响。将网络传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两种传播优势最大化,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是课题组需要深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问卷结果也显示,通过“亲朋好友讲述”这条实际渠道了解雨花英烈精神的青年大学生所占比重最少。这主要是因为当代青年大学主要话题内容更偏向于游戏、考试、运动、旅行、娱乐和游戏等,对红色文化讨论不多。访谈中,江苏某大学学生说:“我们更关注的是轻松之事情,如旅行、娱乐等,还会关注考试的事情”。而且,红色文化的课程较少,青年大学生接触到红色文化的机会就不多,这就是大学生话题重心没有聚焦红色文化的原因之一。此外,红色文化(包括雨花英烈精神在内)没有在社会中形成广泛传播的效应,知道的人不多,论及的人自然就更少。
(三) 对雨花英烈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认知问题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青年大学生认为 “开展系统研究”“打造精品展示陈列”“强化红色精神教育功能”“多元化展出和教育形式”是对雨花英烈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方式,它们同样重要(占比近似)。“系统研究”指的是通过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考察,来试图解释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并把结论建立在科学论证之上。进行系统性研究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和分析雨花英烈精神,以便更好地理解,并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打造精品展示陈列”则可以提高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对有关雨花英烈的展品印象深刻。“强化红色精神教育功能”,雨花英烈精神的红色基因能够增进人们的爱国情怀,也能够培养人民的高尚情操,更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多元化展出和教育形式”能够使更多人在更多的领域了解到雨花英烈精神,让雨花英烈的传播有更多的发展机遇,雨花英烈精神的传播有更大的空间。
综上可知,如何保护和利用雨花英烈红色文化资源,青年大学生多元的见解,持较为关心的态度。同时,青年大学生对四类选项的选择各占的比重表明雨花英烈精神已经融入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继续发挥精神的作用又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四 建议
(一) 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相关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整合各种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雨花英烈主题,运用相关元素,增强大学生的互动,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理论水平。不断强化雨花英烈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把价值塑造变成全员育人的自觉行为。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其一是课堂实践,如雨花英烈故事讲解主题、雨花英烈诗歌赏析、雨花英烈情景剧和相关案例讨论等;其二是课外实践。要开辟雨花英烈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文本文献、遗址遗迹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等雨花英烈红色资源为载体,深入挖掘其育人价值,融知识、文化与教育为一体的红色第二课堂。让广大师生走进实践教学基地,追溯久远的历史,感悟精神伟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