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加强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

作者: 刘桂宇

摘  要:后疫情时代,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要从国际人才培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角度认识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时代意义;要在开展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天下为公、团结协作、持续发展的文化内涵。注重思想引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凝聚来华留学生抗疫共识;注重教育创新,以新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探索线上线下教育互通共融;注重实践体验,以“共情”理念引导来华留学生积极参与全球共治,切实提高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3-0010-04

Abstract: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ra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In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actively carry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tegrate into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world for the public, unity and cooperation as well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condense the anti-epidemic consensus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with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concept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ducational innovation,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educa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lso pay attention to practical experience, gui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global co-governance with the concept of "Empathy". The purpose i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Keywords: post epidemic era;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deliberate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中表示:“在抗击疫情期间,很多留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为中国人民加油鼓劲。患难见真情。中国将继续为所有在华外国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1]”这表明,疫情催生了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新范式,后疫情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不断呈现新形态。全面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来华留学质量,推进教育国际化,提升国际化人才教育管理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一、后疫情时代加强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时代价值

疫情的爆发,并没有阻碍教育前行的步伐。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0年高招调查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的速度变得缓慢了,但是,我国高校对于国际生源的影响力却始终处于稳定增长的良好趋势。这将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的有效举措和良好的国际大国形象。疫情给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国际教育的推进带来了挑战,其实也带来了机遇。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站在全球发展的高度和人类命运共建的大局上,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中的讲话精神,重新定位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深刻理解后疫情时代加强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留学服务质量

做强“留学中国”品牌,归根到底要靠提高来华留学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教育部围绕提高质量、规范管理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特别是“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不断走深走实,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更是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大力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了“在教育对外开放中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积极向国际社会贡献教育治理中国方案”[2]等方面的要求,为新时代做好留学服务工作、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指明方向,提供遵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教育部采取了系列防疫举措,不断从物资提供和人文关怀上给予充足的帮助和关注,为在突发时期、关键时刻的留学服务工作积攒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升了国际影响。同时,疫情期间“互联网+”线上教育系统的创新改革,为留学教育服务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夯实了我国对外教育的服务水平和担当风范。

(二)有助于推进国际化教育水平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减弱了国际留学生教育市场的流动性,给我国对外开放教育格局的打开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抗疫的显著成果,特别是快速稳定的教育秩序,使得我国最大限度减少国际留学生流失的同时,还比较有优势地吸引其他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生源,为稳定对外开放格局提供了持续的支撑。同时,受疫情的影响,留学生教育转入线上模式。高等教育系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为海外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和稳定的服务保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了“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3]任务。在这次的抗疫战争中,我国坚定支持多边教育合作,积极向国际社会贡献教育治理中国方案,持续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积极分享在“停课不停学”、有序复学复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国际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保障,进而进一步扩大对外教育开放格局,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教育水平。

(三)有助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我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的展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共卫生安全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密切沟通、精诚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来华留学生作为沟通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民间使者和文化桥梁,是促进沟通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2020年全球教育会议:疫情后教育特别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强调:“要扩大合作,构建全球教育共同体。共享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反对种族歧视和各种极端主义,携手战胜疫情挑战”[4]。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强化命运与共理念,提升国际化人才教育管理能力,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知华、爱华”教育中的作用,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的来华留学人才,将中国好声音传递,将中国故事讲出去,对团结更多国外致力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后疫情时代开展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文化内涵

疫情,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思考;疫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彰显;疫情,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更坚定。疫情期间,人间大爱、温暖情怀、国际友谊、铁杆兄弟等情谊都显示出了触动人心的感动和坚强。在这场全球性流行病的战争中,中国的行为举动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示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感动国人的同时也感动了世界。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通过如此高级别的会议发出了中国的声音,重申了中国的立场。我们在这场疫情的战争中,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都源于我们对中华文化重要精髓和底蕴的倡导和发扬。疫情,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方式,正在全球“圈粉”。后疫情时代,在开展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凝聚共识,培养更多“知华、友华”国际人士,共同建设良好的世界格局。

(一)培养天下为公理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担当角色,为解决人类多种多样的问题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援助,在国际社会发展中激荡起和平发展的磅礴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政府迅速、果断、有力地平稳国内疫情的同时,更是彰显大国担当风范,转身积极援助国际疫情的控制与治疗,并为控制疫情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具有借鉴价值的宝贵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疫情带来了灾难,但是人间也充满了真情。疫情所引起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让国际社会陷入困境,但我国在这次危机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这一顺应时代的理念理应值得在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发扬,让更多的国际人才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内涵,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二)培养团结协作理念

命运与共呼唤团结协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指出:“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5]”疫情全球大流行,正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场艰苦卓绝的较量中,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携手应对挑战、共建美好家园的现实需求和时代价值更加凸显。疫情防控期间, 有不少来华留学生选择留在中国,为中国加油,与中国人民共克时艰;也有来华留学生心系中国,不仅时刻关注着疫情变化,为中国人民送来祝福,而且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大部分的来华留学生都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上下同心者胜,众志成城者赢”的中华优秀传统力量。关键时刻,中国声音、中国主张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包括来华留学生在内的强烈共鸣。

(三)培养持续发展理念

疫情使可持续发展议程更具紧迫性。疫情的突发,无疑严重干扰了2020年可持续发展的议程,但是却凸显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和关键性。第十四届“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韩国际会议指出:“后疫情时代,中韩双方应加强治国理政的交流互鉴,实现两国综合国力的稳定可持续增长,深化后疫情时代务实合作。[6]”不仅中韩,为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各国政府和国际有关机构都在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推动工作。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郑重地提醒我们,人类和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冠病毒从动物向人类传播,并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打击,说明了亟待加强人类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构建。绿色环保、平安健康、高效有序等有关理念将是这场疫情过后我们应该更多去探讨的问题。同时,我们需要让学生,特别是来华留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疫后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从社会治理、信息技术、大数据、数字经济等方面挖掘人才发展的新特点;认识到疫情将带来的长期深远的影响,包括全球人类在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新的变化和需求,进而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动支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