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发展

作者: 安娟 刘芳 魏晓星 龙启福 沈国平 顾存林 李耀东

摘  要: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石,为了夯实基础医学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来适应新的要求。特别是在E时代全面到来之际,教育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以及从校情、学情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网络平台和软件进行立体交互的混合式教学,这将为促进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基础医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2-0100-04

Abstract: Basic medicine is the cornerstone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and train medical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s and innovation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recent years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Especially on the arrival of the E-era, the mode of education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chool and learning, teachers can choose the appropriate network platform and software for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hybrid teaching, which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Keywords: blended teaching; basic medicin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根据教育部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为:为全民健康医疗系统培养爱国爱民、医德高尚、技术优良,有积极的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和学习能力、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在医学学科领域深造潜能的医学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医学生的基本要求,为接受毕业后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主动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坚持基础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同样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师的教学新要求和学生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和多种网络平台与媒介学习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优势,又利用新媒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原来教室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拓宽教学的空间,延展教学的时长。而与单纯网络教学相比,打破了师生之间的壁垒,增进线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学生接受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高校老师知识和理念的传授,不仅得到了知识的巩固和补充,而且学到了更多学习方法[1]。与传统式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多元化、多维度的交流与互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主动思考、交流与沟通的能力[2]。对教师而言,混合式教学要求更高的综合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因此,可以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热情,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最终使得“教”与“学”变得更加自由和灵活,使教师与学生双方受益。

一、混合式教学搭载的常见信息平台

在线课堂是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开发了许多在线教学平台,例如:慕课、学堂在线、网易云课堂等,这些教学平台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对于高等医学院校来说,网络课程的建设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特别是在基础医学混合式教学中涉及到复杂抽象的内容时,需要多维度反复加强学习过程,因此,可以作为长期在线的有效教学资源,很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知识巩固,甚至用于执业医师考核复习和考研复习。

(一)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平台

2012年起美国高校陆续创办慕课平台,慕课是面向大众的免费在线学习平台,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向任何想学习的人提供低成本的或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支持大规模人群在线互动。学习者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点都可以在慕课平台上在线学习感兴趣的课程,并且可以实现与同专业同学在线交流,课程发布者可以进行在线作业和测试题发布,用于学习者对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测试,加强巩固知识,突破了原有的时间空间限制,充分体现了MOOC课程的普及、优质、开放等特点[3]。截止到2019年9月,其医药类课程为242门,基础医学课程52门。包含了大多数基础医学的内容,可以满足广大医科院校同学选学[4]。

(二)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所谓小规模,是指在线课程人数限制在几十到几百之内,限制性是指通过一定的条件对申请者进行筛选,而不是面向所有人群。同时,申请课程的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任务,参与线上讨论,完成线上作业及考核,才能获得结课证书[3]。目前SPOC课程主要针对加入SPOC在线教学平台内的高校在校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与小规模在线教学进行混合学习。通常是在大学校园课堂中,采用已经在线运营的慕课讲座视频及其配套的在线评价系统,实施混合式教学,如PBL教学及翻转课堂教学等。其基本流程是,教师把来自各个高校或自己制作的在线视频材料当作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向展开教学,通过作业完成度、课堂提问情况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展开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并在课上与学生一起处理作业或任务[5]。

(三)基于THEOL在线教学平台

在线教学平台THEOL是一款结合不同层次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等研发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在“清华教育在线”数字教学平台的基础上,研发的门户网站、教学资源网络支撑平台以及数据库相结合的综合性门户。每个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能力,量身制定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的在线教学支撑平台以及网络教学数字资料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THEOL在线教学平台,实时分享课件、教学任务、教学视频动画等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网络教学重构,提高课堂授课效率[6]。

二、混合式教学手机客户端

(一)雨课堂

雨课堂作为一款新型免费在线教学辅助工具,由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其利用微信软件,结合PowerPoint工具,充分发挥二者强大的性能。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相关学习任务,从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等层面,掌握学生学前、课堂上、课后的学习状态,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精准分析,根据学生学习效果适当调整教学方案或进度。同时讨论和课堂提问环节等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平台调取学生学期全过程的学习数据及资料,借助平台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教师充分认识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状态[7]。

(二)蓝墨云班课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教育辅助管理类手机软件,该软件可以帮助教师辅助教学,如课程资源管理、学习任务推送、作业收集管理、课件、视频和资料上传及下载等,教师和学生通过APP的互联,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管理、通知的发送、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等功能,蓝墨云班课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课堂”的形式来进行授课。老师可以通过手机APP来进行手势签到,节省大量的点名时间,并且将课堂的资源内容通过手机扫一扫等功能进行分享。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在课堂上记录笔记或向老师提出问题[8]。

(三)对分易

对分易是一个以微信为载体的教学管理平台,能够简单便捷而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课堂管理,学习过程性评价与监测, 在对分易建设的前期,开发者对上百名教师作了调研,采纳了一线教职工的需求,软件无需下载,可以直接在微信中打开,简洁明快、实用好用,能够真正为教师服务[9]。方便作业批阅,作业无需收集,由学生一键上传;作业能够在线打开、评分评语、写批注;移动端可以随时批改作业;分数、评语能够立刻发送到学生手机。快捷的微信互动,师生无需互加好友,作业、分组、成绩、公告各类信息便能通过微信一键推送,并且及时给用户反馈,确保信息送达。实时课堂反馈,实时了解课堂状况;测验题目能够实时推送给学生,自动统计分析答题结果并且自动建立图形可视化报表。便捷的课堂分组,自动分组快捷高效;手动分组灵活可控,可以适应不同需求;分组情况能够及时推送到学生手机[10]。

三、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手段组合与选择

基于互联网教学资源和教学辅助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专业及学情不同而自由组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基础医学教育又有其特殊性,基础医学教育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比如解剖学及形态学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特别是现代化三维成像技术和立体成像技术展开教学与学习。而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则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等将抽象的事物生动化。而这些问题的实现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全方位的支持,以服务于教师和学生。

(一)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进行跨校选课

基于MOOC、SPOC及THEOL进行跨校选课,为学生提供全国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技术平台,目前,通过各个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和软件运行工作人员的维护,在各大平台上的开放式教学课程多达1 000门,并且课程量还在不断地更新中,这种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进行跨校选课的办法,可充分发挥各个高校的专业优势和特色资源,进一步弱化教育的地域差异,更好地实现高等医学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化。

(二)信息化万物互联的智慧课堂与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科技进步为教学设备、环境的改进作出了巨大贡献,由多媒体教学逐渐过度到智慧教室,它是在多媒体教室基础上融合网络教学的高级教学空间,借助高尖端技术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技术,实现有形的物理空间和无形的数字空间在一个教室内相得益彰[11]。智慧教室为教师及学生提供一个人性化、智能化的互动空间。例如,智慧化的机能实验室及临床教学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及实验所需的各种教学辅助工具,直观生动地获取知识及技能,同时还能实时与教师进行学科上或情感上交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个性化学习、开放式学习[12]。

(三)翻转课堂实现对学生临床与科研思维的提升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巨大改革,将原来的教师在讲台上讲课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学生展示、教师补充总结的课程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高效。特别是,在某个生命现象的解释和临床问题的思考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充分利用前文提及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实现学生在线课前预习,结合课本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可利用在线资源随时进行复习。在课堂时间,主要进行科学问题或发病机制为专题的分组讨论、模拟实践、实验操作及教师重难点讲解和问题梳理答疑等活动。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达到高校学习的目的[1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