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证融通、育训协同视角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作者: 文求实 陈光忠摘 要: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水平是书证融通、育训协同1+X证书制度实施试点的关键,职业院校要以促进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为突破口,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支撑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此,分析书证融通、育训协同视角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实需求,诠释该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关键要求,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从教师角色自我认同、校企合作、互联网+教育、反思教学、专业学习共同体等途径出发,构建教师专业能力自觉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丰富、教学实践能力强、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双师型”教学团队,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实现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与课堂教学融合,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常态化。
关键词:书证融通;育训协同;1+X证书制度;教师专业化发展;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4-0156-05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is the ke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which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textbook and certificate as well as the coord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improv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a breakthrough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uppor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ocal industries, and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listic need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textbook and certificate as well as the coord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rpret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key requirements of the occupation. It is clear that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ld be achieved from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the teachers' self-identification,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reflective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so on.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to establish a faculty team of " academic-practical" teachers who have the initiative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accumula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mot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enhance practical ability of teaching. It is also required that we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 grade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normaliz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 identification.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textbook and certificate; coord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vocational education
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关键节点时期,为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切实行为。《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要“育训结合,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促进书证融通”[1]。书证融通、育训协同1+X证书制度工作重点围绕国家需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夯实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鼓励职业教育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学历证书与多种职业技能证书,以畅通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拓展他们的就业创业本领。本项制度实施至今,已进行四批次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招募,确认92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与试点,行业领域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书证融通、育训协同的1+X证书制度改革,对焦职业教育不满足经济和受教育者多元化个性需求,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创业、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目前已是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职业院校如何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教师作为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和第一资源和关键力量[2],其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教育书证融通、育训协同改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其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专业能力标准、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专业发展实现途径和促进方法、国内外教师专业能力介绍和对比研究等5个方面。这些研究及成果较具通用性和普适性,但是对于职业教育改革规制的教师专业发展差异性关照度不足。所以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利用和发挥制度、标准、理论的指引,结合学校类型、教育改革政策进行分类研究是一条非常有效的研究道路;与此同时,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具有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素质提升具有非常强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因此书证融通、育训协同改革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是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一、书证融通、育训协同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实需求
聚焦书证融通、育训协同1+X证书制度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使职业院校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实践能力以及教师专业素养;同时为适应高职院校扩招多元化生源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特征,要加快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是X证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这不仅需要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过程、教学条件等的支持,更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考验[3]。
(一)工学结合、育训协同需要职业教育教师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体现行业与企业的最新技术技能发展水平、产业主流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代表了包括教育行政机关,培训评价组织、企业、学校、学生和教师多个主体的诉求,其实质内容是某个职业岗位(群)中不少于3个工作领域的职业活动所包含的典型性单项任务。因此职业等级证书来源实际职业岗位(群),将行业的标准和能力要求引进课堂教学,在强调社会适应特征的同时实施职业技能培养,以提升受教育者职业(岗位)任务的整体解决能力;其次实施1+X证书制度是学历教育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过程,是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体系的融合,影响职业教育的教材、教法和教师改革,以帮助受教育者提升能力;再者1+X证书制度的实施强调模块化教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是对工作过程或者典型性工作任务的模块化分解,是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职能缺陷导致模块化教学不彻底问题的解决;最后书证融通、育训结合下,职业教育的课堂形态需要工作任务真实、教学过程情境真实、评价多元,通过设计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校企合作创设真实工作情境或相似情境、以校企行多元主体实施课堂工单式评价提高学习者的高素质和复合型技术。因此书证融通、育训协同1+X证书制度下需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教育信息化、创新示范需要职业教育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聚集1+X证书制度,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挥教师教学创新示范引领作用”。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借信息化手段正加快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与管理,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有力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深层变革。立体教材、移动/在线学习、虚拟/增强/混合现实技术、学习分析及适应性学习、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12项教育技术将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与应用能形成学校教育与真实工作情境联系、促进学生学习和引导其深度思考、推动跨学科立体化育人、培养与社会和行业需求接轨人才。因此,职业院校教师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应对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三)聚集标准建设需要职业教育教师分层分级系统培训
《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聚集1+X证书制度,全面落实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培育一批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能力的教师;把国家职业标准、国家教学标准和1+X证书制度及相关标准等纳入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必修模块。同时我国职业教育推行双师素质导向的新教师准入制度,自2020年起职业教育教师基本不再招聘未具备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要求各职业院校健全自主聘任企业兼职教师办法,形成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相互兼职的常态运行机制。这些都必然影响职业教育教师结构变化,不同教师专业发展所关注内容和发展能力是不同的。如职教师资毕业生新入职后重点关注以初中级为主的专业技术技能以及实践能力提高,能加快进行专业教学;聘任的企业兼职教师新入职后重点关注如何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以胜任开展实践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关注中高级专业技能与实践,还要关注标准与专业建设,在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能力。因此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技能等级师资培训需要分层分级的培训体系,是书证融通、育训协同1+X证书制度的需要,也是“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与“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需要。
二、书证融通、育训协同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与要求
教师标准是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4],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连续的、多阶段发展特征。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实施建议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专门针对“双师型”教师及团队建设提出了要求,书证融通、育训协同下1+X证书制度的实施要求职业教育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