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作者: 邓听 邓泽健 辛笑笑 万涵玥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0

摘  要:受疫情影响,高校采取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方式保障教学。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因素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文章通过调研学生居家学习现状,探索微观、中观和宏观各个环境对居家线上学习的影响,并提出提升居家线上学习效果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居家学习;学风建设;新冠肺炎病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3-0065-04

Abstract: Affected by the outbreak of the epidem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dopted the methods of onlin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to guarantee teaching. In the process of online education, students, families, schools, society and other factors will exert an influence on the learning effect. By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nline learning for students at hom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micro, meso and macro environments on home online learning, and proposes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home online learning.

Keywords: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home online education; COVID-19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为了防止疫情对校园产生不良影响,保证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按照教育部部署,高校启动“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方案,大学生开始居家线上学习。

线上教学为高校学生居家也能“有学上”创造了条件,但是学生是否能够“上好学”是各个高校面临的挑战。居家线上教学相较于原有的线上教学模式,面临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学生个人、学生家庭、高校以及整个社会也实施了各种应对措施,以期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居家线上学习现状调查

居家线上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形成的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网络教育技术和学生学习习惯等对未来教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学生居家线上学习的影响因素,本文以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对北京部分高校515名英语专业学生的居家线上学习现状进行调研。

(一)学习方法

在居家学习期间,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结合教师授课的方式进行学习,比例达到71.46%,有26.21%的学生只是简单地跟随老师课堂授课进行学习,在课前课后没有充分自学,还有极少数学生通过完全自学的形式进行学习。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二)学习期间面临的困难

在网课期间,学生的线上学习由于监管的局限性,更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对此调查中显示出近60%的学生在线上学习时感觉到眼睛疲劳、身体疲惫和上课容易走神,做其他无关事情;有27.18%的学生听课不认真,还有部分学生有心理烦躁等情绪。具体调查结果见表2。

(三)家庭影响

由于居家学习导致学习地点的改变,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程度也大幅度提升,因此父母对于孩子学习情况是否关注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情况。调查中显示,超80%的父母都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而非常关注的父母占总数的14.37%,只有极少数父母从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占比6.21%。 具体调查结果见表3。

(四)教师影响

受疫情影响,教师不得不采取上网课形式进行授课,而绝大多数教师对网课接触较少,在线上教学时教学方法不大相同,对此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同。调查中显示,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提问和课后答疑讨论学习效果较好,总比例达调查总数的80%以上。具体调查结果见表4。

二、居家线上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在居家学习期间学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受到多方面条件限制,学习效果也与正常在校期间相差较大,对造成影响的不同因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一)学生个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反馈和心理因素等都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居家线上学习,在来自同学和老师的督促都大大减少的情况下,学习动机的差异会在学习效果方面放大表现出来。具有较强学习动机的学生,不会将学习任务局限于学校的课程,他们会积极寻找学习资源、主动参加各类线上学习活动和线上竞赛,不断巩固学习效果。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只会完成教学任务要求的内容,课堂学习不投入、作业质量不高,学习成绩滑坡严重。

居家线上学习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长期盯着电脑屏幕、佩戴耳机,学生出现眼睛疲劳,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学生课后的复习、笔记补充以及作业提交等也有较大区别。除了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外,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坚韧的学习意志。

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课程讨论、分享效果较差,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检查较为困难,使学生不能及时接收到学习反馈。

居家学习期间,学生因为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社交范围缩小及缺乏同龄人交往等原因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家庭环境

居家线上学习使家庭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景,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大部分学生家里拥有舒适的休息环境与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打瞌睡、走神等分散注意力的问题频繁出现。家庭没有断电断网的约束也会造成学生规划不合理、作息不规律等问题,影响学习生活。部分学生因为家处偏僻地区,没有流畅的网络和合格的线上学习设备,影响学习质量。部分学生没有一个独立、安静的学习空间,学习时周围环境嘈杂。

除了家庭的硬件设施,家庭成员关系、家庭学习氛围等软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当家庭成员具有积极、正向的情绪状态时,让人心情愉快、安定、精力充沛及身体舒适,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状态。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较为先进的父母能够影响子女具备更好的学习状态。同时由于疫情影响,家庭成员之间也更容易爆发出新的问题和矛盾,这对学生居家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语言环境也是居家学习的一大弱势,发言不如在校方便,课堂上讨论减少,思想交流完善环节缺失,以此种种对于英语的学习与练习都是不利的。

(三)教学系统

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无论是对高校教师还是高校管理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学系统里包含教师线上课程、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

线上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习惯、课程学习方式等的不同,导致课程可能使用不同的教学平台,教师授课方式较线上教学有了较大改变,学生在适应新的线上课程过程中,面临了学习习惯调整、学习平台适应等诸多挑战。上课期间,发言效果不佳,课堂上讨论减少,思想交流完善环节缺失,使教师很难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互动,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导致教学与学习之间很难紧密衔接。

教师在线上难以进行管理和监督,课堂约束感减弱,学生学习投入度差别较大。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给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对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前或者课后进行自我学习无法监督。

三、教育生态系统视角下学风提升的措施

线上教学突破时空限制改变了教师的“教”,也改变了学生的“学”、学校的“管”。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从学生到父母,从教师到学校,各方面都在尝试不同的方法措施,不同的措施与方法相互影响,让学生的居家式学习能够高效地开展,从而学到真正的专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各个系统提升措施见表5。在社会生态理论中,影响个体发展的是与个体产生作用的各个系统,由小到大依次为直接作用到个体的微系统、对个体不直接作用但是有间接影响的外系统以及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形成的宏系统。各个系统直接或间接地对个体产生影响,最终通过个体表现出各种影响的“矢量和”。依据社会生态理论,将不同的作用划分为不同的系统,通过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来表现不同作用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效果。

(一)微系统

对于居家的线上学习而言,从其“居家”和“线上”的学习特点可以看出家庭和网络均为直接影响因素,而“学习”这一行为必然受到学校直接影响,类比学校的构成将学校的影响分为学校教学和学校管理两部分,因此可以认为居家的线上学习有以下微系统。

1. 学生-家庭环境微系统

在居家学习过程中,家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首要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居家学习对家人来说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从学生本身出发,学生需要专心投入学习。

从家庭出发,家人可以不打扰学生学习,保持网上学习周边环境安静以及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同时家人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和心理疏导,多多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压力。

2. 学生-学校教学微系统

教师是线上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课后作业等都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利于学习的教学环境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冷冰冰”的屏幕是一种常态,这是不利于教学的。

在教师层面上,可以通过在课程设计中突出课程思政内容,从思想根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学生-学校管理微系统

在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学生在首次大规模的线上学习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学习没有积极性、更容易走神、学习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和线上的教学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教学管理中,可以充分调动辅导员和班级,开展线上云自习、分享课堂笔记和组织班级学习竞赛,营造学习氛围;发布学科竞赛信息,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及时检验学习效果;建立班委反馈机制和强制开启视频等措施,保证教学纪律。

4. 学生-网络环境微系统

在学生-网络环境微系统中更注重的是技术上的支持和便利,纷乱复杂的直播软件和资源平台给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是如今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便利和技术支持。

首先统一教学平台以及资源平台会给学生操作带来便利;其次师生之间要形成网络资源闭环,教师课前上传学习资源、课后布置习题,学生提交答案以及学生将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式,形成良性循环;最后学生要利用好网络上现有的学习资源,包括各种学习软件以及教学视频。

(二)外系统

1. 教学单位

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的学院、系、部和教研室应结合线上教学特点,开展教师网络教学技术培训、交流,通过教学示范课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线上教学水平。同时,加强教学督导力量,组织更多的同行专家参与到教学督导过程中,及时向老师反馈督导听课效果。

2. 教育管理部门

教育管理部门要紧跟趋势,坚持探索线上教学的管理,小到从线上学习学生的穿着,大到线上学习整体模式,都要制定好相应的措施,做好“配套工程”。及时调整教师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使评估结果更加贴近于线上教学特点,引导教师不断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三)宏系统

宏系统是学生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社会的大环境会影响着家庭、学校、教学、管理及网络,通过对这些微系统产生作用,从而对学生造成影响。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影响,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种因素都在从各个方面对社会环境这个宏系统中的各个系统进行影响,而大学生这个群体作为系统中的一份子也在无时无刻地受着社会的影响。学校在推进学风建设的同时,需要对宏系统的变化有及时充分的了解,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晁进涛,陈玉霞.网课模式下高校工科学风建设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0):13-15.

[2]焦红兵,邹小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理论模型建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62-164.

[3]孙向超.高校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J].心理月刊,2020,15(18):85-88.

[4]褚妍.疫情之下基于“三平台+三维度”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探究[C]//.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1792-1795.

[5]王萍,常林.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学现状调查及实践启示——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4(5):572-580.

[6]黄振亚,苏喻,吴润泽,等.一种面向教育评估的智能教育辅助平台[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5,45(10):846-854.

[7]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4-9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