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角下采购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作者: 敖利玲

摘  要:采购管理本科专业目前是我国为数极少的文科专业,在尚无成功办学经验之时又遇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大势给专业建设带来深刻的冲击。在教育部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部署之下,如何把握发展的新机遇,以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导采购管理专业建设,应对新时代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是摆在专业建设面前无可回避的课题。在此,拟就新文科建设视角下采购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采购管理专业;建设困境;复合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4-0038-0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of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few liberal arts majors in China.When there is no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running schools , the world has never changed in a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long night reform have brought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deploy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how to grasp the new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ment,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procurement management majors with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new liberal arts, and deal with the unprecedented severe challenges in the new era is an unavoidable problem in front of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curement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major and talent trai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procurement management major;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compound talent training

近年,我国在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方面迈出了坚实而高速的步伐,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持续走强。随着新时代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给企业带来新的希望、新的机遇、新的活力,同时也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在我国,采购管理专业目前只有9所院校开设,而且几乎都是新办专业,在原本建设时间短、缺少成功办学的积累和经验的状态下,又遇到新时代新经济的巨变。在新一轮变革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对采购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数量激增,对采购人才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升。众多国内企业已经直面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采购人才的激烈竞争,从而形成相对滞后的高校采购人才培养的深刻冲击和挑战。本文拟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指导思想背景下采购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部分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与探讨,以期与同行交流。

一、新形势下新文科建设对采购管理专业教育的挑战

(一)新文科建设重在复合型内涵建设

采购管理作为文科经管类专业其专业建设在新形势、新变化的境遇下如何改革提质,首要问题就是明确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提出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全面推进“四新”建设。2020年11月3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了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因此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发展中需要认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作了题为《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主旨报告,意在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大势,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以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导和应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打好卓越人才培养的攻坚战。

如何理解新文科建设的内涵,是高校文科专业今天和未来几年内必须深入探索和践行的核心问题,对于引领采购管理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采购管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文科包括了人文与社会科学,概称哲学社会科学。所谓新文科建设,是指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交叉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及交叉专业的新文科的一系列建设工作。这里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是高等经管类专业教育在近些年一直在倡导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在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虽取得一些建设成果,但离社会与企业的要求依然相距甚远,问题究竟出在哪些方面?目前百年未遇的经济大变局,再次把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推到教育改革的前沿,并赋予了专业改革和发展更深层、更艰巨的建设任务。在新文科理念下的经管类专业建设,其交叉和融合必须基于对我国和全球科技发展、产业创新与变革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认识,而并非是跨学科知识的简单重构。我们要在全球视野下、高新科技发展和应用中寻找“新”的建设思路与目标,明确文科与新时代产业变革中所需要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5G等现代科技的融合点,在经济管理传统专业教育中进行增量知识的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的应用人才,以实现文科专业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新文科建设重在抓复合型内涵建设。显然,结合目前科技创新应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形成等发展迅猛的现实,许多院校经管类专业建设必须直面未曾企及的艰巨挑战。

(二)新经济形势对采购管理专业教育的主要冲击

处于高新科技发展速度迅猛、经济环境大幅变化状态中的采购管理专业教育,所迎来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1)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使得企业采购管理体现出国际化竞争、战略化实施、精细化操作和复杂化应对的特点,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智慧计算等等都成为采购管理追求高效率、高效益、低风险的依托和必要条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出于对成本等多种因素的考量,大批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一直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利用中国市场、环境、政策等优势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国际采购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近年世界级的采购巨头纷纷落户中国,近80%的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首选的物资采购基地,中国不仅成为全球采购热点地区,而且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迅速提升。与此同时,众多国内企业通过全球供应链整合全球资源,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实现成本节约,价值创造。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促使传统采购必须改变,必须迅速提高采购人员综合素质,向世界大企业的国际采购管理水平看齐。这对于采购管理传统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疑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2)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面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新制造等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和社会对采购管理专业人才的视野、素质、能力要求均发生了改变,对高层次采购人才的需求和竞争逐渐白热化,从而要求采购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随之进行改革和调整。在文科知识与高新科技交叉融合建设过程中,如何打造采购管理专业跨学科的核心技能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拥有与现代科技前沿高度融合的核心专业技能是应用型采购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闪光点。通过掌握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来增强采购管理的内、外部分析能力,深度掌握采购成本控制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采购战略决策能力等等,这些都是现代采购管理人员所必需的技能储备。因此,哪些跨学科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需要融入传统采购管理知识领域,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和升级,重新构建采购管理专业核心技能,这是本专业建设的一个重中之重,也是当前亟待明确并付诸实施的课题。

(3)在新经济环境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运作,参与国际化的激烈竞争,采购管理从职能型向战略型、智能型转向,其地位大幅提升,企业需要的采购管理人才日益趋向于复合型、职业化。处于互联网采购、全球搜索、科技创新、整合全球供应链的时代,传统的采购理念、采购知识、采购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复合型、高层次的采购管理人才才是企业真正抢手的人力资源。因此,面对新时代、新变化,重新思考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实现职业化、复合型采购管理应用人才的培养,是我们专业教育所要应对的紧迫性、战略性挑战。采购人才需求与新文科“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建设要求高度一致。

二、采购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目前,我国具有全球最大的经管类专业教育供给系统。截至2020年1月,全国文科高校1 240所,占比98%;在校学生数877.9万人,占比50.2%①。其中1 205所设立经管类相关专业②,但只有9所高校开设采购管理专业,广东省只有广州工商学院1所院校开设本专业,在校生356人。其开设时间之短、招生规模之小、考生及家长认可度不高、无可借鉴的成功办学经验、专业特色及亮点尚未形成等等原因使得本专业面临着很多建设问题,有些问题在短期内还难以解决,比较突出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适应新形势的课程体系设计难度大

企业采购人才需求的变化从总体上看,中低端人才竞争激烈,发展前景有限,高端人才紧缺、抢手,但现有高校难以满足输送要求。这种情况主要源于,符合企业要求的高层次采购人才应该是多面手,既懂战略,又会分析研究市场;既懂产业供应链,又精于供应商管理;既懂国际采购规则、法律法规,又善于外交斡旋;既能参与采购谈判,又通晓采购项目招投标;既“通”财务,也“通”销售。而生产控制、库存管理、计算机软件操作等技术技能性较强的专业知识成为高层次采购管理人才垫底的知识储备。于是,产生的问题在于,第一,采购管理本科的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如何准确把握;第二,在专业定位尚不十分明确、人才培养的层次显模糊的情况下,课程体系究竟该如何设计或重构。我们必须在专业知识结构的宽与窄、泛与精、基础与特色等方面重新思考并做出选择。特别是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作为人才供给,现有的采购管理专业教育在学时、课程体系、实践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均受不同程度的制约,课程体系的重构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向企业输送高专业素养的毕业生。

(二)师资力量不匹配

由于采购管理专业建设时间短,教师多数是转研究领域或转研究方向而组成,尤其是青年教师居多,大都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任教,缺少教学经验和实践阅历。因此现有的师资力量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教科研能力等方面水平参差不齐,或者缺少专业教学的积累,或者本身就达不到多学科支撑的教学状态。如此形成的师资队伍显然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一定差距,与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不匹配。

此外,在师资的培养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机制。现有的一些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培训等单体项目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重构和提升帮助并不大,很难解决师资适应和融合高新科技发展的教学水平问题。

(三)教材建设严重缺位

教材建设是目前采购管理专业建设、专业教育的短板。自2012年采购管理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并确定在“物流管理与工程”下增设以来,北京物资学院等个别院校出版发行了部分教材。但从全国范围看,寻找合适的专业教材是一大难题。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不等同于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也不等同于自学考试,因此当前培训机构使用的教学资料不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由于教材建设的严重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组织实施。当然,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教材编写还需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体现对传统采购管理知识体系的改革和更新。对于专业建设而言,无疑这是一项亟待纳入建设规划的艰巨任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