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思政融合理念的“双一流”畜牧专硕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作者: 窦秀静 单安山 李洋 毕重朋 马海鹍 张苏江 施雯 贾烁 董娜
摘 要:随着国家政策引领、精准饲养的需求和高科技饲养的进步,高端畜牧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双一流”畜牧专业硕士培养是培育畜牧养殖领域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通道,肩负输出理论型与应用型双料人才的重担。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畜牧专业型硕士的主干课程,是畜牧业领域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型课程之一。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为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是研究生该门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该文以畜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双一流”建设高校平台下的专业核心课为对象,对畜牧专业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剖析当前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以成果为导向”(OBE)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引入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中,探索教学模式、丰富多元化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及改革教学评价,从四维角度进行课程改革的设计和实施,通过全链教学改革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科技型畜牧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OBE理念;思政建设;双一流;专业硕士;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6-0025-04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master's degree in animal husbandry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cultivate high-level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animal husbandry, shouldering the burden of exporting both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talents. In this paper, guided by the needs of animal husbandry talent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is carried out on the core courses under the platform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ully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of professional master courses, proposes a teaching mode integrating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teaching concept with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introduces it into the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courses.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from the four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mode, enriching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designing teaching links and reforming teaching evaluatio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both moral and ability of high-lev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personnel through the whole chain of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 OBE philosoph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double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master; teaching reform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畜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既有理论性又有应用性,是服务于畜牧业、养殖业、饲料业等动物生产多领域的基础学科。民以食为天,培养具有坚实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业基础知识的高水平畜牧人才对于旨在实现人类肉、蛋、奶等动物产品的健康养殖及环境保护的绿色养殖等方面至关重要。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国家政策引领、精准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饮食文化改变等多方面因素,专业硕士课程同时迎来了机遇和挑战。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以产出和结果为导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质量的持续改进、螺旋式上升为发展轨迹;思政理念以教书育人为根本。如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抓手,保障学生取得学习成果,完成时代赋予畜牧学专业教师的使命和责任,至关重要。OBE理念融合思政教学方式,以两者结合的理念指导畜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聚焦“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双一流”建设畜牧学科畜牧专业研究生的核心必修课,创新发展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相比传统专业硕士课程,大大激发高水平人才的家国情怀、行业担当及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规划,通过更加注重高水平人才个人素养的培养和能力发展,让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认识到自己能够达到的实践能力,从而对未来充满希望,增强学习动力,进而实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学科畜牧学高水平人才教育培养的最终理念和目的。该研究从学生、教师两个维度出发将OBE理念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当中,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将碎片化的知识摄取转变成聚焦知识的整合并与思政元素相契合,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模型,指导学生达到预期成果。该模式是应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畜牧业新时代、新要求的重大教学改革,对有效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专业情怀的高素质畜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专业硕士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东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处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初年,畜牧学科作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肩负着为社会输送畜牧人才的使命。专业硕士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教育部在2017年1月发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及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担负“双一流”学科建设责任,自2017年以来,畜牧学专业硕士培养人数倍增(表1)。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是为畜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门设立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为畜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授动物营养学与饲养学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紧密结合动物生产实际的畜牧学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未来从事配合饲料生产、畜禽饲养、饲料加工等岗位必需的基础课,内容广泛、技术性和实用性强。
当前,畜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不同于本科课程,其肩负着高水平人才踏入职业岗位的桥梁衔接作用,然而,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研究现状仍存在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无法适应产业进步速度。课程标准的核心在于确立教学目标,这是构成课程体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畜牧学专业硕士属于高水平的科研与应用相结合型人才,教学目标应紧密贴合未来职业需求。通过开设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饲料及饲养学相关理论基础,为动物生产全产业链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畜牧全产业链影响因素极其复杂,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设计与目标在应对当前快速进步的现代畜牧产业时已经有所欠缺,很难满足当前的人才需求。
第二,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学生对专业兴趣的培养。传统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以“灌输式”授课为主,教师滔滔不绝、精心讲解,但学生无精打采、获益有限。整节课程,学生对概念、理论理解程度较浅,缺乏主动思考和深入钻研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限制了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无法获得预期培养效果。但重新反思,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知识点灵活多样,上接宏观的国计民生,下至微妙的知识海洋,如何丰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开启对营养知识的探索兴趣和能动性大有可为。
第三,思政味道与当代高层次人才的全方位发展需求匹配性低。面对高校在新形势下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期责任和时代要求的教学实践需求,高等教育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实现高等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是推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工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纽带,是高校高层次人才担起社会责任的重要桥梁。因此,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从课前预习、课堂授课、课后研讨、社会实践和作业论文等多个方面,甚至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等过程,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始终,是实现思政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传统课程单一知识点传授占主导地位,思政味道极少或思政元素突兀地、生硬地出现,无法完美呈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完美融合,使两者同向同行,影响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构建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第四,考核评价方式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学效果评价是指导课程设置的重要指挥棒,畜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传统评价极其单一,限定在学生的平时出勤率、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特别是闭卷考试的形式,应试前临时抱佛脚的考生居大多数,最终成绩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而且,这种评价体系降低了学生对实际应用的能力需求,限制了学生对创新探索精神的渴望,与高层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输出目标背道而驰,严重制约了新时代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成效。
二 OBE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教学模式在畜牧学专业硕士课程中的应用
(一) OBE教学理念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BE)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以明确所有教学安排和实施的最终目标为核心,以开放性问题的解答能力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消化知识点和应用技能,在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后不仅能够完成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点创新开放性试题的解答。OBE的实施要点为:一是以学生知识需求和期望为教学目标,构建清晰的能力结构和课程体系结构,形成明确的指向关系;二是制定差异化教学策略,结合多维度综合的评价标准,因材施教,使不同特点的学生逐级达到学习目标的峰值。
(二) 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 OBE+思政融合理念教学模式的提出
针对当前课程现状,将思政教育与OBE教育理念相融合,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前沿的、满足当前培养需求的思路。OBE的模式和灵活的思政融入,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整合素材资源,突出以学生成果导向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中心,将OBE的模式和思政素材合理地、恰到好处地分配到课程内容和环节当中,形成一个学生全方位参与、有目标学习、动力十足、思想积极向上的完美教学闭环。有利于教师发挥“从学生向行业”的过渡作用,分解并分析教学内容,找出思政元素挖掘点,设计教学策略,改善并提升教学成效。
基于OBE教育理念融合思政的课程建设研究,强调研究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能够获取哪些知识以及提升哪些专业能力;强调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强调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的塑造。该模式重视产出与能力的培养,非常适用于当前“双一流”建设下畜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