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 滕稳稳 杜宏博

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0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求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这种形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愈加重要,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法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其就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就业竞争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首先,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专业运用、创新思维、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和主动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使得大学生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能力提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S2-0036-0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and the competition in the job marke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Faced with this situ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Firstl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an cultivate the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Secondl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an help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in self-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innovative thinking, teamwork,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nd active learning. These abilities can help college students better adapt to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market demands, thereby improving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improvement; questionnaire survey;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欧美国家开展较早,最早的研究内容主要以创业者、创新精神、资源配比、运行机制、投资与风险等问题为主。杰弗里·蒂蒙斯[1]提出“创业遗传代码”概念,认为创业是“创造、提高和实现价值,或使价值再生的过程”,理查德·兰伯特(Richard L)[2]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以提高其就业能力。黄兆信[3]提出要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三者有机整合。韩力争[4]认为创业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业精神。马小辉[5]提出要着重帮助大学生开发创业潜能、培养创业意识、塑造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和素质,以使其获得持续的发展能力。徐小洲等[6]从创业成功率、融资和创业支持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分析。邱莹莹等[7]从问题、对策、现状等发出,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已有研究多数是对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基于中国7所大学的实证研究,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  理论与假设

(一)  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最初起源于美国,通过在中学、大学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创业[8]。卡罗琳·布朗(Carolyn B)[9]提出,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包括:创建商业计划、创业实践、商业环境、政治和教育。陆秋萍[10]将创业教育的形式分为课程、讲座、竞赛和实践教育四种。木志荣[1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创业教育分为课程和非课程教育。基于以上概念,本文将创业教育从受创业知识教育、创业社团、创业实习实践、学校创业氛围、父母及亲戚朋友的鼓励与支持5个层面来测量分析。

(二)  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作为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 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内郑晓明[12]是最早研究就业能力的学者,国内学界主要是围绕国外学者研究展开的,多从“人力资本”范畴展开研究,谭诤[13]从“能力”“技能”“特质”等方面对就业能力进行界定。王峰[14]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界定为获得与自己资格水平相适应的工作,并能保持和胜任工作。奈特和约克(Knight&Yorkr)[15]将就业能力分为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福古艾特(Fugate)[16]认为就业能力需要与个人发展、社会交流、工作适应相结合。符天任等[17]将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学习能力、组织规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六个维度。基于以上定义,本文将就业能力从自我管理能力、专业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基于以上看法,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创业教育项目能通过影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专业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进而对参与学生就业竞争力产生间接影响。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获得430名有效受访者,曾参加过创新创业课程、训练、比赛和实习与实践经历的学生382人,无任何实习经历的学生48人。Cronbach信度分析见表1。

由表1可知,信度系数值为0.981,大于0.9,因而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分析项的CITC值均大于0.4,说明分析项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同时也说明信度水平良好。综上所述,综合说明数据信度质量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三  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对各个变量进行了相关性统计分析,表2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2=0.668,p<0.01),这为假设H1的验证提供了初步的支持。

由表2可知,将自我管理能力、专业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作为自变量进行OLS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模型R平方值为0.668,意味着这六项指标可以解释我善于解决问题的66.8%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也即说明这六项指标至少一项会对就业能力产生影响关系。最终具体分析如下。

自我管理能力的回归系数值为0.218(t=2.610,p=0.012<0.05),意味着自我管理能力会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专业运用能力的回归系数值为0.504(t=3.128,p=0.003<0.01),意味着自我管理能力会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创新思维能力的回归系数值为0.179(t=2.230,p=0.030<0.05),意味着创新思维能力会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团队协作能力的回归系数值为0.235(t=2.711,p=0.009<0.01),意味着团队协作能力会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沟通协调能力的回归系数值为0.572(t=4.493,p=0.000<0.01),意味着沟通协调能力会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主动学习能力的回归系数值为0.170(t=2.155,p=0.036<0.05),意味着主动学习能力会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四 讨论与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创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意识到,通过创新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目标,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创新创业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指思维方式的创造和创新,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利用资源,创造新的价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启发式、探究性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将学习者置于实践环境之中,通过参与实际创业项目和创意设计等活动,来开拓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现有项目和产品的局限性和不足,针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来进行改进和创新。同时,学生需要运用科技和先进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这些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富有想象力的创新思维,而且通过不断尝试新方法和新思路来摸索创新的道路,让大学生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培养大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创业过程中,沟通协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创业项目往往需要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高效的组织和协作及有效的资源配置,而这都需要创业团队的管理和沟通协作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实践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以及自我领导和组织的能力,使得学生在领导和团队协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合作伙伴和投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这也将帮助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更好地与同事和客户沟通,协调各方利益。此外,大学生还需要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如人员管理、时间管理、成本控制等,这些都是提高大学生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