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形势下教师党支部建设与“三全育人”深度融合的机制研究

作者: 徐时 李治

摘  要: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中流砥柱。文章从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队伍建设,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实施支部质量提升工程,发挥“双高”党员的旗帜引领作用,组织、凝聚支部党员在高校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融入到教师支部党员教育教学的岗位职责中,推动落实“三全育人”体系,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建设;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1-0180-04

Abstract: The Party branch of college teachers is the mainstay of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tak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branch of college teacher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main role of the party branch as focus to implement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 of the branch, give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double high" Party members, organize and cohesive branch Party memb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integrate the requirements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to the job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arty memb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the teacher branch,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ll Three Education" system, and serv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 teacher party branch;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building; All Three Education

高等学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的主要产出地。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一份子,肩负着团结师生,引领师生的重担。近年来,“双高”(高职称,高学历,以下简称为“双高”)知识分子在教师群体占比逐渐升高,已然成为党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人员,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要力量。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发挥“双高”党员的榜样引领作用,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融入到“双高”人员的教学和科研目标上,引导带动青年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争取政治进步,进一步优化教师党支部队伍,落实 “三全育人”体系,激发高校教师党支部活力,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加快一流大学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

一、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大意义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应运而生。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自身本领和软硬实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好新问题新困境,厚植中国共产党在高等学校的执政根基,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新风貌。

(一)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事

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为党领导高校科学发展“出把力”“使股劲”,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重担落在基层党组织肩上,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从教师党支部层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着眼未来,为培育人才推动党的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必要条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不断丰富基层党建内容,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任务,不断将“三全育人”工作做实做深。

(三)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提升党的组织生

活活力的内在要求

创新支部组织生活一直是党支部活动的大难点,高校教师党支部有义务有能力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本领,创新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平台,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学习教育工作,持续做好“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常态化学习教育,创建党建品牌和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利用“微党课”“微视频”等方式宣传党的组织生活,改变教师惯有的不参与、走形式的“冷漠”态度,提升教师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师党支部内涵,提升党内组织生活的生机活力。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面临的问题

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1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主体作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努力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这对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都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消除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迫在眉睫,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一是存在部分高校的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出现弱化的趋势。教师党支部是政治组织,政治功能是基本功能。部分党支部以及党员干部党性意识不强,在工作中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甚至出现了所谓的“边缘化”“空白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党支部的核心带队作用;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重科研发展,轻政治建设,严重制约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二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发展的中心工作脱节、各司其政,结合不够紧密。以学科教研室为基本单位设置的党支部一方面面临工作事务,另一方面要开展党建工作,双重任务更为繁重,不能很好地做到工作的有机统一,未能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部分基层党支部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支部工作缺乏科学化、规范化,“三会一课”囿于形式,学习流于表面,党内活动存在形式化、庸俗化问题,能够有效调动和激励党务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机制措施和方法不够完善。少数党支部书记工作动力不足、能力欠缺。

三、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思路

(一)加强教师党支部的队伍建设

党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发挥着领头羊作用,也是第一责任人,支部书记的能力提升是党支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加强教师党支部的队伍建设,一方面应该采取“三专四结合”的机制,由专人负责各个环节,把发展“双高”党员与学院的各个工作重心同步结合,提前出击做到问题早挖掘,早提升,早发展。解决好党支部书记角色定位不清晰、岗位认识有偏差、职责认识有误区、选配与培训不到位以及工作能力不够强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实施两抓两培两服务的“三个二”工程。思想层面的认识高度能够时刻体现出行动执行力。加强对“双高”教师的思想深化培养,实现教学科研工作和党务工作共进的双赢目标。此外,还应该加大后备队伍的培养力度,放眼长远的人才提升和培养,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

(二)优化党支部设置,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优化党支部设置模式,一方面,克服困难坚持做到以教研室为单位设置教师党支部,从根本上落实做好党建工作和教师业务工作的融合。规范党支部组建方式,落实“双带头人”的要求,选优秀的支部书记,由教研室主任(“双高”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对新成立不久或者暂时没有“双高”人选的教师党支部来说,可由院系层级的党组织直接任命指派党支部书记主持工作。另一方面,解决好“后继有人”的问题。既要把具有教学科研潜力的年轻教师培养成党员或党支部书记,又要注重把年轻党员锻炼成熟悉党务工作的教学科研骨干或者教研室主任,两方面齐头并进,以优秀支部书记的号召力和感召力凝聚党员和非党员教师,不断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发挥“双高”党员示范引领效用,明确支部工作指向

结合“双高”党员的实际身份、岗位职责与学院中心工作的三个重点同步抓,依靠“双高”党员在立德树人、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融入到“双高”党员教育教学的岗位职责,需要重点落实“三个点”。第一,发挥“双高”党员示范引领效用着眼点落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难点,发挥“双高”党员身份改善人才培养方案,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第二,关注全体师生是“双高”党员带头作用的切入点,服务师生,寻找契合点,让“热点”变成“培育点”,提升“双高”党员引领作用的效力;第三,“双高”党员要将教师党支部工作作为发挥其引领作用的落脚点。“双高”党员身先示范,总结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团结凝聚教师党员完成教师党支部的重点任务。

(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支部组织力的建设,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政治引领、党组织生活的规范、凝聚组织师生、促进中心工作方面的主体作用,增强党员教师 “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政治功能,发挥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支部的组织力量、组织功能、组织优势,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的坚强战斗堡垒。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支部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支部建设的首位,全面贯彻落实“七个有力”。重视协同育人作用的发挥,将“三全育人”理念与新工科建设结合起来,落实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发挥支部在综合改革、一流学科建设、专业认证等方面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攻坚克难。

(五)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不断健全支部工作体制机制

推进党支部书记与教研室负责人“一肩挑”,建立健全组织队伍作用发挥、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考察考核、待遇保障等制度机制,保证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依托支部所在教研室开展党性教育:重安排,每学期对理论学习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重实际,强调学习要有实际的内容、实在的形式、实在的效果;重制度,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重示范,强调支委班子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教育。严格“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制度规范,加强支部制度建设,使支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教工党支部管理暂行规定》《教工党支部工作规范手册》《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流程》《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管理教育支部党员。建立党员科研实践育人示范岗,实施“育人红旗岗”“科研先锋岗”计划,按照目标责任制要求开展“找差距、明责任、定目标”工作,发挥教工党员在“三全育人”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