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C联合Sandwich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作者: 李玲玲 刘珂依 王子 西子晔 郭元睿 陈俣 章昊旻 郭杨 田野
摘 要:为探索中医皮肤病学临床实习中开展PCMC联合Sandwich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选择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实习的60名2019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观察组采用医学人文教育融入PCMC联合Sandwich教学模式,问卷调查两组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文素质和教学满意度等。观察组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技能、总体临床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PCMC和Sandwich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能够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夯实其理论知识,提升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人文医学素养。
关键词:中医皮肤病学;PCMC教学法;Sandwich教学法;临床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6-0061-05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ing 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PCMC) combined with the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in internship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Dermatology. The clinical practicum reform was carried out among students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in 2019,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i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aught by traditional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trail group by PCMC combined with the Sandwich teaching model and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urvey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of two groups of students, includ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linical skills, humanistic qualities,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The PCMC combined with the Sandwich teaching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oretical assessments, clinical skills, overall clinical competence,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01). PCMC and the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complement each other, stimulating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their theoretical knowledge, clinical skills,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ies, and humanistic medical literacy.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rmatology; PCMC teaching method;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internship; teaching reform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中医皮肤病学作为一门病因病机复杂、辨证依据丰富、理论性及实践性强的学科,目前单向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现代中医皮肤病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填鸭式”教学,当下医学生更青睐交互式教学或启发式教学,且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教学需求[1]。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全方面培养中医皮肤科实用性人才,成为皮肤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PCMC教学是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2],通过学生为主导、临床典型病例为引导的提问式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临床思维,促进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指导理论与实践的早期结合。Sandwich教学是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创立的“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模式[3],通过“理论-实践-理论”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4],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并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锻炼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
本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级医学生中医皮肤病学临床教学进行改革,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PCMC和Sandwich教学,采用分组对照形式,比较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问卷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文素质和教学满意度等。
一 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5—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实习的中医五年制6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为女15人,男15人;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1.03±0.61)岁,在校平均成绩(84.00±5.61)分。观察组为女16人,男14人;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1.16±0.70)岁,在校平均成绩(83.89±4.91)分。两组及年龄、性别、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照分析。
(二) 教学方法
对照组为传统临床带教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带教老师根据中医皮肤病学教学大纲进行临床示教,主要教学方式为每周1次小讲座、典型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
观察组为PCMC联合Sandwich教学组,除每周举办1次小讲座和教学查房外,采用PCMC联合Sandwich教学法替代传统的病例讨论,并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具体实施过程如下:①分组。每组6人,随机分为5组,每组指定1名组长。②选择典型病例。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选择皮科典型病例,提供详细的病史信息、辅助检查结果及清晰的皮疹图片。③自主学习。医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分析典型病例的特点,提供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④小组讨论。小组长围绕典型病例组织小组讨论。⑤临床实习。带教老师安排医学生接触临床真实病例,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对比典型病例与临床实际病例的差异。⑥讨论和总结。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医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思考,最后,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和答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知识,引导医学生在与患者接触时,体现医学人文关怀和沟通交流技巧,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 教学效果与评价方法
评价小组包括3位及以上的主治医师。在医学生实习结束时,采取理论考试、评价量表、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式如下:①理论考核。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选择的病例为皮肤科实习中见到的病例,考核范围涵盖疾病表现、诊断标准、辨证分析和治疗措施等,为百分制。②技能考核。内容为皮肤科常见病的病史采集,要求书写病历、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病史采集的完整度、病例书写的规范度及诊断治疗的准确度予以评价,为百分制。③Mini-CEX量表。该量表包括7部分,即医学面谈技巧、体格检查、人道关怀、临床判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效率及总体临床能力,每部分1~9分,满分63分。④SEGUE量表。总分25分,分准备、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病人和结束问诊5部分,评价为小组成员打分,内容包括问诊内容与沟通技巧是否合理自然,是否体现人文关怀,提及1次记1分,不提及记0分。⑤教学满意度调查。由调查者设计问卷,内容包括知识点的掌握、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思维的训练、沟通能力的增强、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提升、学习兴趣的激发、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团队协作意识的提升,以及是否希望继续推广、运用此教学方法,共9项。评分标准为选择“是”,记2分;选择“不确定”,记1分;选择“否”,记0分。⑥教学效果自我评价。由调查者设计问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问题能力的提升,共5项。评分标准为选择“是”,记2分;选择“不确定”,记1分;选择“否”,记0分。如图1所示。
(四)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进行定量资料组间比较,若两组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做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若两组资料呈偏态分布,用M(P25、P75)做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实习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1。
(二) 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实习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技能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总分为(84.50±3.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2.92)分(P<0.001),见表2。
(三) 两组学生Mini-CEX量表得分比较
实习后,观察组Mini-CEX量表总评分(50.80±3.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9.07±3.98)分;除体格检查外的各个项目,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两组体格检查相较,P=0.40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四) 两组学生的SEGUE量表各项目得分情况比较
实习后,观察组SEGUE量表总评分(19.97±1.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63±2.25)分;且两组SEGUE量表中准备、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病人和结束问诊的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4。
(五) 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及教学效果自我评价得分情况比较
实习后,通过问卷星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与教学效果自我评价调查,观察组教学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教学效果自我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5。
表5 实习后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及教学效果比较
三 讨论
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药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病种繁多、实践性强,但当下的医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足,辩证思维单一,本科时期仅掌握内科脏腑辩证思维,对中医外科学理论及技能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实践机会,以致中医外科学人才匮乏。基于此背景,对中医皮肤科临床带教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结果显示,PCMC教学法通过学生为主导、临床典型病例为引导的提问式教学,引导医学生自主学习、联想学习、合作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医学生掌握中医皮肤病学常见疾病及诊疗思路;Sandwich教学法强调理论学习后进行实践及实践后再总结,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结合人文教育,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