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下数字测图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分析

作者: 卢志刚 龙珊 熊思 曹紫暄

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下数字测图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分析0

摘  要: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形势下,专业教师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合于专业课堂,实现工匠精神贯穿于思政教育全过程,提升青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已成为大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方向。分析现有数字测图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提出大国工匠理念和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观点,从特色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方法设计、专业文化氛围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探讨实施路径,构建大国工匠精神下的思政教学体系,实现专业思政与工匠精神教育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工匠精神;专业思政;职业素养;数字测图;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6-0127-05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of higher education, how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classrooms, and realize craftsman spirit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mor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young students has become to be the direc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Analyzing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xisting digital mapping cours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fusion perspective between the concept of great craftsmanship and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is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s of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syllabus, design of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stimul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under the spirit of great craftsmanship is constructed, achieving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Keywords: craftsman spirit;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quality; Digital Mapping; new era

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潮中,工匠精神已成为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职业道德追求与行为追求,内涵体现为执着专注、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崇实务实、敬业奉献的价值取向。同样,高校大学生传统专业教育理念也悄然发生转变,学历和技能已不再是唯一推崇内容,而职业精神的核心和具体体现,已成为各大学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1-2]。所以,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形势下,专业教师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合于专业课堂,实现工匠精神贯穿于思政教育全过程,提升青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已成为大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方向[3-4]。目前,学者对数字测图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不少,但是随着新时代大国工匠理念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如何将大国工匠的思政教育与数字测图课堂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5]。在课程思政教学的学者研究中,一些相关观点和做法已经被提出:孟凡超等[6-7]探讨了如何在数字测图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制定了相应的教材和课程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包括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针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管栋良等[8]提出通过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字测图工作中的道德和价值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测图行业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要求。曹先革等[9]从国际工程教育角度出发,提出CDIO理念,通过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素质培养有机融合,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提升效果彰显大国工匠精神。朱继文等[10]在数字测图课堂中引入案例分析、项目教学等活动,增进学生对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由于结合大国工匠精神的数字测图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还相对较新,目前还缺乏大规模的实证研究和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评价和量化数字测图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以及更加细化和深入地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因此,笔者将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融合到专业思政教育中,细化和深入地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评价和量化数字测图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以达到思政教育目标。

一  数字测图课程思政教育挑战

(一)  课程简介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为专业核心课,是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起着奠基的作用。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这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知识的广度,对与工程相关的知识领域有必要的认知和掌握,这些领域包括交通、建筑、水利和桥梁等,同时测绘涉及国家地理空间位置的关系是测绘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尺度,这在测绘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本课程具有意识形态性、爱岗敬业,可以很好地体现课程思政的功能,用党和政府的主流观点教育好测绘学生。同时,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带队实习、教学实验等与学生频繁接触,教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思想品德以及仪表形象等都容易为学生们所熟悉,久而久之受到润物细无声式的感染和熏陶。

(二)  思政育人模式面临的挑战

首先,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而思政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在将两者整合时,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和途径,使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能够有机结合,以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其次,课程既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需要进行实践操作,思政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在数字测图课程中,实践环节可能存在设备条件不足、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施[11]。再次,此门课程涉及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然而,在思政教育中,如何将职业素养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数字测图的同时,积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最后,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固定,但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思政教育需要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因此,在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中,如何将当前的科技和社会问题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同样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12]。

二  大国工匠理念与课堂思政教学的融合

(一)  大国工匠理念

大国工匠是我国提倡的一个价值观和发展战略,其强调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培养高素质的工匠人才。专业的数字测图作为一项重要的技能和工具,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数字测图思政教学中可以考虑与大国工匠理念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技能和职业水平的提升。

(二)  大国工匠理念与课堂思政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在数字测图课堂中,大国工匠精神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①工匠精神的培养问题。工匠精神包括对技能的执着追求、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态度等,教师如何在课堂和实践上,引导学生培养未来测绘工匠应该具备的素质。②实践能力提升的问题。数字测图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相关技能。在课堂中,教师如何有效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③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问题。在数字测图课堂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数字测图技术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了解到数字测图对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做到合理、可持续地运用数字测图技术。④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问题。数字测图往往需要多个专业人员共同合作完成,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协调沟通、分享经验,并在交流中增进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为此,如果将大国工匠理念与数字测图课堂教学相结合,就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工匠人才。

三  思政教学实施路径

思政教育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工匠精神是学生培养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学过程中涉及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等环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大国工匠精神渗透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测绘技能能力和职业水平。如图1所示。

(一)  融入工匠精神,制定特色教学授课计划

传统教学由于其教学过程体系在思政教育上的认同度并不高,国家的政策与学生的兴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传统课程教学没有设立特点鲜明、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相吻合的特色的教学目标与体系[12]。因此建立特色的教学计划,会令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中脱颖而出。通过融入工匠精神,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建立特色的专业思政教学大纲,学生的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容易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与认可;学生的思想能够得到升华,利用学到的技能为国家和社会企业贡献自己一份正能量,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也为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课程思政的突出特色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系统性的政治观念作为课堂教育第一主线;②将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及敢担重任的精神和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③将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大国工匠精神贯穿在专业引领教育中。

(二)  引导式的实践教学方法设计

通过课堂和实践教学的引导式设计,教师讲解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数字测图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1  思政课教学内容要与实践教学内容及体会相结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