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业热点的安全工程培养体系建设思考
作者: 刘玲莉 万佳莉 周秋阳
摘 要:重视培养民航安全专业人才是时代的趋势也是至关紧要的任务,以安全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行业热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分析当前安全领域研究,突出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行业特色,以“民航安全”作为主题检索词,利用CiteSpace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从行业热点推及行业发展趋势,提出针对目前培养目标及培养体系的思考。安全领域的研究机构中以行业特色为导向,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应建立健全顺应民航安全发展方向的培养体系,培养紧扣落实民航强国战略的发展方向、恪守底线思维、具有前瞻视角与创新意识、了解与民航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民航安全领域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安全工程;文献计量可视化;热点及趋势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S1-0001-08
Abstrac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civil aviation safety professionals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is also a crucial task, the safety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industry hot spot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The current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safety was analyzed, and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f safety engineering major in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were highlighted. "Civil aviation safety" was used as the topic search term, an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was visualized by CiteSpace. From the hot spot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inking of the current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raining system.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of safety is oriented by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The safety engineering major of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system conforming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ivil aviation safety. To cultivate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civil aviation safety who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ivil aviation power strategy, adhere to the bottom line thinking, have forward-looking perspective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related to civil aviation public safe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afety engineering; bibliometric visualization; hot spots and trends
第一作者简介:刘玲莉(1973-),女,汉族,贵州凯里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航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运输管理等。
“十四五”期间民用航空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正处于国产装备导入期、领先创新起步期和竞争对手遏制期的阶段,重视培养民航安全特色学科专业人才是当前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民航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进程中至关紧要的任务。目前共有18所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被列为特色专业,例如中国矿业大学的安全工程的特色方向为煤矿瓦斯安全、北京理工大学的安全工程的特色方向为兵工及爆炸安全。如何构建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培养体系,成为培养民航安全领域高级人才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国内安全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突出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行业特色,开展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建设进程[1]。
一 安全研究机构分析
(一) 安全工程特色专业院校分析
目前我国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百余所,安全工程专业学科特色涉及军工、航空、化工、石油、矿业、土木、交通、能源、环境和经济等十几个领域。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2021年全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招生人数近7 000名。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2007年审批)①中,共有18所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被教育部审批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见表1。
在开设并评为安全工程特色专业的学校中,华北科技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的安全工程专业较倾向于矿业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南京工业大学倾向于工艺及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安全工程专业倾向于环境安全的人才培养。由此可见,行业特色性安全工程专业培养体系的设置依托于不同的行业背景[2],在不同的行业背景下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人才是当前的趋势所在。
(二) 国内安全领域研究机构分析
以“安全”作为主题检索词,搜索2012—2021年在中国知网(CNKI)上共发表了1 099 370篇期刊文章,发文量排名前二十的研究机构见表2。
目前在安全领域研究较多的机构中仅有两所研究机构(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属于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余研究机构没有特定的特色方向,像位居第一、二位的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针对安全领域的研究集中在对安全大数据的分析[3],其中包括信息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目前武汉大学有设立集数据科学研究、数据平台建设与数据资源服务为一体的跨学科综合性学术研究与学术服务机构——大数据研究院,该研究院可以为安全领域的各项研究提供数据平台、数据资源等的支持服务;清华大学研究的侧重点也偏向于对安全大数据的分析[4],由于其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工程物理系下设的硕士专业,其研究的大数据又细分了与电力系统、核电厂、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此外,区块链从2016年被学者关注到,并从此打开了清华大学对于大数据区块链安全的研究。
在以交通运输行业为行业背景的院校中,也有部分院校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像西南交通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就是以交通运输安全与信息技术为方向,针对铁路交通进行了大量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评价分析[5];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的安全相关专业均为硕士专业,主要针对的是城市轨道交通、高铁列车等的风险评估[6],在大数据时代下,逐渐引入了对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研究。以上院校对交通运输安全的研究很多,但是以交通运输为特色,发展安全工程特色专业的院校却很少。
总而言之,安全工程特色专业服务于矿井、能源、化学化工、工业工艺过程安全及大安全等各大领域。国内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中,在交通运输安全的领域研究较多的院校中其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的较少,反之,拥有国家级特色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中并没有以民航为特色方向的院校。也就是说,当前部分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都会服务于全国通用型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而其他院校则会基于行业特色来提升院校的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水平。中国民航大学作为一个具有民航行业背景的特色院校,就可以向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靠拢,通过依托于民航行业背景并结合民航安全未来发展方向来推动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体系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使其在行业内更具有竞争力。
二 基于CiteSpace的民航安全热点与趋势分析
院校特色专业的建设服务于行业安全领域技术的进步及未来的发展,了解当前行业内民航安全热点从而推及民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完善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培养体系的建设。
指导完善安全工程专业体系建设首先需要利用可视化的方法了解当前民航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目前,基于行业热点来探究行业发展趋势的可视化方法有很多,例如:VOSviewer[7]、HistCite[8]、CiteSpace[9-10]等。但是VOSviewer软件可视化得到的图谱较为单一、信息较不完善,不利于分析;HistCite软件则只能导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数据,显然其数据来源过于单一,不适用于本文研究;而CiteSpace[11]软件可以用于探测和分析学科研究前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研究发展趋势和其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即可以利用这个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科学的知识图谱,也可以通过后台运行数据处理得到详细的数据信息。综上,本文拟基于CiteSpace[12]软件对CNKI和WOS搜录的民航安全领域的文献进一步进行可视化处理。
2018年至2022年6月6日,以“民航安全”为主题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上共搜索到中文文献1 100篇;以相同时间为搜索节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作为数据库,引文索引为“all”,根据国家和地区选择分类为“People Republic of China”共搜索到568篇外文文献,采用CiteSpacev.5.8.R3版本软件针对以上文献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
(一) CNKI民航安全研究热点分析
聚类分析将相同类别的放在一起来横向比对与大类相关联的词语之间的演变关系和近年来大类的研究重点,在培养体系建设上可以用来明确当前培养体系的偏向内容,从而确定课程的指向。针对CNKI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结果如图1、图2所示,民航安全领域的文献关键词可被划分为11类,分别是民航安全、民航、民航局等。顺序从0~10,数字越小,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越多。每个聚类是多个紧密联系的关键词组成,与#0民航安全相关的关键词有空管部门、奥运安全、空管安全等;与#1民航有关的关键词有机务维修、信息化、风险管理等;与#2民航局有关的关键词有持续安全、民航维修、国产民机等,该11类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相互均较为密切,其中与持续安全相关联的关键词最多。除此以外,还可以看出民航局对持续安全理念、民航维修工作,以及国产民机研发与投产等重视程度很高。
突变词分析可以反映在十五年间研究表现出来的产生、发展和衰退的效果,其表达的是动态的、实时的研究主题。本研究基于该突变词在不同时间跨度上的占比,观察即时存在的热点方向、延续时间久的热点、目前仍在稳步推进的热点等。突变词分析共获得突变词25个(如图3所示),为保证所研究的突变词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分析中忽略和搜索词“民航安全”意义相同的关键词“安全”。剩余的24个突变词中,主题词突变强度最高的是“持续安全”,突变率达6.7,突发年份为2009—2014年。其次是“疫情防控”,突变率达4.28,突发年份为2020—2022年。突发年份延续至2022年的有3个,分别为“网络安全”“民航强国[13]”“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