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研究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途径研究

作者: 郝鑫 王俊彦

摘  要:新时代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研究生作为国之栋梁,其规模逐年扩大,但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文章深入讨论二者融合的重要意义,提出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双创行为和理想信念的相辅相成、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及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四种融合的途径和方法,强调教育体系、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三方面专业化的融合重点,为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4-0033-05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stage and needs more high-level talents. As the pillar of the country, the scale of graduate students has expanded year by year, but the graduate education faced severe challeng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especiall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in dep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educations. The study puts forward four method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complement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ideals with each other; improvement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synchronously; training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paper emphasizesth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The study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eywords: postgradu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egration

“十三五”期间,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规模也“超额”完成指标,已全面完成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指标。“十三五”规划提出,期末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目前已超过2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2021年可达到300万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目前已超过60%。“十三五”期间授予博士学位33万人,硕士学位339万人。“十三五”期间组织开展了第12批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新增了28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9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 1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十三五”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开始发生格局意义的变化。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起点相对较高,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高校工作的突出位置。近几年,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国家发展重大计划,达到了新高度。国家也出台了各项政策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全国已经形成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被多次提及,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加,教育也面临了更多挑战,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培养什么人才、为谁培养人才”工作,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方面下功夫,而在二者融合的路径选择、融合的内容设置、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具有很深的探讨价值和操作意义。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学生被世界多元化思想和西方各种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由于研究生专业种类和招生数量的增加,从而增强了研究生彼此之间的互异性。从整体上来看,研究生的思想状况是好的,他们的思想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热爱祖国,维护党中央的领导,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学习和工作,对自己和国家有很高的评价和期望。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不足。一些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希望在团队中培养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进行创业活动[1-2]。但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还有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不深刻

由于受西方国家价值观的侵害,部分研究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持怀疑态度,不能正确看待我国出现的各类社会问题,不能实事求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不能正确地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奋斗,拼搏进取,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思维模式不灵活

在思想状况方面,研究生存在成熟与幼稚之间的矛盾。绝大多数研究生的思维模式比较成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外界评价的准绳,他们不想主动接纳外界强加的观点。但是他们也展现出幼稚的一方面,尤其是在主张自己的权利时,一些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希望打破约束,从而让自己得到特权获得利益。

(三)责任意识不强

一些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研究时,看不到整体长远利益,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功利心比较强,缺少责任担当意识。研究生的责任意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研究生自己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努力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二是国家对研究生的要求,这是对研究生更高层次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责任,即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一些研究生对自己学业要求标准不高,学习成绩及格万岁,学术研究得过且过,社会责任感不强。一些研究生只关注自己的前途,强调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读研不是为了提升能力、振兴民族、回报祖国,而只是为了自己私利的满足。

(四)心理健康建设不重视

目前大部分研究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优越,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比较顺利,很多问题被祖父辈解决了,使他们遇到的困难很少,缺乏困难对其的考验以及相应的历练,从而使部分研究生面对困难缺乏方法,经验不足。大部分研究生历练不足。没有工作经验,只有短暂的实习经历,面对一些困难,或者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如校园生活适应问题、学业压力问题、恋爱问题、就业问题及人际交往问题等,部分学生束手无策,不能找到解决问题和缓解压力的办法。心理脆弱的同学,就会产生心理问题,自信心受挫,甚至产生精神障碍。

二、研究生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研究生培养学校重点开设了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前总体来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是不完善,该课程的教学资源不足,出现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不够广,课程内容不集中。一些高校甚至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时无法与其他专业课紧密联系。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从而使课程的针对性、系统性不足。同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没有较为适合国情的教材,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很难取得较好的成果。

(二)精英化培养,覆盖面不广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方向不明确,未成为独立学科,更未融入高校整体教育体系,处于高等教育的边缘。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接受到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意向创业的学生只听创新创业教育之名,却不曾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之实。学校的管理层和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致使在实际教育过程当中,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盛行,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受阻。一些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定在学生创办企业上,仅仅为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他们创办企业的能力。但目前的研究生,以本科应届毕业生为主,没有社会经历,准备创业的学生比例非常小,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众面就比较小。

(三)产学研模式开展效果不佳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以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讲座的理论教育等传统方式为主,而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学校是一个比较简单封闭的系统。如果不接触有丰富便利条件的外部力量,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很难获得较为真切的教学体验,教学成果不理想。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历程比较短,将产学研合作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更是短之又短,所以整体而言,产学研联合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不足,实践经验匮乏。

(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不强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意识形态的教育,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生存教育,发展教育。虽然两种教育存在着区别,但从本质来看,都是为了实现研究生的综合发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只包括创业理论实践能力的教育,还包括培养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和创业品质等。一些观点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教导学生如何创办企业,但这种认知是不全面的。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创业是找不到理想工作的被迫选项,把创业当作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之一。对于部分创业成功的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在创业初期时往往会盲目乐观,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失败没有充足的准备,一旦身陷困难,许多学生,就会不知所措,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不能承受挫折和失败。由于这些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知的偏颇,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阻。

三、融合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提出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服务。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导师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积极投身教书育人,教育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研究生潜心读书学习、了解学术前沿、掌握科研方法、强化实践训练,加强科研诚信引导和学术规范训练,掌握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撰写学位论文情况,增强研究生知识产权意识和原始创新意识[4]。国家出台了多项意见和政策,重视且强调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彼此之间的融合,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