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篮球MOOC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杜绍辉 司庆洛
摘 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互联微时代”的背景下,运用对比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从篮球认知、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师生交互四个维度,探究篮球MOOC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和实际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对混合式课程的理解和篮球课程思政的认知明显更高;实验组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运动技能评价结果在“良好”以上的学生人数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技术评定“良好”的人数前后呈显著增加;MOOC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实验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沟通次数显著增加。因此,篮球MOOC混合式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思政教育,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改进学生运动技能,增加课堂互动频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互联微时代;混合式教学;篮球MOOC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5-0121-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micro-era" of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is article uses comparative experiment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explore the actual effect and the implement approach of basketball MOOC teaching from four dimensions which students' basketball cognition, physical quality, sports skills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ixed course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gnition of basketball cours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improved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ith "good" motor skill evaluation resul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ith "good" technical evalu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efore and after the evalu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OC mixed teaching, the number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refore, the basketball MOOC mixed teaching enable students to better accep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ports,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improve students' sports skills,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learning.
Keywords: the internet micro-era; mixed teaching; Basketball MOOC
在互联网、物联网、数字信息技术的助推下,微时代产物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微博、微信息、微媒体、微信、微视频和微社区为新型网络的“互联微时代”已经悄然来袭。它改变着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带来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态势,文化传播方式从最原始的师徒传承、文献记载的单一模式过渡到传统的印刷制品、电视传媒和网络传媒的初代远程互动模式,再到互联微时代的多元立体实时互动互联的升级模式[1]。同时,也给予学生生活学习的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极大的冲击,使学生的学习呈现出多样性、分享性和开放性等特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3]。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加速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步伐,MOOC、翻转课堂、SPOC、微课堂和手机课堂等快速地进入到师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中。然而,传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互联微时代”多元知识信息相互渗透融合的需求和大学生对线上教学的需求。本文拟通过对比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比较篮球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学生教学效果的差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篮球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江苏理工学院2019级篮球选项班4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对比实验。通过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从篮球认知、身体素质、篮球技能和师生互动四个维度,比较传统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对篮球选项班学生的效果。实验时间: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其间共有8个篮球班,370人。为了保证教学实验的可靠性,教学过程的一致性,选择自己亲授的2019级4个篮球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在保证完整自然班和人数均等的前提下随机分组,对照组两个班共93人,男62人,女31人,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实验组两个班共93人,男58人,女35人,采用融入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第一,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篮球认知、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进行初始测试,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篮球认知、身体素质、篮球技能和师生互动四个维度上的数据不存在差异性。第二,给实验组发放MOOC操作手册和教学具体流程说明,使学生初步了解授课过程,保证授课质量。第三,成绩评价由平时成绩(30%)、身体素质(30%)、运动技能(30%)和理论成绩(10%)组成。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平时线上线下课程预习、课后复习、课堂讨论、考勤和平时课上表现来评价;身体素质选取了立定跳远和800 m/1 000 m两项指标;运动技能(1分钟投篮)包括技术评定(30%),达标评定(70%);理论成绩主要依据理论作业和理论试卷等相关数据评价。
2. 问卷调查。设计篮球课程的认知问卷和师生交互问卷,旨在对比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篮球课程的认识、态度和感受,掌握两种教学过程中师生有效交流的频次变化。两种问卷都是在课上进行发放的,填写完成后随即回收,实验前后共发放2轮问卷,每轮发放问卷186份,回收186份,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见表1)。每轮问卷发放后采用重测法检验问卷的信度,科隆巴赫(Alpha)系数分别为0.782、0.801,因此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互联微时代”体育MOOC的特点与优势
“互联微时代”是信息快速传播、涵盖范围广泛、多元知识信息立体网格交织、相互渗透融合的新时代。体育MOOC的主要特点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云计算、物联网和数字通信等高科技支撑,以智能手机、iPad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为载体,以多元化、碎片化的图片、视频、声音、文字、形状和光影等内容为表现形式,以微博、微信和QQ等社交软件为传播渠道,以手机触屏、鼠标点击和键盘敲击等操作动作为行为方式,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4]。
体育MOOC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体育教学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体育知识获取渠道,满足了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锻炼,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开展多元化的过程评价,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形式。
三、“互联微时代”篮球课程教学实施框架
MOOC是高校应用最为广泛的课程平台之一,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教学服务[5]。本研究依托MOOC“我想打篮球”开展线上篮球教学。具体教学实施框架如图1所示,篮球课程教学全过程融合了多元化教学平台(MOOC、慕课堂、腾讯会议和QQ群),课程模式分为资源准备阶段-课程实施阶段-反馈调整阶段三大阶段,最终形成了一个集课堂准备、过程控制、课堂评价和课后反馈为一体、闭合的循环教学模式。
四、篮球MOOC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精选授课平台,重构教学设计,建设课程资源
MOOC是高校应用最为广泛的课程平台之一,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教学服务。本课题依托MOOC“我想打篮球”开展线上篮球教学,面对全新的挑战授课老师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了篮球课程的一系列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详细地规划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精细到每个教学环节,增加了更多的线上互动、练习、讨论、直播示范和趣味挑战等教学环节。针对篮球课程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了教学平台上的各类资源,如:增加了居家锻炼指导视频、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配套PPT、教学视频、拓展视频、讲稿文档和理论试卷等资源,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学习资料。
(二)优化课程团队,融入课程思政,确保高效教学
组建“我想打篮球”教学团队,通过线上、线下会议的方式带领成员们共同熟悉MOOC平台的应用和功能,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上课内容,通过多种渠道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和疑惑,做好线上课程的维护和运行。同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培养爱国精神,传授篮球文化,塑造人格品质。力求实现团队成员上课内容的同质化、授课阶段的同步性、课程反馈的及时化和师生信息的交互化,确保篮球课程的高效实施。
(三)多元平台联动,助力师生互动,实现过程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线上篮球课教学整合了MOOC、慕课堂、腾讯会议和QQ群四种工具的优势,学生可以随时登录教学平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课前通过公告、慕课堂和QQ同步发送学习任务,浏览教学视频、教案和书籍完成课前预习,使学生学习线下教学应掌握的初步知识,便于在线下课堂和慕课堂上进行互动。课中MOOC和慕课堂的数据能够实现互通共享,学生在平台或慕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将转化为量化的数据,作为过程评价的重要依据,如:课程评价、视频学习、单元作业、单元测试的完成程度、考试、讨论、提问和评价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自主性。MOOC能够实现课程的有效翻转,掌握和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到重点和难点突出,节省更多时间在课上练习、纠错和巩固技术。课后,MOOC资源能够成为学生复习、课程回顾和总结的有力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