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七子之歌”

作者: 井阳军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觉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达到高度的一致性,积极唱响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七子之歌”,以“赤子”之情表达对党的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忠心,以“定子”之情展现对理想信念的“坚信固守、培根铸魂”,以“儒子”之情展现教书育人的“扎实学识”,以“仁子”之情展现师德大爱的“仁爱之心”,以“先子”之情展现“思想先进引领”,以“骄子”之情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荣光”,以“痴子”之情展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爱痴迷。凝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强大合力,做好、做实、做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示范和引领工作。

关键词:唱响;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七子之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9-0190-04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ciously suit with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ctively sing the "Song of the Seven Sons" of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express loyalty to the Party and to the cause of educationlike newborn babies. With the feeling of a "stator", we show our "firm belief and soul" of ideals and beliefs. We show the "solid knowledge"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s' feeling. We show the "benevolent heart" of teachers asthe people with benevolence and justice. We show "advanced thought guidance" with the feeling of "the eldest son". We show our pride in the gl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followers prou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show the love and obses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love of "spoony". Condensing the powerful for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we do well in demonstration and guidance of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singing loudly;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Song of seven Sons"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高校要深入挖掘各类“思政资源”,多维拓展“思政场域”,着力培育“思政品牌”,自觉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达到高度的一致性,积极唱响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七子之歌”,凝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强大合力,做好、做实、做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示范和引领工作。

一、做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赤子”

“赤子”之情体现在对党的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忠心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是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党员,他们既是党员先进性、党风廉政建设的率先示范者,又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2]的学术研究者,更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丰碑担当者。“赤子”之情的修养展现为“多维性”:(1)以德为先,严以修身。常修“师尚”之德,自觉做尚德、修德、守德的模范,以高尚的道德引领社会风尚,理直气壮地坚持、支持、宣讲好党的大政方针,毫不含糊地反对和抵制错误的态度言行,旗帜鲜明地批驳歪理邪说,使正义、正气、正能量得到充分鼓励和伸张。(2)以规为准,严以用权。严守党规党纪,始终对权力怀有平常之心、戒惧之意,始终做到淡泊名利、廉洁自律、为人师表,展现高校教育战线共产党人“清白做人、甘为人梯”的人生追求。(3)以廉为要,严以律己。严守八项规定,深化作风建设,坚持做到“服务至上、育人为本、廉洁净心、宣教铸魂”;着力完善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重点,校内监督为常态,社会监督为基石,加强日常监督、师生监督、群众监督、党内监督、专项监督,实施“全覆盖、严到位、实作为”的精准问责。(4)以诚为则,对党忠诚。牢记党员身份是对党忠诚的首要之责。积极干事创业、维护好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党员教师对党忠诚的直接体现。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党员教师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筑牢宗旨观念,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把党和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严守党规党纪是对党忠诚的重要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党员教师对党忠诚,就必须守纪律、讲规矩,守好政治纪律“红线”,守好政治规矩“底线”。(5)以责问心,勇于担当。立身行事贵在以责问心,以责问心贵在戒空谈、重实干,勇于担当贵在迎难而上、激流勇进、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出色完成党交给的各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要坚持实事求是,老实做人、踏实做事、诚实守信,不断塑造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一心一意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真心诚意为人民教育事业着想,甘当人民教育事业的螺丝钉,甘做人民教育事业的铺路石,努力以“学高为师、德高示范”的德性书写教书育人楷模的时代篇章。

二、做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子”

“定子”之情体现在对理想信念的“坚信固守、培根铸魂”上。坚定信仰,忠贞不渝方能志存高远;坚定信念,信念如磐才能攻坚克难。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是坚定的、忠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3]。“真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学习动力。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西方和平演变图谋的“暗流”无时无刻地冲刷、侵蚀着我国高校“稍一松懈即真空”的各个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教师肩负起艰巨繁重的高校“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任务,面对“世界意识形态争夺战”的“无硝烟头号阵地”战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教师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坚持用科学的、革命性的、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净化灵魂、笃行真信、落地生根。“真懂”的重要意义在于丰富学习方式,掌握理论方法。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上要下真功夫:一是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刻认识和领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精髓所在。二是坚持深入思考学,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学以致用。三是坚持联系实际学,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的双向互动,做到教中学、学中教,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教用相长。“真信”的重要意义在于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笃定学习态度,力戒形式主义,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筑牢理论根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敬仰、遵从、献身、探索、传播。“真用”的重要意义在于坚持知行合一,拓展学习实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政治立场要知行合一,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忠诚信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精神富有”。

在做好理想信念的自我凝德铸魂基础上,做好对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引领教育工作的“思想金字塔之基”:筑牢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高校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家国情怀”,引领高校大学生细致做好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切实做到美德驻心、品德润身、公德凝神、大德铸魂。

三、做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儒子”

“儒子”之情体现在“扎实学识”上。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守卫高校“意识形态精神家园”一方净土的一线战士,是“塑造灵魂、培养合格人才”的“灵魂工程师”,是有效抵制西方和平演变图谋的“前哨雷达兵”,是“坐得起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展现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儒子”风采,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得苦功夫,做好大文章,书写新篇章”:第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上下功夫。首要的是要坚持不懈把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四门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好、落实好,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盘星、灵魂上的中枢轴、行动上的指南针。要在大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学”“思”“辨”“用”“行”紧密结合、有机衔接、相互贯通,推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工作走向深入,贯穿于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始终,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使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成为大学生每天的“必修课”“乐修课”,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弥坚。要抓好“一条龙”效应,上至院校党委书记、校长,下至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一线教师、辅导员,亲临教学一线实施好“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工作,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督学、考核促学、实效验学结合起来,深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实效,达到“多样化、特色化、时效化、全程化、制度化、融入化”的终极目标。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点、中枢点上下功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着力点是做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厚植、升华工作,巩固好、发展好、引领好高校前潮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不断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辐射力和影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盘”,站稳守好筑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4],弘扬社会主义高校思想引领主旋律,壮大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正能量,巩固“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主流思想舆论,做好“马克思主义一元化”引领教育的守正创新,画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心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发挥时代新风和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抓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抓实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做好当代大学生“激扬青春、放飞梦想”的报国志、人民情、家国怀、复兴梦的引领,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鲜明立场,进而辐射引领全社会的文明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严格落实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重要场所、重点人群、重大节点和重大活动进行建库管理,做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分工明确、落实具体,做到任务落实看细处、阵地严守必严肃、责任在肩不怕苦、狠抓实效不落伍,全面抓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管控工作。第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上和水平上下功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行之有效、管用能用的路径和方法,抓好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育工作机制创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彰显时代特征、学生特点、院校特色和内在规律,实现理论的严谨性与内容的易受性的有机统一,专业术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结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四、做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仁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