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高校采矿工程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探索
作者: 李志国 何东升 贾金龙摘 要:采矿工程专业是典型的传统工科应用技术类专业,具有专业性强、技术性要求高、实践环节多的特点。近年来,受国际经济下行影响,本科专业招生、就业形势严峻,培养水平相对滞后。为寻求突破,作者以“1+X”证书制度为契机,分析普通高校采矿工程本科专业生存现状,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指出实行“1+X”证书制度有助于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紧密融合、有助于提升学校教育与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提升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综合竞争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本科教育体系的需要。构建专业水平的“X”选择指导体系,深度参与“X”的选择与设置,“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普通本科高校应用技术类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普通本科高校;传统工科;应用技术类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5-0010-04
Abstract: Mining Engineering is a typical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applied technology major,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rofessionalism, hig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any practical link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ownturn, the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is grim, and the training level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o seek for the breakthrough, the "1+X" system as an opportuni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ning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national policies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It points out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conducive to the achievement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mining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use efficiency of training resour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lleviate the structural employment contradiction, and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To build a professional level "X" selection guidance system, deeply participate in the selection and setting of "X",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th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in the applied technology majors of ordinar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Keywords: regular universities;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applied technology majors; "1+X" certificate system; implementation path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1+X”证书制度可通过作为基础的核心内容与可选择的单项技能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培养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1]。
采矿工程专业是典型的传统工科应用技术类专业,具有专业性强、技术性要求高、实践环节多的特点。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专业招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学科发展受到制约,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发展亟待突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普通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其中,第三批公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包括了“矿山开采数字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我专业抓住机遇,成功申报为“矿山开采数字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作者在成功申请“1+X”证书试点基础上,通过分析普通高校采矿工程本科专业生存现状,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总结了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的意义,提出了传统工科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以期为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发展探索新的方向。
一、普通高校采矿工程本科专业生存现状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肩负着采矿工业技术创新,保障国家资(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其行业特殊性,决定了该专业受宏观经济影响大的特征。随着国际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大,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情况和新形势。
(一)采矿工程专业生源不足
传统矿山生产企业大多分布于工业基础薄弱、交通条件较差的山区,受就业环境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普遍对采矿工程专业认识比较片面[2]。尤其近几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各高校采矿工程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录取)率反而普遍较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采矿工程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仅20%左右[3]。而其他一般地方院校,形势更加严峻。其中,我校2020级采矿工程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不足5%。
(二)采掘行业内就业率低
采矿业作为我国工业的龙头行业,承担着为工业企业提供资源及动力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重要地位。但受到宏观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去行业内工作的意向不强,造成行业内大量专业人才的流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转出比例最高达到26.73%,且转出的学生大部分成绩较优异[3]。我校2020届采矿工程毕业生行业外就业比例则高达45%。
(三)采矿专业知识结构单一
采矿是传统工科专业,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就业范围适应市场能力较差。在现行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采用的是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论文(设计)的培养方案与模式,学生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仅局限在理论层面,并且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新学科交叉、融合不足[2],专业知识结构单一。
(四)实践教学不能满足毕业要求与市场需求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各类实习、设计过程中,学生对矿山生产的理解不够透彻,动手能力不足[4-5],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第一,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低,基础宽泛,方向分散,深度不足。如我专业现行15版培养方案:专业实践学分仅占全部学分的12%。且课程的设置深度相对较浅,多为参观等被动接收型,走马观花现象明显;专业内涵培养不够明晰,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高[4,6]。
第二,顶岗实操机会少,实习效果不明显。在各类实习环节中,学生基本能够深入矿山参观学习,但是生产单位顾虑到生产过程和实习中师生的安全,特别是井下,实习过程中能够真正进行生产体验、岗位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
第三,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对现代工具应用不够,前沿技术、工具接触较少,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在课程设计教学中,给学生的大多是采矿方法、通风方式等相关内容的单体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大多停留在说明书和平面图纸的绘制。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的成果要求主要是说明书的编制和图纸的设计,大部分图纸为平面图,而现代三维采矿设计思维与方法很少涉及。
(五)专业教学改革有利有弊
为摆脱困境,各高校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拓展专业方向、学科交叉和教育方法等维度开展了系列教学改革[3,6-14],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改革弊端,例如:多媒体教学便利了教师教学,方便了学生汲取知识,但是也代替了学生动手操作,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变弱[12]。
当前全球经济下行,专业招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培养水平相对滞后。而矿山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大效应,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我们须考虑如何制订培养方案,怎样调整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就业形势压力,也希望在学业方向有更多的选择。基于采矿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采矿工程专业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针对现代矿业发展的前沿领域,进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矿山开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理论与技术的能力,满足采矿行业的需求。“1+X”证书制度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
二、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的意义
(一)有助于专业培养目标达成
从培养目标定位看,肩负着我国地矿专业建设重任的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工程领军人才”。而占比众多的一般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工程技术骨干人才”。不同层次的大学则根据市场需要及自身的办学水平,确立了相应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1+X”证书制度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1],契合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9版)》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骨干人才培养要求。
(二)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紧密融合
矿山采掘行业受到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能过剩、生态环保理念不断深入等因素的影响显著,传统的矿山企业发展模式难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更多的企业开始走向资源开采智能化、绿色安全与高效清洁化利用的转型之路。特别是煤炭行业,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煤矿采煤、掘进机械化程度已分别达到78.5%、60.4%,已建成18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煤炭生产实现由手工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历史性跨越[3]。对高校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精通采矿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1+X”中的“X”则可以结合行业前沿技术,在学科交叉与融合方面下功夫,设置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紧密融合。如“1+X矿山开采数字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采矿专业人才培养与现代数字化矿山建设紧密融合。
(三)提升学校教育与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学校高等教育在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但这些资源目前仅限于职前教育阶段使用,对社会开放力度不足,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高效利用。如我专业为本科教学装备的全站仪、RTK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数字采矿软件系统平台等软硬件设施,其利用仅限于学生测量实习与数字矿山课程实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不高。若赋予教育行政部门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授予权力,鼓励符合条件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和授予过程中,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教育与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