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 叶小芳

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0

摘  要:文章从学生的个人需求出发,结合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在教材、课时、课程设置、学习评价体系的差异,让学生对本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就上述几方面做出评价。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学生赞成分层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比较认可本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技能培养目标,也比较适应网络学习平台。但部分学生指出课程设置未能完全满足其学习需求和个人发展,希望进行小班英语教学,希望学校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开展中外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等。

关键词:需求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3-0114-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onal needs of student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erms of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 hours, curriculum settings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ir English learning, the research group invited students to evaluate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above aspects.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the research group finds that students are in favor of stratified teaching and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They agree on the content and skill cultivation objective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our university, and they are also adapted to the network learning platform. However, some students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iculum did not fully meet their learning needs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hoping that the school could carry out small class English teaching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students, and thu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speaking and  communicative skills.

Keywords: needs analysi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ormative evaluation

大学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外语课程应以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有效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王银泉等人[1]指出我国外语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少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外语教育战略科学规划,全民学英语以及“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引发诸多不正常现象。为此,我国的外语教育战略规划必须进行改革和重新定位,外语教育在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同时,必须做好需求分析,包括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需求,在此基础上推行分层次多样化的多元化外语教育模式。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下文统一为《指南》)[2]指出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应参照本指南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本文主要从学生的个人需求出发,结合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在教材、课时、课程设置和学习评价体系的差异,让学生对温州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就上述几方面做出评价,从而总结出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需求,以期对其他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一、温州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方案概况

温州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根据《指南》的精神[3],采用多元目标、多元层次以及多元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新生入学后依据高考英语成绩将学生分成ABC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并在新生入学时的新生导读课中重点让学生学习课程的修读方式和英语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入学后开始翻转式课堂教学,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网络平台微课等学习资源的混合式学习和练习,操练学习策略和听、说、读、写、译技能,学习外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技能。温州大学大学外语课程目前共8个学分,大一新生可在第一学期报名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生取得成绩若高于500分,即可申请免修大一下学期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目前温州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的主题内容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并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第一学期,可以申请相应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来满足他们自身英语学习要求。温州大学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以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下文统一为《全新版》)。A班同学在大学第一学期使用《全新版》(第二册),B班使用《全新版》(第一册),C班使用预备级《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学生平时课外可结合网络学习平台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开发的welearn 平台以及全景批阅网,进行线上线下英语课外自主学习。大学英语课程评价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形成性评价具体分值见表1。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适应程度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课题组基于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的差异设计了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四大模块,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二是学生对教材的评价,三是课程设置的评价,四是学生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共34道选择题,1道开放式问题。问卷经过课题组成员商讨修改,学生试做之后再修改后输入问卷星系统形成电子版问卷,由任课老师发放到各班级。课题组共收回有效问卷400份,其中大一251人,大二122人,大三26人,大四1人。

二、数据统计分析

(一)学情分析

400位同学高考外语均是英语,其中4.5%的学生高考没有英语听力测试,仅有24.5%的学生参加英语高考口语考试。高考英语作文形式主要以应用文为主,然后是续写、摘要及议论文,四种形式占比分别是69.25%、 53%、50.75%、34%(此题为多选题)。多数学生(66.75%)觉得自己学习自主性一般,仅有11人说自己自主学习能力很强,15人表示自己自学学习能力非常弱。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高中英语教学资源、英语测评要求、英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入学时候的英语水平及技能差异较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坚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教学。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大学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占90.75%),其次是考研(45.75%),再次是为了辅助专业的学习(37.75%)和知识的拓展(37.5%),但也有22%的学生表示学习英语出于兴趣爱好,14.75%的学生表示学习英语主要为了出国。因此大学英语乃至大学外语教学不能整齐划一地进行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应该围绕学生需求来规划,特别是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设置课程。

(二)教学相关数据分析

问卷中,课题组就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开设的时长、课程设置、班级规模、其技能培养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如下。

1. 多数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比较重要,希望大学英语课程(公共必选课)可以开设两个学期以上。数据结果也验证了《指南》中“基础级别的通用英语课程重点突出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128-256学时的英语教学,使学生的英语能力达到本《指南》规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基础目标的相关要求”这条规定的科学性。

2. 近一半学生(47.5%)表示,学校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基本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有4.25%的学生表示开设的课程还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要求。学生希望学校能开出更多英语课程,按需求高低排序如下:如果学校开设小语种课程(必修且性质同大学英语课程)的话,有60.25%的同学表示他们会选修,25%的同学表示不确定,14.75%的同学表示不会,可见学生也有小语种的学习需求。大学外语课程应是高中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要满足学生学习其他小语种的需求。课题组调查了温州地区高中外语教学,发现多数高中已开设小语种,主要以日语为主。温州大学目前已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日语,但人数不多。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日语课程刚起步,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建设与投入。

3. 大部分学生表示选修的大学英语课程里有网络平台学习任务,比较适应网络平台学习。仅有5.5%的学生表示不适应。可见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对学习软件,向上学习平台已比较适应。小学,初中,高中手机英语学习APP的课外辅助学习让他们适应了网络移动学习。目前大学里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老师并不多,仅有22.25%的学生表示他们的授课老师有进行翻转课堂,不过学生对翻转课堂适应的情况比较理想,仅有6位学生表示不适应翻转课堂。可见新时代的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能力比较强。

4. 至于教材方面,6.25%的学生觉得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教材内容学习实用性很强,52%的学生表示实用性一般,仅有5%的学生表示没有实用性;至于难度,79.75%的学生表示使用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难度适中,仅有个别同学表示太难(1.75%)或太简单(0.5%)。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随着世界各国各方面的进一步交流和发展,英语也随之发展,其表达也更为丰富。英语学习材料和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不断更新。因此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革新有必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据课题组调查,浙江省已对高中英语教材进行改革,增加中国文化知识内容,而且更新部分内容来满足学习和教学需求,大学也理应相应作出调整。

5. 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学生表示高中大学英语教学侧重点比较一致,高中大学英语教学都重视语言知识教学,高中稍微侧重语篇类型,而大学英语教学侧重文化知识拓展。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都包括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4]。

6. 能力培养方面,68.25%的学生表示高中英语教师注重培养他们的应试能力,不是特别注重跨文化能力,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大学虽有四六级考试的指挥棒在,但教师的应试教学不是很明显,教师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将来就业或考研出国深造,学生也比较注重英语基本技能的提高,特别是想提高口语技能。在与学生访谈及问卷中第35题开放式问题的反馈中学生觉得听力、阅读、写作、翻译、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比较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口语(60.75%)和听力(47.25%)。

7. 学生适应并认可温州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见表1)。12.5%的学生完全适应;58%的学生适应;27.5%的学生表示一般适应,仅有13人表示不适应。可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课题组也调查了温州医科大学、丽水学院及绍兴文理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均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只是形成性评价中的考核项目内容不同,分数占比不同,但均考核了学生写作、翻译、听力、词汇、口语五方面的技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